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情故事在武漢、鄭州等地流傳著:19年前,武漢市一位女郵遞員在生活困頓的情況下,將別人被退回的1500元匯款取出并據為己有,滿足了自己一時的生活之需。然而,隨著時問的推移,由此產生的良心自責卻每每困擾著她,直到病重彌留之際,她終于對女兒說出了埋藏多年的秘密:“孩子……媽媽錯了,你一定要找到那個收款人!把這筆折磨我多年的良心債替我還了。”
幾經波折,女兒終于找到了這筆錢的匯款人和收教人。
女郵遞員臨終吐露秘密
汪秀琴是武漢市一家商業中心的女會計,從小就由母親王玉鳳一人帶大。汪秀琴深諳母親生活經歷的坎坷,所以凡事總替母親著想。
長大成家后,汪秀琴和愛人與母親生活在一起,他們對母親都很孝順。王玉鳳從心里對女兒和姑爺特別滿意,她常說:“能有你們這么孝順的孩子,我即使死了也值了,只是……”
每當母親提起這種話題,臉上總是充滿陰郁,欲言又止。剛開始,她并沒有在意,而隨著母親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細心的女兒也感覺到母親的半句話里有什么事情沒有說出來。
2005年7月,由于天氣炎熱,王玉鳳心臟病復發住進了醫院。十幾天后,她的病情急轉直下,醫生下達了病危通知書。女兒心急如焚地日夜守在母親的病床邊。
這天下午,母親吃力地拉住女兒的手說:“秀琴,我活不了幾天了。媽媽這一生把你帶大,我盡了最大的努力。可有一件事情,16年來一直壓在我的心頭。我曾多次想對你講,可又總講不出口,我真怕你看不起我……今天,我一定要講給你聽,也讓你在我死后替媽媽了卻一樁心事,不然我死不瞑目啊!”接下來,母親向女兒講明了一直隱瞞的事情原委。
私截退款16年良心不安
原來,16年前,母親王玉鳳是武漢市一家郵電局的郵遞員。一天,她收到了一張來自鄭州的1500元的匯款退件。按照工作上的要求,她要將這張退回武漢的匯款單送到匯款人手中。匯款人名叫程斌,單位匯款為“武漢市濱江飯店”,收款人則是鄭州教育學院的喬云霞。在匯款附言欄中有這樣的留言:這是我替戰友蘭明匯給你的,祝你快樂!
這是一張因“查無此人”而退回的匯款單。作為郵遞員都知道要把匯款單退回匯款人,王玉風拿著這張匯款單來到了濱江飯店。
飯店是由部隊開辦的一家賓館,王玉鳳一番查詢后,沒有找到程斌其人。線索斷了,王玉鳳一時手足無措。當再次看到上面1500元錢的字樣時,她莫名其妙地想到:這1500元錢已經無主了!
1500元對于王玉風來說,相當于當時近一年的工資。而當時她因吃藥治病和給女兒補課,又剛好欠下了一個親屬1300元的外債……正苦于要還債的她忽然起了邪念:想辦法取出這筆錢還債!當天晚上,王玉鳳幾乎一夜未眠。第二天,她對郵局的同事說了謊,將這筆錢取了出來。
“秀琴,我做了這件錯事,一直很羞愧!今天我把它說出來,心里輕松了許多,我求你了:一定要想法找到那個匯款人或收款人,把這筆錢還給人家,不然,我死后靈魂也不得安寧……”兩天后,王玉鳳去世了。
女兒替母親尋找“債主”
處理完母親的后事,汪秀琴的內心一直不能平靜。
汪秀琴知道,母親一生吃苦耐勞,對生活也充滿著信心和熱愛,同時對別人也充滿愛心。母親的一生應該說是光彩的,可她臨終時卻講出了一件讓女兒吃驚的事情,這讓女兒在感情上難以接受。
她面臨艱難的選擇:如果真的聽了母親的話去找那位匯款人,這件事自然就會被人知道,遭人恥笑,母親一生的好名聲就會不保,由此自然會給自己及家人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每當想到母親臨終前的囑托,汪秀琴都感到矛盾,感到了內心深處的一種折磨。
在這種情況下,汪秀琴遲遲不敢去落實母親的囑托。偶爾有要完成母親遺愿的沖動,最終還是被一種最現實的顧慮所抑制。
一個月、兩個月……整整3年過去了,汪秀琴始終沒有落實母親臨終的最后囑托。
就像母親十幾年的心中一直因隱藏著秘密而內心不安一樣,汪秀琴幾乎每天都經受著折磨。在這種心靈的折磨中,她一直將這個秘密壓抑在心中,甚至不敢對自己的愛人講。
2008年1月,不堪內心折磨的汪秀琴通過媒體了解了一些真情故事,并被那些故事感動。一連幾天,她總在反復思考,最后她終于對愛人說出了這壓抑在心中3年的秘密。
愛人聽后說:“秀琴,你把這件事情說出來就對了,人活一世不可能不犯錯誤。老人臨終的囑托,就是讓你替她修正這個錯誤,這不是損壞她的名譽,而是替她完善她的一生。幫助老人家改正人生中唯一一次錯誤,她的人生才能完美。”愛人的話一下子感動了她,給了她一種坦誠面對人生的信心。
很快,汪秀琴通過一封打印的信件將事情的原委反映給當地的一家媒體,希望通過媒體尋找當年的匯款人,還上這筆母親欠下的良心債。
汪秀琴在信中這樣說:“這件事媽媽跟我講已經有3年了,現在條件雖然說還不算很好,但還是應該給人家還上這筆錢。我曾經想過,這件事只有媽媽一個人知道,再說也很多年了,也沒人查找過,如果現在把錢還回去,那應該還給誰?如果還給了單位,那媽媽一生的好名聲豈不是要遭到破壞?所以我一直都很猶豫。一直以來,我一拖再拖……程斌、蘭明、喬云霞3位叔叔阿姨,這些年你們過得好嗎?會不會因為我媽媽當年的舉動,傷害了你們之間的感情……請幫助我在鄭州和武漢尋找程斌、蘭明、喬云霞3人,我在此向你們鄭重道歉。對不起!真的對不起!”
媒體立即通過尋人啟事和公安人口登記系統等方式展開查詢工作。他們發現,僅武漢符合匯款人條件的“程斌”就有68人,他們分頭調查,同時還通過鄭州方面的朋友尋找當年鄭州教育學院的喬云霞。不久,他們終于費盡周折地找到了這個人的下落。
原來,當年喬云霞在鄭州教育學院讀書,她的哥哥喬根法在北京某部服役,一直供妹妹讀書。在武漢做生意的蘭明曾與喬根法是戰友,在得知喬云霞讀書很困難的情況下,委托朋友程斌將1500元寄給她。可這張匯款單到鄭州時,喬云霞剛好畢業離校,匯款單也就被退回武漢。
25年良心債終歸還
喬云霞通過在北京工作的哥哥喬根法,找到了當年的戰友蘭明。蘭明復員后一直在武漢做生意,且生意做得很不錯。
喬云霞說:“由于家里窮,我讀書期間全靠哥哥資助。”蘭明表示:“我是在無意中發現這個情況的,復員后做了點生意,有了一些積蓄,便想幫你哥哥減輕一點負擔……沒想到你因離校沒有收到這筆錢。”喬云霞說:“我離校后,這封信也就不可能收到了。謝謝你,你真是好心人!”
此時,汪秀琴將1500元轉給了他們,并表示要還給他們19年的利息。
蘭明拒絕接受這筆錢,說:“你母親敢于說出來這件別人根本無法知道的事情,說明她很善良,我們當然會原諒她。錢我們不要了,當年她也很困難,就算我們幫了她一下。至于利息,我們就更不能要了。”喬云霞也說:“你敢于站出來替母親尋找我們,說明你也是個善良的人,錢我們不要了。”
汪秀琴說:“這是母親生前的遺愿,讓我替她還了吧。”在這種情況下,經商議決定,由喬云霞收下這筆錢,現在她是新鄭市新煙中學的教師,由她將這筆錢捐給學校里的困難學生。
(摘自《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