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與日韓鋼廠達成協議鐵礦石最高漲幅96.5%
在與寶鋼集團達成2008年度鐵礦石長期協議價格后,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力拓集團7月1日又與日本新日鐵及韓國浦項等其他亞洲鋼鐵客戶達成協議,鐵礦石長期價格漲幅最高96.5%,這與上周以寶鋼為代表的中國鋼廠達成的協議價相同。據力拓昨天發布的聲明,從今年4月4日起的12個月,亞洲鋼廠支付力拓PB粉礦的價格將調升79.88%,支付PB塊礦的價格則調升96.5%。6月23日,寶鋼集團與力拓集團達成的2008年長期價格協議與上述漲幅一致。不過,這一漲幅遠遠高于鋼廠與巴西淡水河谷達成的最高71%的年度漲價幅度。
力拓集團的鐵礦主管Sam Walsh在聲明中表示,這些協議的達成反映了全球市場對鐵礦石產品的強烈需求。
目前,鐵礦石價格已連續6年上揚,再加上全球商品價格猛漲,煤炭價格也攀升至創紀錄的高位,鋼廠的生產成本扶搖直上。據了解,鋼廠目前將成本上漲因素轉化給下游已變得越來越困難。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鋼廠開始通過投資上游資源來穩定成本。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商安賽樂米塔爾最近宣布,出資2.12億澳元,再次收購澳大利亞麥克阿瑟煤炭公司5%的股份,從而累計持有這家全球最大的粉煤生產商近20%的股權。亞洲第三大鋼鐵生產商——韓國浦項制鐵7月1日也宣布,將從創始人肯·塔爾伯特手中以每股20澳元、總計4.24億澳元的價格收購麥克阿瑟煤炭公司10%的股份。
國際能源署列舉導致油價飆升的因素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表年度中期報告,告誡要提防為創記錄的油價尋求一個“簡單的解釋”,并推動美國國會議員遏制在石油交易中的投機性投資的行為。
“往往這只是一個政治上的權宜之計,為不斷上漲的油價找一個替罪羊,而不是進行認真地分析,或者正視困難的決定。”國際能源署表示。報告列舉了一系列導致石油價格高峰產生的因素,包括:歐佩克的低備用容量;地緣政治的憂慮,包括石油生產國尼日利亞的動亂和歐佩克第二大生產國伊朗和核野心造成的地區緊張局勢;煉油廠可能過剩的儲備和緊張的煉油能力。對價格上升的預期:擔心供應已見頂,并認為發展中國家強大的經濟增長勢頭將帶動能源消費增長、巨大的期貨現貸差價可能會刺激煉油廠為牟取利潤而儲備石油。
報告還預測,在未來五年里非歐佩克生產者的石油供應量短缺局面將繼續下去,這一趨勢也可能成為提高油價的額外因素。但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堅持認為市場供應良好,該組織將上漲了三倍的原油價格歸咎于過去三年多時間里美元疲軟以及市場投機商。
國際能源署在其報告中表示“石油需求仍集中在發展中經濟體,90%的增長分布在亞洲、南美和中東。”報告稱中國和印度的需求將占到新興國家預測石油需求量的近一半,可能與工業化世界的需求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