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寧德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70.51億元,比上年增長16.7%,增幅比上年提高5.7個百分點,創1996年以來新高,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個百分點,居全省各設區市首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2.28億元,增長50.2%;第二產業增加值179.18億元,增長25.3%;第三產業增加值189.05億元,增長15.3%。
經過多年的發展,寧德已經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農業產業方面,寧德是全國最大的大黃魚人工養殖基地、綠茶種植基地,也是銀耳、香菇、太子參的主產區,茶葉、水產、食用菌、水果、花卉、蔬菜、畜牧等產業已基本形成基地化、規模化生產經營格局,有著發展資源轉化型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良好基礎;工業產業方面,寧德初步形成了電機電器、船舶修造、醫藥化工、建筑建材、食品加工、汽摩配件等優勢產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升級空間。其中,聞名海外的“中國電機電器城”已經成為世界微型電機生產銷售網絡的中堅力量,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民營企業建造的萬噸輪船已順利下水,開創了全國民營造船業之先河。
在原有產業基礎上,環三都澳區域發展戰略進一步拓展I臨海產業發展領域,以臨海產業發展支撐港口經濟,大力發展水產、臨海工業、港口運輸、濱海旅游、海洋高新技術等五大臨海產業。重點發展臨海重化工業,以環三都澳地帶為重點,根據各港區的功能和特點,引進鋼鐵、石化、煤化、能源、船舶工業及港口物流、戰略物資儲備等一批重化工業項目或物流中轉項目,著重建設漳灣、灣塢——下白石、溪南半島三大臨海板塊,加快培育形成一批關聯度大、產業鏈長、帶動力強的臨海產業集群,形成分工明確、各具特色、關聯緊密、協調發展的港口經濟和臨每工業區,逐步發展成為國家戰略物資存儲、石化中下游產品工業、鋼鐵工業、船舶修造工業、能源供應和物流配送基地。
環三都澳區域發展戰略是按照臨海、跨海、環海的“三步躍升”展開,三者環環相扣,滾動開發,梯度發展。首先,在臨海方面以漳灣、城澳、賽甘下灣、溪南、鐵基灣等臨海板塊為啟動區,著力加快產業集聚,推動各臨港產業功能區各自向臨海發展,逐步打造形成以“一環(環三都澳)一軸(沿海產業發展軸)”為主體的“d”型臨海產業隆起帶,促進港口、產業、城市的臨海聚集發展。其次,從跨海躍升來看,在建設環三都澳濱海交通干線的基礎上,適時啟動三都島跨海大橋、溪南海底隧道等大型跨?;A設施建設,形成跨海延伸發展的態勢。再次,環海發展是在推進前兩步躍升的基礎上,通過加大內部交通整合和對外交通大動脈建設,使臨海各功能區和各核心島嶼的聯系不斷加深,使環三都澳區域以環海之勢連成一個“灣區一體”的有機整體,輻射帶動周邊地區與福州、溫州、臺灣地區形成水平分工、競相超越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