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阻止寄生蟲跑到孩子身體里?如何把已經進入孩子身體的寄生蟲驅逐出去?一起來看看!
說起寄生蟲,很多人就會想到蛔蟲。其實,除了蛔蟲,寄生蟲還包括蟯蟲、鉤蟲、弓形體等。它們的成蟲寄居在人體內,而蟲卵會隨著糞便排出,如果糞便沒有經過無害化處理,就可能污染蔬菜和水果,或經未洗干凈的雙手,進入人體而寄生。它們不僅搶奪孩子的營養,造成孩子生長落后、營養不良、貧血等,還會影響孩子的智能發育;而且,有些寄生蟲有打結、鉆孔的習性,會造成腸道梗阻、腸穿孔;更有甚者,寄生蟲幼蟲會隨血液移行到肺、腦、眼睛,對人體健康產生極大的危害。
感染寄生蟲后有什么表現
孩子被寄生蟲感染后,有的可能沒有癥狀,有的可能出現嚴重癥狀,這些癥狀根據所感染腸道寄生蟲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蛔蟲
人們最熟悉,也是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兒童感染率最高的就是蛔蟲病,輕者可以沒有癥狀,但當有大量蛔蟲寄生時,癥狀就會出現。蛔蟲卵進入人體后,先在小腸孵化成幼蟲,幼蟲通過血液游走到肺部,此時可引起咳嗽,甚至哮喘。幼蟲成熟后通過支氣管到咽喉,被再次吞入,進入腸道寄居。當腸道寄居大量蛔蟲時就會發生消化不良、厭食、陣發性臍周腹痛、嘔吐等,甚至因蛔蟲鉆入膽管(膽道蛔蟲)、胰管、闌尾(蛔蟲性闌尾炎)等部位,引起腸梗阻、炎癥、穿孔等嚴重并發癥。
蟯蟲
蟯蟲是另一種兒童感染較多的寄生蟲病。蟯蟲本身對孩子健康的影響不是很大,大多數孩子感染蟯蟲后都沒有癥狀。但由于蟯蟲雌蟲會在夜間移行至肛門周圍產卵,引起肛門和會陰部奇癢,影響孩子的夜間睡眠。偶爾還有蟯蟲侵入鄰近器官,如進入女孩的陰道并上行,引起陰道炎、輸卵管炎等。
鉤蟲
鉤蟲主要通過吸附在人體腸黏膜上吸收血液而生存,它在吸血過程中還分泌抗凝物質,致使黏膜持續出血。由于鉤蟲經常變更吸附位置,使被感染者腸道黏膜多處受損出血,造成宿主慢性失血而導致貧血。
弓蛔蟲
寄生在狗和貓體內的弓蛔蟲,其蟲卵會隨狗和貓的糞便排出,散播在環境中。當孩子與貓狗嬉戲的時候很容易被感染,蟲卵進入孩子腸道并孵化,進而隨血液游走到各個器官,引起發熱、咳嗽、哮喘、肝腫大、皮疹和淋巴結腫大,最嚴重的是如果蟲卵經血液移行到眼睛,會引起永久性失明。
弓形體
是另一種以貓為宿主的寄生蟲,對人體的危害更大。孕媽媽如果感染了弓形體,可能引起流產、早產、新生兒有嚴重的缺陷或失明等。
怎樣確認有寄生蟲感染

確認寄生蟲感染除了根據臨床表現以外,最重要的是找到感染的證據,也就是找到蟲體或蟲卵。大便檢查是最常用的確認寄生蟲感染的方法,通過顯微鏡檢查來判斷是否有寄生蟲感染和感染寄生蟲的種類。這種檢查方法常用于確認蛔蟲、鉤蟲、蟯蟲感染等。蟯蟲還可以通過肛拭檢查,也就是在孩子肛門周圍取樣后,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蟯蟲卵。但有些寄生蟲查找到蟲體和蟲卵非常困難,如弓形體感染,需要通過血液檢查來確認。
怎樣驅除寄生蟲
阿苯達唑類藥物(如腸蟲清)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驅除腸道寄生蟲的首選藥物,該藥物是一種廣譜驅蟲藥,用于治療蛔蟲、蟯蟲、鞭蟲、鉤蟲、弓形體等多種腸道寄生蟲感染,2 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服用。
阿苯達唑不是直接殺死寄生蟲,而是選擇性地抑制寄生蟲攝取葡萄糖的能力,同時阻礙寄生蟲體內的正常代謝過程,使寄生蟲最終因能源耗竭而逐漸死亡。也正是由于這種獨特的殺蟲機制,服用阿苯達唑后并不能很快看到有寄生蟲排出,要過兩三天后才會看到,或根本沒有寄生蟲排出。阿苯達唑殺滅蟲卵也很有效。
預防比驅蟲更重要
做好各項預防措施,使孩子免受寄生蟲感染,這才是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搞好個人和環境衛生。經常洗手,特別是飯前便后洗手;生吃的瓜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凈,最好經過消毒或削去外皮;肉類等食品一定要煮熟、煮透;孩子在接觸動物后一定要洗凈雙手;如果家里飼養了寵物,別忘了帶寵物去檢查是否感染寄生蟲,及時進行驅蟲治療。
父母必讀相關鏈接
寵物━━新的傳染源
隨著我國整體環境衛生和衛生條件的改善,孩子感染寄生蟲的概率已經大大減少,并持續逐年下降。
但是,現在城市里飼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正是這些寵物,成了新的寄生蟲傳染源。孩子喜歡和寵物一起玩耍,一些寄居在動物體內的寄生蟲會“乘機”跑到孩子體內,這已經成為城市中寄生蟲感染的主要問題,而且可能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繼續呈上升趨勢。
熱點問題
Q孩子胃口不好、磨牙、臉上有白斑就是有蟲的表現嗎?
這些表現與是否有寄生蟲感染沒有特別的聯系。孩子胃口不好、磨牙、臉部白斑等形成原因復雜,需要由醫生診斷,而非打蟲就能輕易解決。特別要提醒家長的是,如果常規劑量打蟲不見效果,不要自行隨意加大劑量。
Q孩子飯吃得很多卻很瘦,要不要給他打蟲?
在大多數情況下,被父母認為瘦的孩子,其體重其實還是在正常范圍內,因此是否需要打蟲還是聽聽醫生的意見。建議先進行體格檢查和膳食調查,由有經驗的醫生判斷孩子的膳食和生長是否正常,并通過糞便檢查確認是否有寄生蟲感染。
Q每年都給孩子吃打蟲藥有必要嗎?
當前我國城市孩子寄生蟲感染的比例已經大大下降,如果沒有特殊的表現并經確認有寄生蟲感染,根本沒有必要打蟲,更不必每年打蟲。但在農村,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還是需要通過衛生防疫部門對當地寄生蟲病發生情況的監測,有組織地進行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