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公司白領,喜歡寫字,她的字透著優雅。我們經常一起去吃飯,漸漸我發現,她的人比字更優雅。
比如,她每次招呼飯店的服務員,都是甜甜地叫一聲“小妹”。有時,分明服務員有錯,或態度不好,她對她們的稱呼依舊沒變,仍是一聲聲叫著“小妹”。多好的涵養,多優雅的姿態!
我問她為什么要這么稱呼,她笑著說我是把她們當成自己的小妹了——我的小妹,也是一位服務員,在另一個城市打工。
她說,看到她們,我總會想起小妹,她一個人身在異鄉,辛苦打工,也一定經常被人呼來喚去,經常被顧客刁難,或者被老板挑剔吧。我多想每個人都能像對待親妹妹一樣對她們呢?
我明白了,她是真情流露。她說,其實,她以前也不是這樣,而是受了老板的影響——
我們公司的老板,身家千萬,居有豪宅,出有名車,常被大人物接見,是個很有檔次的人。可他卻時常泡在傳達室,不拘小節地和門衛聊天。
有次中午,我上班早到,路過傳達室,競發現老板正躺在門衛臟兮兮的床上,和衣似睡非睡……
我弄出的響動驚醒了他。他坐起來,問我,這么早就來上班了?我答非所問,門衛呢?
老板說,哦,他回老家取過冬的衣服了,我替他守一會兒。
一個老板,居然為請假的門衛替班,還睡在他臟亂的床上?我很驚訝。老板似乎心情不錯,也看出我的驚訝,他說,他的父親,也曾是一名門衛。
老板少年時家境貧寒,父親身體不好,農活都由母親做,一年下來只夠溫飽,但他和弟弟都在上學,很需要錢,父親就托人找門路,去城里做了門衛。
做門衛一個月都很難回家一次,但每月,父親都托進城的鄉親捎錢回家。有天晚上,兄弟倆正埋頭寫功課,父親踩著月光回了家,他帶來一個好大的食品袋,里面是噴香的炒菜,父親說,是一個同事炒了菜送他的。那天,是中秋節。
父親舍不得吃,請值班的人幫他看一個小時門,連夜把菜送回家。他只在家待了幾分鐘就走了。那是父親做門衛十來年,唯一一次在家過中秋。
后來他才知道,門衛每天守著大門,看別人自由進出,自己卻不能離開片刻。做門衛的那種孤獨,誰能體會得到呢?
在他即將畢業的那年,父親因為生病去世了。
幾年來,每到中秋,老板都親自來值班,他給門衛買好禮物,讓他回家團聚。他把每一任門衛,都當成了自己的父親。
原來是這樣!曾經,我覺得老板在傳達室的那些粗陋的動作,有失優雅。但那以后我卻覺得,一個能與門衛促膝談心、親如父子的老板,最配優雅二字了。他的優雅,并非來自他的地位、資產,也不是他的智慧和干練,而是滲入到骨髓的親情。講完老板的故事,她接著說,她很欣賞一位作家的話:因為我有妻子,所以我愛天下所有的女人;因為我有孩子,所以我愛天下所有的孩子。這句話,多有分量!誰都有父母兄弟姐妹,我們愛他們,何曾不希望,他們也被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愛著呢?
(摘自《新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