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是平面鏤空藝術的簡稱。傳統的剪紙藝術,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歷史和文化。在中國,影響文化形態最廣泛的藝術形式之一,就是剪紙。它就地取材,質料便宜,不需精雕細琢自有其淳厚古拙或纖巧天成之天趣,令人百看不厭或愛不釋手,一直為藏家所喜愛。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平頭小民,均對剪紙藝術有著極大的乃至發自本能的一種熱愛,因為剪紙反映的就是他們身邊最熟悉、最可愛的題材、思想、情感。近年來,中國的剪紙藝術已經在歐美等世界各地得到迅速的、廣泛的傳播,得到他們的珍愛和追捧,他們從剪紙中看到了中國人的智慧、文化和生活情感。剪紙的出口量、分布地區和國家日益增加。剪紙到底是不是收藏品,在收藏領域業已經有定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手工制作的剪紙有收藏價值,工藝和創造性則是作品的最大價值所在。盛世興收藏。隨著我國經濟總量和國民收入的增長、社會的安定和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的提高,以及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也將是我國向世界展示文化的一次機會,而剪紙正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業內人士預測,這個品種也將迎來一次大的發展機遇,剪紙收藏即將迎來屬于自己的春天。目前在剪紙收藏市場上,尺幅偏大的作品往往價值高,源于手工制作難度較大。剪紙作品的專業收藏價格往往是由其藝術性決定的。藝術價值高,升值速度也比一般作品要快得多,升值空間也大。同時,題材也決定其收藏價值大小。在歐洲,眾所周知的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幅剪紙作品曾經拍到6.9萬美元的高價;國內,2004年的深圳高交會展中心上也有一幅剪紙拍出16萬元的高紀錄:而“2007義烏文博會”上出現的剪紙——“清明上河圖”則以80萬元的價格令人咋舌,更使人們感慨著剪紙價值不斷攀升的趨勢。
5月13日-22日,由福建省茶葉學會茗人社、博物雅玩文化傳播(瑞和祥)、娟娟剪紙藝術聯合主辦的“娟娟剪紙作品展”就匯聚了剪紙藝術家吳文娟50多件剪紙作品。在本次藝術展上,吳文娟創作的構圖凝練、花樣繁多、線條纖細、形象逼真、題材廣闊的剪紙作品,受到了眾多“粉絲”的追捧。許多觀眾一致感嘆:改變了我們對剪紙的看法和認識!
據了解,吳文娟祖籍連江縣,早年從教,多才多藝,是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還會吹簫、彈鋼琴。擬退休時,游歷全國各地、學習觀摩剪紙藝術。退休后從事剪紙藝術創作,其才思敏捷,藝術靈感勃發,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剪紙比賽中獲獎,并在美國洛杉磯和加利福尼亞州等地舉辦過個人作品展。作為福建剪紙藝術的重要代表人物,吳文娟曾多次受美國多所大學和文化機構的邀請,赴美辦展、舉辦講座,引起極大轟動,展出作品除保留一幅帶回國內之外,所帶作品在當地均被搶購一空。美國多所大學還邀請她擔任客座教授,并于去年由美國國務院邀請,作為“域外移民藝術家”赴美國創作講學,傳授中國剪紙文化。
吳文娟的作品與傳統的剪紙作品的最大區別在于,她根植、學習于傳統的剪紙文化及基礎,又以自己極大的才能和創造性,用心創作出了許許多多嶄新的剪紙藝術形式和文化內容,表達出了鮮明的獨創性,其作品遠遠超越了對傳統景物的簡單描述。在她的作品中,你能看到生動的情節表達,有故事發展的脈絡和強烈的人文精神。《相愛中》刻畫的主角是一對天鵝,月光沐浴著波光瀲滟的水面,水岸落英飄臨,這對深情的戀人在低聲傾訴,愛的溫馨甜蜜蕩漾在湖心。
而一幅《貴妃醉酒》則把美人之美烘托到了極致,而那引而不發的身姿、如訴如怨的眼神,令人立即想到那句著名的:“宛轉娥眉馬前死”,有怨無恨,為的是這人世間的恩情。冰心有句名言:如果沒有女性,我們將失掉生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用這樣的觀點來看吳文娟剪紙作品中的女性,大體不錯。在她的剪紙作品中,女性形象總是生動豐滿,她們或是“腹有詩書氣自華”,或是溫婉動人、含羞斂眉。這些美麗善良、智慧重情的女子,幻化成各種生動的藝術形象不斷地出現在她的剪紙作品當中。
在采訪中,吳文娟坦言,操剪是辛勞的。但是只要讓自己安靜下來,就能夠充分享受到在剪紙藝術海洋中游弋的·快樂。心氣恬淡多一些,浮躁少一些,“心清如水”才是至高境界。她表示:“把復雜的生活簡約化,將深刻的哲理淺雕處理,讓大干世界的真實和升華,在手指間流淌,這便是最好的剪紙!”不為聲名羈絆,不為言辭牽制,是為吳文娟所愿。的確,在我們想來本應是很抽象的哲理,吳文娟運用了最簡潔的手法,把它們恰當而具體地在其剪紙作品呈現了出來。如,《上善若水》、《真水無香》就是這類作品,讓人在視覺的美好體驗中,頓獲啟悟。真可謂:大道,至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