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南海服裝師眼中的領袖們

2008-12-31 00:00:00袁成亮
黨史博覽 2008年10期

為毛澤東“目測”做衣服

1925年,田阿桐出生于江蘇常熟沙家浜一戶貧農家庭。13歲那年,經親戚介紹來到上海一位奉化籍師傅那里學裁縫。三年后,田阿桐應聘到上海南京東路一家英國洋行的服裝公司工作。在這里,他不僅做西裝,做皮裝;做旗袍,還做各種時尚前沿的淑女裝。憑著聰穎和勤奮,田阿桐很快成為上海灘上頂尖的裁縫高手。不久,他便在上海著名商業街南京路上擁有了自己的“田阿桐服裝店”上海解放后,田阿桐受聘成為上海一家服裝公司的高級技師。

說起來,田阿桐被選進中南海為國家領導人做服裝,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1956年的一天,田阿桐接到通知,讓他到上海輕工業局參加會議。會議由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退役軍人主持,與會的都是滬上服裝界的好手。令田阿桐感到奇怪的是,會議議題只有一個:為這位退役軍人做一件中山裝。

其實,這位退役軍人是上級派來招聘為中央領導人做服裝的裁縫的。為他做衣服,實際上就是一場特殊的考試。田阿桐注意到這位退役軍人的肩膀與平常人不同,大約是受過傷的緣故,要做出合身的上衣的確有些難度。幾天以后,當專家對裁縫們上交的作品進行評比時,沒費什么周折,便選出了一件。拆開縫在衣服上的小布條,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田阿桐”三個字。或許是田阿桐做的這件衣服實在是太合身了,這位退役軍人干脆就委托田阿桐在上海挑選11位服裝師進京,進入專門成立的為國家領導人制作公務和生活服裝的紅都時裝公司。田阿桐由此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為國家領導人做服裝的生涯。

談起第一次為毛澤東制作服裝,田阿桐一直記憶猶新:1956年8月的一天;正在忙活的田阿桐突然接到一項為毛澤東做衣服的“特殊任務”。中央辦公廳相關人員再三叮囑田阿桐要做好保密工作。毛澤東從井岡山時期就喜歡穿中山裝,田阿桐此次為他做的服裝自然也非中山裝莫屬了。

俗話說“量體裁衣”,做衣服自然少不了測量一下人體相關部位的尺寸。然而,田阿桐這次為毛澤東做衣服卻是個例外。出于安全考慮,為毛澤東做衣服的裁縫都不能靠近他,自然也談不上“量體裁衣”了,只能靠“目測”來解決問題。這對當事者來說無疑是一個莫大的考驗。當田阿桐在工作人員帶領下來到毛澤東所在的中南海書房時,已是晚上12點光景了。盡管田阿桐從來沒有通過“目測”來做衣服,但憑著幾十年的經驗,他站在離毛澤東5米遠的地方,一次“目測”成功。

尺寸“測”好了,下一步就是怎么做了。當時,工作人員給了田阿桐兩件毛澤東的舊衣服,但田阿桐在式樣上并沒有“照葫蘆畫瓢”。初次為毛澤東做衣服,田阿桐對于面料及顏色都親自挑選,并根據毛澤東額頭寬、臉龐大、身材魁梧等特點,對傳統中山裝款式進行了適度改造。普通中山服的衣領較高,領舌小。為了使毛澤東穿起來感到舒服且不失偉人風范,田阿桐設計了一種新型衣領,即將小領改為闊而長的新型尖領,并根據毛澤東脖子特點將領口增開到46厘米。為使毛澤東原本魁梧的身材更顯挺拔,他還特地將上衣前闊及后背做得稍寬一些,后片比前片也略長一點,而肩膀部分則較常規做得稍窄一些,中腰稍凹陷一點,袖籠也比常規提高了一點。為了使衣服保持高度平整,田阿桐在做衣服過程中特別注重手工操作。經過一天半的勞作,一套專為毛澤東制作的大氣、高貴且別具東方文化韻味的“大尖領中山裝”便宣告完成了。當毛澤東穿上這套服裝后,原本偉岸的身軀更顯挺拔,更具魅力。在場的工作人員看了不禁嘖嘖稱贊。毛澤東對田阿桐做的這套衣服也非常滿意,還特地穿上這件中山裝照了一張半身標準像。這張標準像后來被掛在了天安門城樓上,成為一張聞名世界的偉人標準照。

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對田阿桐為毛澤東做的這套中山裝很是贊賞,都要求田阿桐為自己做一件這樣的衣服。當他們穿上田阿桐制作的中山裝時,都一致稱贊田阿桐做的衣服“既舒服又好看”。

國家領導人穿著田阿桐制作的中山裝在各種場合頻頻亮相,自然也引起了外界的關注,“毛式中山裝”的名字由此傳遍海內外。后來十大元帥服的設計,也是受到了“毛式中山裝”的影響。

周恩來縫補衣服的次數最多

1957年,毛澤東應邀出席蘇共二十四大及十月革命40周年慶典。田阿桐特地為毛澤東做了一套黑色中山裝。毛澤東穿著這套中山裝出席了蘇共大會,并在會議期間與赫魯曉夫多次交鋒。但這套衣服,毛澤東穿了一次就不愿再穿了,因為他生性不喜歡黑色。田阿桐說:“毛主席平時對衣服要求并不高,有什么穿什么,從不挑剔。但他對中山服的顏色卻只認準了春天、秋大以中灰色為主,冬天則以深灰包為主,面料主要是啥味呢,因啥味呢比較柔軟,顯得干凈。”

除了為毛澤東制作衣服外,田阿桐為毛澤東制作的帽子也是頗具匠心。帽子的頂是圓的,而且比常規要大一些,所用面料也與所穿的衣服相同。衣帽相配,整齊劃一,給人一種和諧之美!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溘然長逝。為毛澤東做了幾十年衣服的田阿桐,含淚為他做_『最后一身衣服。田阿桐對這套衣服也做得格外認真,從衣服面料到身上覆蓋的黨旗料子,都由他一手挑選。為了使逝世后的毛澤東穿上這身衣服看上去與在世時一樣,田阿桐頗費了一番心思:在衣料選擇上,絲要真絲,毛要純毛,棉要全棉;從服裝的式樣、尺寸到紐扣、領鉤也是反復琢磨,常常半夜翻身起床把腦海中的構思記下來;在制作過程中,也很少使用縫紉機,而是一針一線親手縫制。當毛澤東“穿”上田阿桐為他制作的這套灰色中山裝時,遺容堅毅而安詳,就像剛睡著一樣。毛澤東治喪委員會成立時,田阿桐作為唯一的工人代表成為治喪委員會的一員,在追悼大會上站在華國鋒身后。

在田阿桐印象中,周恩來很少做衣服,但縫補衣服的次數在國家領導人中是最多的。田阿桐說:“幾十年來我給總理做幾件新衣服是心里有數的,但為總理修補破衣服的次數太多,卻是記不清了。”有一次,周恩來交給田阿桐一件又破又舊的大衣,說:“田師傅,您能不能幫我將這件衣服再縫一縫?”田阿桐看了看這件破得不能再破的衣服,說:“總理,這件衣服這么破了,我看還是幫您做件新的吧?”周恩來說:“能縫的話,就不要再做了。”在周恩來的堅持下,田阿桐接下了這樁“化腐朽為神奇”的活兒。衣服破得不能再修修補補了,田阿桐干脆把大衣全拆開進行重新加工,并將襯里與外面更換了一下。周恩來穿上這件衣服后,高興地說:“田師傅,經您這么一改,跟新的一樣嘛。”周恩來身邊的工作人員都知道,周恩來不僅衣服做得少,而且出國時必需的衣服也都是自己掏錢,從不讓公家報銷。

為鄧小平做衣服最省力

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做衣服的田阿桐,對于每位領導人不同時期的身材和衣服尺寸可謂了如指掌。大凡與自己體形相近的,田阿桐做起衣服來相對也比較省力。因此,在眾多領導人中,對田阿桐來說,做毛澤東和江澤民的衣服相對來說就省力得多。尤其是江澤民,體形與田阿桐最為接近,所以田阿桐也最能體會怎么做最適合他。田阿桐說:“江澤民為人很親切,我每次去他那里做衣服時,他總是要送我到大門口。”

初進北京,最難做的是鄧小平的衣服。因為鄧小平曾說過他的衣服不要襯布,也不要里子,因而設計、制作起來也就相當麻煩。但這并沒有難倒田阿桐,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他終于做出了令鄧小平滿意的衣服。盡管為鄧小平做衣服開始比較難,但一旦制作成功后,相對其他領導人來說,為他做衣服卻最省力。1986年12月19日,田阿桐在接受路透社記者采訪時說:“我第一次給鄧小平做衣服是在1956年,現在他體形沒有變化,仍用老尺寸。一個人身材30年沒有發胖,也沒有消瘦,這還是不多見的。”

除了為中國領導人做服裝外,田阿桐還為布什、西哈努克等外國領導人和100多位駐華大使做過西服,他們都稱贊田阿桐的制作技能是“國際一流水準”。

2005年,田阿桐以80歲高齡退休了,但退休以后的他并沒有閑下來。讓普通消費者能穿上更美的服裝,一直是田阿桐的心愿。他曾經在北京王府井的專營商店站過柜臺,感受過顧客排隊從他手里搶購服裝的熱情。他還多次自掏腰包,為一些服裝廠的技術人員上課,傳授經驗。

2007年12月8日,一向樂觀、開朗的田阿桐在北京溘然長逝,給熟悉和熱愛他的人們留下了無盡的思念。

在這之后,更顯示趙南起才華的是著名的金化戰役。

1952年10月,美軍在上甘嶺對志愿軍發動了規模龐大的“金化攻勢”。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十五軍沉著應戰。由于陣地戰彈藥消耗驚人,趙南起突然接到一項“在一天半之內,為前線將士運送兩萬枚手榴彈”的任務。領命后,趙南起迅速查看了倉庫彈藥儲備情況。這一看,使他倒吸一口涼氣:朝鮮境內手榴彈因秋季反擊戰消耗所剩無幾,唯一的辦法是從國內調運。而這種調運,一般需要一周,最短也要三天。

趙南起并沒有驚慌失措。很快,他就制訂出一份詳細方案:經查,安東(今丹東)有8萬枚手榴彈待運,前線急需,就從這8萬枚中解決。考慮到火車運輸一無安全把握,二無時間保障,就采用汽車接力的辦法運送。從安東到十五軍后勤500公里,準備15輛卡車分三段接力。運送車輛作特殊標記,優先放行,預計29日拂曉前送到。

報經志司后勤首長同意后,方案啟動了。28日下午15時,3萬枚手榴彈開始啟運。由于計劃周密,運輸順利,到29日早上6時,3萬枚手榴彈準時運到了十五軍陣地前。

一心想著“能為人民、為國家做點事情”的趙南起,帶領敬信公社群眾抓生產,種水稻。“文革”興起,他的身體受到6年折磨,心卻被重壓10年

1955年至1957年,趙南起被組織推薦到解放軍后勤學院深造。但他只當了一年學員,就被學院破格提拔為教員。

學習、教育生涯,趙南起也很喜歡,但他卻有自己的考慮:“當時戰爭已平息,有條件留在北京。但一想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朝鮮族人民的后代,黨的教育、組織的處處關懷,使我學得了理論,掌握了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我就有一種不能報答而產生的不安感。剛參加革命在地方工作時有一個夢,就是要富民;后來參加朝鮮戰爭后又有一個夢,就是強兵。這兩個夢再后來合到一起,就是能為人民、為國家做點事情。正在這時,家鄉來了信,信中反映家鄉還很窮,我便有了主意……”于是,在他的申請下,趙南起被調往延邊軍分區任政治部副主任。

1964年,全國性的農村“社教”開始,趙南起被派往地處中、朝、蘇三國交界處的琿春縣(今琿春市)敬信公社擔任工作隊隊長兼黨支部書記。

趙南起喜歡深入到群眾之中。一天工作歸來,他被安排到農民家中吃“派飯”。當地群眾知道這是軍分區的“大干部”,特地把他的飯派到一戶沒有多大負擔的農民家里。開飯了,主人為他端上來一碗稗米飯,而這種稗子只有來了客人才拿出來做干飯。

端著這碗飯,趙南起的眼淚直往下掉。東北解放18年了,為什么老百姓還這么苦呢?他放下碗,走向原野,面對高天厚土,他感到在這里的工作重點便是盡快把生產搞上去。

趙南起在全公社跑了一個月,發現圖們江入海口一帶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種植水稻的風水寶地。可由于雨期圖們江洪水泛濫,這里形成許多大大小小的“泡子”。因地下水位高,群眾種水稻就會澇死,只有種稗子度日。長期這樣,這里就被視為水稻禁區。

“這里有水、光照好,怎么會成禁區呢?我們這兒是禁區,那為什么一江之隔的朝鮮大面積水稻年年豐收呢?我看問題在這里——腦子。”

思想問題解決了。趙南起利用原來在省委政策研究室認識的熟人,找農業專家會診,很快就找到了通過搞排澇溝和地下水渠排澇,用修江堤防洪和興修電灌網根治水患的辦法。

說干就干。趙南起帶領群眾真抓實干,終于改造出水田7700多畝,結束了圖們江沿岸特別是下游不能種水稻的歷史。第一年,早稻收割,人民群眾沒有什么好感謝的,只是一個勁兒往他碗里加白米飯。群眾說,吃到了白米飯,才知道什么叫社會主義好!他又流出了熱淚。

敬信公社的水稻種出來了,圖們江流域水稻年年增產。趙南起因在“社教”和主持延邊民兵工作中成績突出,受到上級肯定,逐步被提拔為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第二政委。

然而,就在趙南起為延邊人民深謀遠慮時,一場暴風雨來臨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延邊也很快卷入“階級斗爭”的狂潮。

從1967年開始,因為不同意批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州委書記朱德海,趙南起被斥責為“保皇派”,遭到審訊、批斗、抄家。一直到1972年,延邊問題受到中央的重視,在周恩來過問后,延邊的斗爭才漸漸剎車。整整6年,趙南起多半是在被審查中度過的,心情苦悶、悲憤可想而知。在這之后,趙南起逐漸官復原職,但調離了延邊軍分區。職務雖然恢復了,卻沒有作根本的結論。趙南起從肉體關押到精神的關押,實際上遠遠不止6年,而是10年之久……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強加在趙南起頭上的一切不實之詞隨之一掃而去。這時,延邊人民強烈要求時任吉林省軍區政治部主任的趙南起回延邊主持大計。沈陽軍區經請示中央軍委,同意趙南起回延邊擔任自治州黨委第一書記,并兼任延邊軍分區第一政委。

這之后,對趙南起而言,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把損失的盡快奪回來。他夜以繼日地工作,拼命地擠時間、搶時間、趕時間,用最高昂的干勁,為延邊振興作出自己的努力。很快,他組織制訂了延邊經濟翻兩番的發展目標,積極支持起草和頒布《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條例》,還親自組織和啟動了延邊紡織、卷煙在短期內達到“兩個五萬”的拳頭工程。1981年,趙南起借參加中央黨校培訓班之機,與山東省省長梁步庭達成協議,讓延邊與青島開展經濟技術協作,用沿海城市的先進經驗帶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起步……

1983年,趙南起在中共吉林省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吉林省委書記。此時,由于采取了“以沿海帶延邊”的經濟舉措,延邊經濟已經形成“以工業帶農業,以農業促工業,內涵和外延并重共舉”的經濟發展格局。

趙南起在吉林省委工作了兩年多,主要分工抓農業。這兩年,他整個身子都撲在基層,撲在農村。兩年過去后,農民們高興地說:“過去是上面放,下面望,中間有根頂門杠”,現在是“上面放,下面望,領導領著我們闖”。通過鼓勵和引導解放思想,農民的生產熱情像火山一樣噴薄而出,連續兩年都獲得大豐收。每到收割季節,望著千頃稻浪和送糧隊伍,趙南起總是抑止不住內心的激動。

兩年豐收,他兩次流淚,那才是真正幸福、喜悅的淚……

老軍回營,省委書記出任三軍后勤部長。“用改革總攬全局”,改革涉及全軍后勤各個領域,他為此走遍部隊各個角落

1985年,趙南起奉調進京到總后勤部工作,重新穿上了軍裝。

實際上,在延邊、在吉林省委工作期間,他都保留著軍籍,并擔任著軍隊職務。直至這次進京,他才徹底脫離地方工作。從1985年到1995年,趙南起軍裝上的風紀扣嚴嚴正正扣了10年,他在軍隊的高級領導崗位上連續工作了10個春秋……

進京工作僅兩個年頭,1987年11月,趙南起任總后勤部部長、總后勤部黨委書記。1988年4月,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

1987年,中國改革開放事業全面展開,軍隊建設也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國家大政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精力發展經濟。而軍隊則是“忍耐”、服從國家經濟建設的大局。擺在他這位新任后勤部長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守成,一條是發展。但守成不需要他來干,別人也能行。從小干什么事就要干好的性格,使他選中了發展。要發展,還要切實強調軍事服從于國家經濟,在繼續忍耐中有所作為,只有一把鑰匙可以打開一這把鎖:那就是“用改革總攬全局”,把改革的精神貫穿到軍隊一切工作之中。

思路清晰了,趙南起在總后黨委會上談了自己的打算,同時在全軍后勤建設上提出了“兩少兩好”的總要求:“人少但要把工作做好,錢少但要把事情辦好!”

在此前提下,趙南起要求軍隊后勤工作由保障“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臨戰狀態,向保障和平時期軍隊建設和適應未來軍事斗爭特點和規模的戰爭轉變,由單純供給型向供應經營型轉變,由擴展外延為主向開拓內涵為主轉變,由軍隊自我封閉型保障體系向軍民一體化保障體系轉變。隨著這“四個轉變”出臺,一場圍繞按照軍事經濟規律辦事、講求軍隊后勤保障和建設的軍事經濟效益的改革戰,在全軍范圍內打響了!

方向剛剛確定,一項亟待改革的項目就碰到了“槍口”上。

那是趙南起到總后不久下部隊視察,在某戰區,計劃當天到某陸軍油庫。臨出發時,司機還特意看了地圖。結果到當地后,遇到一個油庫,一問,是空軍油庫,再一個是海軍油庫,第三個才找到應去的這個陸軍油庫。實際上三個油庫并不遠,都在一條馬路上。趙南起坐下來就問:“這三個油庫互相有什么聯系?陸軍給海軍供不供?空軍給陸軍供不供?海軍給空軍供不供?”回答只有一句話:“相互沒聯系,不供!”

弄清油料供應,再了解醫院,又是如此。明明在陸軍醫院附近的空軍部隊官兵,如果住院,卻要送到幾百里之外的空軍醫院。有時一個地方重復建設各軍種好幾所醫院,但互不相通。醫院如此,物資維修和供運也是照樣。各軍兵種各有自己的攤子,有自己的體系,同樣內容、同一地區重復建設。類似問題在全軍后勤系統比比皆是。

從部隊歸來,趙南起對這種舊體制至少說了三點致命之處:一是平時和戰時保障體制脫節;二是三軍各成體系,機構重疊,重復建設;三是運輸迂回、物資倒流、保障效益低下,浪費嚴重。

“怎么辦?”問題指出來后,趙南起還是一句話:“改革!”

為了這項改革,趙南起召開過專家咨詢會,到國外訪問考察過,還反復聽取部隊各方面的意見。最后,他確定了“三軍聯勤”的思路,但考慮到時間和步驟,出臺了《軍隊后勤保障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決定分三步組織實施。

在任期內,趙南起還組織落實了網絡型劃區保障的試點,在幾個重要戰區實施“代供、代醫、代修”為主要內容的網絡型劃區保障。

事實證明,趙南起的眼光是長遠的。他的改革是今天三軍聯勤的序幕。改革很快獲得階段性效益。僅1992年統計,“代供、代醫、代修”保障覆蓋軍需、衛生、油料等8個后勤專業領域,僅部分地區在實行新的油料供運體制后,每年減少不合理運輸就達6000多萬車公里,節油達1.3萬多噸;此外,在醫療衛生系統,全國83%的官兵可在50公里內的醫院就醫……效益不止于這些數字,關鍵還在于這種嘗試使人民解放軍后勤保障現代化和正規化建設發生了質的飛躍。

時間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趙南起把軍隊后勤改革推向了更深、更為敏感的領域。這個領域就是在保證全軍部隊完成自身任務的前提下,穩步發展生產經營,以彌補物價上漲帶來的生活經費不足,改善部隊官兵生活。

作為一個老兵,趙南起清楚,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的早期,就與生產相聯系。當年朱德種菜,后來連隊菜地保障自足,都是早期產物。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部隊生產經營也隨著市場經濟而調節。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軍隊在生產經營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對于改革,關鍵在于發現問題時,要采取措施堅決糾正。既不能吹毛求疵,又不能因噎廢食,要把糾正錯誤與改革區分開,不以問題否定改革的必要性。糾正錯誤,是為了更好更快地改革!”帶著這個思想,趙南起開始大抓生產經營的整頓和管理工作的改革。

趙南起為此親自召集全軍后勤部長會議,重點聽取經營情況匯報。經過仔細的分析,他指出了存在的問題:主要問題在于各級各部門層層在搞創收,結果領導和機關牽涉精力太多,影響了部隊中心工作;各單位自收自支,相互之間發展不平衡,影響部隊團結和穩定;分散經營,小打小鬧,無法形成適度規模經營;違法違紀現象時有發生,致使生產經營難以繼續發展。

起南起最后表態,用“兩個不行”定了調:“在目前軍費緊缺的情況下,軍隊不搞生產經營不行,但像這樣一個搞法也不行。”

趙南起此時有一個想法,當前權宜之計是加強管理,進行整頓,待將來形成幾個大的集團性規模之后,取消部隊生產經營,依靠大企業創收。這樣既分擔國家困難,也彌補了經費不足,同時還可以逐步把管理社會化。他把這個想法同軍委有關領導交換了意見,并很快經軍委批準,在全軍范圍內實行了“軍企分開、歸口管理、逐步集中、規模規范”,把部隊生產經營推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

方針確定后,趙南起決定把這項工作再推一程。

1991年,趙南起來到深圳調查后,拍板決定以南方制藥廠為龍頭,合并在深圳的30多家企業,成立三九集團,并幫助研究企業文化、企業機制和企業經營及管理經驗,一下把這個新型企業推到國際市場。

邯鄲鋼鐵廠,是總后勤部直屬企業。趙南起三次到這里視察,給以“放水養魚”的政策,免除6年的上繳利潤用于技改,并親自幫助上離心球墨鑄鐵管項目,使這個企業在后來的市場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

抓了集團、工廠,趙南起還抓了其他行業的典型示范,嫩江基地農場就是一例……

趙南起擔任總后勤部部長7年,也是人民解放軍后勤發展較快的7年。這7年,他獲得許多稱謂:大管家、紅管家、好管家。

1988年9月,鄧小平頒布命令,趙南起被授予上將軍銜。

“別的事情一下先辦不到,我看一兩年讓大家住上標準房沒問題!”兩年后,科研人員說:上將是為我們送溫暖而來的!出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特別偏愛農業科技

1992年,65歲的趙南起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

到軍事科學院后,趙南起深入調查研究了一個月,對施政方針心里有了底。在深入到研究人員家中看居住條件時,看到一個師職單元里住著三家研究人員,他就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了。領導新來,大家都希望他講幾句。他同意,張口就來:“搞科研大家是內行,我只強調‘四個結合,四個為主’……”

接著,趙南起話鋒一轉:“研究工作,靠大家去做,我唯一的特點就是在軍隊做后勤保障有些經驗。別的事情一下先辦不到,我看一兩年讓大家住上標準房沒問題!”話不長,下面的掌聲卻雷鳴一般。由于前幾年軍事科學院基礎建設經費有限,這里研究人員的住房幾乎是北京市最擁擠的了。趙南起這席話,講得大家心里樂開了花。

說干就干。趙南起親自聯系列項,研究和審查適合科研人員居住的建房圖紙,親自籌措資金,然后不分白天夜晚在工地上轉。一年之后,部分人員住上了標準房。兩年之后,所有在職干部安居樂業。

解決了房子,趙南起又為大家解決乘車問題和打電話、看病就醫等一系列問題。許多困難都是沉積幾十年的“老大難”,他一一加以解決。那陣子,他把心血都傾注到為軍事科學院創造一個良好的科研環境上,用科研人員的一句話說,就是:上將是為我們送溫暖而來的!

1995年7月,趙南起50年的軍旅生涯告一段落。在軍事科學院舉行的歡送大會上,人們用長時間的掌聲向將軍致敬。趙南起的講話一共8分鐘時間,其中掌聲占了3分鐘。這經久不息的掌聲包含了全體官兵的深情。上將的眼睛模糊了!

1998年3月,在全國政協第九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趙南起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談起全國政協的工作,趙南起有這樣一番話:“這里人才累累、行家濟濟,有學不完的知識、交不完的朋友,也包括有做不完的工作、永無止境的服務。”上將非常滿意晚年到這里謀劃他人生“最后的一個戰役”,為民族興旺與發展奉獻余熱。

開始工作了,趙南起不顧年邁,一頭扎到基層,親自搞調查研究。一切工作的基礎在于調查研究,這個經驗成為他一生的法寶。他屢次使用,屢次靈驗。

在上任的第二季度,趙南起首先抓了一個“全國酒類生產銷售情況的調查”。這項調查,由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提出來后,他馬上有了興趣。當時,正值全國特大假酒案問題出現不久,這可引起了趙南起的極大關注。他認為,中國是一個酒類生產大國,酒類生產和銷售在工業領域占的比重很大。盡管國外也出現假酒問題,但致死致殘的不多,一旦中國出現類似問題,將嚴重影響消費者利益和國家形象。于是,他跑四川、去湖南、下廣東,開展廣泛調查,很快從樹立國家形象出發,拿出了一份完整的報告,并提出以法律形式將酒類生產銷售規范化、制度化。這份報告在全國政協和國家有關部門內引起廣泛重視。

第三季度,趙南起按計劃進入第二個課題:生態農業問題。

趙南起認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國農業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現在提出可持續發展,關鍵是解決生態農業的問題,因它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支撐,是農業發展的生命。對這一問題的研究,趙南起懷有極大的興趣。他同吉林省政協合作,很快完成了調查,并起草了調查報告……

趙南起很善談。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方面的話題,他都有獨特的見地。但他又是那種不大說自己的人,因此他有一個常人想不到的興趣:熱衷農業科技。

一個久在行伍的老將、一個出入在都市的上層人士、一個日夜操勞國家政務的領導干部,一直對農業科技偏愛有加并將其作為生活的一部分,這的確令人感到意外。

趙南起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他說自己本身就是一個農民的后代,小時候務過農,迷戀莊稼收割時的喜悅。還有一件事,是80年代中期農村包產到戶之后,出現了農業生產高峰,但如何保持后勁,再上臺階,這給在吉林省委主管農業的趙南起出了一個不小的難題。經過反復考證,他從四平地區的一個農科所得到啟示:這里培養了一種玉米新品種,經在全省推廣,增產幾十億斤。為此,他一次重獎科研人員每人1萬元!從此,趙南起不管走到那里,都注重同農業專家交朋友,并進而對農業科技產生了興趣,從組織領導工作發展到親自動手試驗。

趙南起喜愛農業科技讓人感到新奇有趣,但透過他的偏愛和興趣,則能感受到他的心是屬于人民的。他從農民中走來,是中國人民的兒子,他的大半生總是把富民強兵的事業同個人成長進步結合在一起。正因為這樣,他才取得了輝煌業績,享受到崇高的榮譽。

(本文在采寫過程中曾得到曾凡祥同志大力支持,并參考了由他與曲愛國合寫的材料《趙南起》,特此鳴謝!另聲明,未經同意,嚴禁以任何形式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激情另类|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国内精品视频区在线2021|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av在线5g无码天天|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久久久久|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小视频网站|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99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午夜|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无码免费试看| 人妖无码第一页|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不卡午夜视频| 免费毛片在线| 久久公开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伊人91在线|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久久女人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日韩激情成人|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丝袜国产一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亚洲天堂区|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99re精彩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国产女人喷水视频|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91视频青青草| 亚洲不卡av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桃花视频| 亚洲激情99|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欧美爱爱网| 天天摸夜夜操|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在线免费看黄的网站| 免费又爽又刺激高潮网址| 99视频国产精品| 性视频久久|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又爽又大又光又色的午夜视频|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va|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亚洲中文制服丝袜欧美精品| 婷婷五月在线|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色哟哟色院91精品网站| 午夜三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