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陽光很溫暖,但是它卻很吝嗇。用你的雙手把更多的陽光和溫暖帶給寶寶和家人吧!
幾次降溫之后,雜志和商品目錄的封面均已換成冬季的氛圍,專題大多也是以“冬季服裝搭配”或“對抗冬季干燥”等內容為主。“哦,冬天真的來了啊!”這個時候,你才真切地體會到冬季的到來。為此,你都做了哪些準備?
房間,讓我們著手“換裝”吧!
你肯定已經把夏天的衣服都收納好,把厚毛衣、大衣準備出來了。同時,房間也該做好過冬的準備啦!如果將房間裝點得很溫暖,就算是寒冷的冬季,也可以讓你溫暖地度過。
1質地和色彩
● 材質要厚重又保暖
用于裝飾房間的布藝素材應該與衣物同步:用厚質地的棉布或毛料、毛氈等冬季素材,替換薄質地的棉布或麻質等夏季布藝。比如把窗簾、靠墊、罩子之類的東西,換成適合冬季使用的暖色系羊毛或毛氈材料;將客廳的薄棉地毯,換成羊毛厚地毯。這么一來,房間的氣氛就充滿了冬天的溫暖感覺,其實,也起到了很好的防風、防寒、保暖的效果。
● 暗色系為主,但別忘了點綴
色彩應該選用黑、灰、咖啡色等暗色系。比如可以把墻紙的顏色更換成更適合冬季的花色。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要忘記點綴色。如果全都是暗色系,整個房間會給人感覺沉悶。所以要在局部點綴一些棗紅色、紅色、粉色等亮色,這會讓人感覺溫馨,心情愉快。比如地毯或窗簾等大面積的顏色選擇暗色系,而靠墊及拖鞋等小雜物選擇亮色系,整個房間就會變得既漂亮又舒適啦!
2家具和裝飾
● 自然的木質家具
寒冷的冬季,人們在家的時間會多起來。所以,室內的家具就要以“溫暖”和“舒適放松”為主題,而最能體現這種風格的當屬木制家具。
●溫暖的小物件
在客廳里鋪上溫暖的腳墊、地毯;在沙發、座椅上擺上柔軟的靠墊;把薄枕套換成厚質的棉布枕套。這樣你就可以在寒冷的冬季,躺在厚厚的地毯上或者蜷縮在沙發的靠墊里看書;讓自己枕著一片溫暖入睡。
拖鞋、收納盒之類的小東西也不妨換成暖色系的冬季材料。特別是暖色系的收納箱,可以收納在冬天用不上的零碎小物品,或者已經不符合房間整體氛圍的裝飾品。而這樣的盒子擺在房間里本身又變成溫暖的、有厚重感的飾品。
Tips 實用招數
向咖啡館偷師“溫暖”
為什么人一走進咖啡屋就能自然而然地放松下來?秘密就在于它營造的氣氛。我們可以從中學習一二,把自己的家居也營造出舒適、溫暖和放松的氛圍。
● 用自然材料制作的、具備柔和風格的家具是首要條件之一。
● 避開過于出挑的顏色,將茶色、苔綠或米黃色作為底色,再添加一些紅色或橙色之類的點綴色,這種搭配風格可將整個室內的色彩統一起來。
● 不要使用日光燈,盡量使用白熾燈,讓溫暖柔和的光線充滿整個房間。用間接照明法也是個不錯的主意,即不讓光線直接照射人體,而是運用床頭燈或壁燈的折射、反射來達到柔和照明的效果。
簡易“變身”術
● 一般家庭是不可能隨著季節不停地更換家具的。如果你家的家具風格偏“冷”,可以在這個時候,使用木紋風格的貼紙和白色蕾絲貼紙,它們是能迅速轉變室內風格的便利道具。把它們貼在桌子、書架、陳列柜上面,就能改變家具的風格;貼在瓶子、箱子之類的小雜貨上,則會讓這些小物件“溫暖”變身。
● 經常更換壁紙或者墻面顏色太不現實,這時可以用一張暖色系的壁毯或布料來裝飾墻面。墻壁的風格變柔和了,整個室內也會讓人感覺溫暖。
根據季節的變換來改變房間的風格,是一種生活樂趣。當在沉悶的冬季里感覺“工作不太如意”、“最近總不順”的時候,改變一下室內的風格,能使心情變得晴朗起來,樂觀地去面對一切。
身體,也請做好過冬的準備!

很多媽媽喜歡在冬天用暖氣或者空調把房間的溫度調得很高。其實這種“人造溫暖”對人體并沒有好處,應該讓我們的身體由內而外地暖和起來對抗嚴寒。
1調動自身的保暖功能
很多女性呆在很溫暖的屋子里,不知為什么還會感覺手腳發冷,非常難受。出門在外就更是覺得手腳麻木。其實這是全身寒癥的一種體現。
寒癥在女性身上最為常見,因為女性與男性相比,缺少能產生熱量的肌肉;而且很多女性為了追求漂亮時尚,到了冬天也經常會穿裙子或者是比較單薄的衣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寒癥。另外,寒癥也被稱為現代病,引發的原因就是總利用空調和暖氣取暖,自身調節體溫的功能下降。
可是,有了寒癥、畏懼寒冷的人,會更加依賴暖氣和空調,這樣等于是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所以,在這個冬天,請盡量少使用取暖設備,讓身體自身的保暖功能得到恢復,這才是改善寒癥的最好方法。而且,不依靠“人工溫暖”過冬,也是非常符合環保要求的。
2你“足”夠暖和嗎?
在中醫來講,如果把人體的全身經絡比喻成風箏,那么足部就是風箏的線軸,控制著整個“風箏”的“飛行”情況。反過來說,就是人體的許多臟腑經絡均下行到足,出現在腳的相應區域里。所以冬天的足部保暖不僅是只讓腳暖和了那么簡單,還會起到保護全身臟腑經絡、加快氣血運行的作用。
● 保暖長筒襪
冬季的家居服,一定不能少了保暖長筒襪。具有保溫、保暖作用的長筒襪,在外出時也可以保證足部不會受涼,讓整個身子暖暖和和的。尤其是打算在冬天穿裙子的話,保暖長筒襪更是必不可少。
● 經常足浴
當感覺腳部冰冷的時候,在盆里放入熱水,還可以加入少量的浴鹽、精油、沐浴液等等,然后泡腳,你會感覺從趾尖開始,溫暖緩緩地遍布全身,整個身體都暖和了起來。足浴很簡單,可以一邊看書、看電視一邊進行;也可以一邊給孩子講故事一邊完成,所以每天晚上花上15 分鐘到半個小時的時間泡腳并不是什么難事。足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于緩解和消除全身的寒癥非常有好處。
3外出保暖有竅門
在冬季外出,有時候覺得已經穿得很厚了,還是感覺冷。其實冬季出門,想把衣服穿得既暖和又時尚,也很有學問呢!
● 不能太少,也不能過多
冬季我們一般都會穿好幾件衣服,衣服與衣服、衣服與肌膚之間便形成了局部的小氣候。外界溫度低時,我們的皮膚表面會輻射出大量的熱,如果衣服與身體太緊貼,空氣層的厚度近
乎為零,保暖性就會很差。當多穿了衣服使空氣層的厚度增加后,保暖性也就隨之增大。但是當空氣層的總厚度超過15m m 時,“小氣候”中的空氣對流又會明顯加大,保暖性反而會下降。所以,冬季穿衣要有一定的件數和適宜的厚度。
●配件很重要
除了穿羽絨服、夾克等厚衣服,還要戴好圍巾、手套、帽子等小配件。沒有這些小配件,保暖效果會大打折扣。這些小配件恰好擋住了大衣擋不住的冷風入口和封住了身上的熱氣出口。
●疊穿保暖法
要保持整個身體的溫暖,首先要保持腿足部的溫度。所以可以使用保暖護膝、長筒襪等來保護腿部和足部的溫暖。在足部以兩雙短襪+ 長筒襪組合,再穿上棉裙或毛裙,搭配平底靴就會暖和、舒適,還是近兩年來最流行的疊穿風格。
●用保暖腰帶
如果腰腹部感到寒冷,對手足部分的供血就會集中到腰腹部,導致手足冰冷。所以, 使用保暖腰帶溫暖腹部也是外出保暖的有效方法。以前基本是老年人在使用腰帶,這幾年突然又變成了年輕人的時尚配飾。
4慢運動,健康+ 保暖
有人在冬天喜歡去健身房或在公園里慢跑、散步,但是更多的媽媽可能都是因為冷或者要照顧寶寶而不能出門。不過,即使這樣也不要放棄運動,可以在家中做些慢運動,比如瑜伽和自由操。每天一邊聽著喜歡的音樂,或者看著輕松的電視節目,一邊做大約20 ~ 30 分鐘左右的慢運動,會使因為寒冷而收縮的肌肉伸展開來,這種感覺非常舒服,即使沒有出汗,也會讓身體變得溫暖。
在運動時也要注意保暖。比如做瑜伽,就要備好瑜伽用的墊子鋪在地板上;如果是外出慢跑或散步的話,一開始會感覺有點冷,所以可以隨身攜帶保暖用品,等身體慢慢地暖和起來后還要適當地調整衣服。
每年的冬天都一樣寒冷。但是今年,因為有了這些行動和觀念上的改變,我們完全可以度過一個身心都溫暖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