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知1
尼古丁猛料感覺與鴉片無異
尼古丁是1828年首次從煙草中提取出的一種生物堿,原來被認為是煙草中特有的化學成分,近來研究發現,某些植物尤其是茄科植物體內也可以合成尼古丁。尼古丁極易由口腔、胃腸、呼吸道黏膜吸收。吸入的尼古3-90%在肺部吸收,其中1/4在幾秒鐘內即進入大腦。
尼古丁對人體最顯著的作用是對交感神經的影響,可引起呼吸興奮、血壓升高;可使吸煙者自覺喜悅、敏捷、腦力增強、減輕焦慮和抑制食欲。吸入大劑量尼古丁可導致呼吸肌麻痹、意識障礙等。長期吸入可導致記憶力減退,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多種器官受累的綜合病變。
尼古丁的最大危害就在于成癮性,吸煙者一旦成癮,每30~40分鐘就需要吸一支煙,以維持大腦尼古丁穩定水平,當達不到這一水平時吸煙者就會感到煩躁、不適、惡心、頭痛并渴望補充尼古丁感覺似乎與鴉片毒品無異。
須知2
煙草依賴是神經精神疾病
尼古丁依賴具有藥物成癮的全部特征。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委員會將藥物成癮正式定義為:“由于反復使用某種藥物所引起的一種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狀態”,(1)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強制性地驅使人們使用該藥物,并不擇手段去獲得它;(2)有加大劑量的趨勢;(3)對該藥的效應產生精神依賴并一般都產生軀體依賴;(4)對個人和社會都產生危害。
煙草依賴是一種明確界定的神經精神疾病。
煙草依賴的原因與社會環境、心理因素和遺傳因素都有密切的關系,而且互為因果。社會因素方面,煙草制成卷煙以后,成為一種容易獲得的消費品。
心理因素方面,Eysenck的研究發現吸煙者外向性格居多,且外向程度與吸煙量成正比。我國的另一項研究也發現,有神經質傾向的個體吸煙率較高。
須知3
煙草依賴是慢性高復發疾病
只有少數吸煙者第一次戒煙就完全戒掉,大多數吸煙者均有戒煙后復吸的經歷,需要多次嘗試才能最終戒煙。煙草依賴的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持續進行,在這個過程中應強調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須知4
煙草損害人體所有器官
1998年,我國分別組織了100萬死亡人群回顧性調查和25萬人群追蹤性調查。兩項調查均顯示,吸煙致死中慢阻肺病占45%,肺癌占15%,食管癌、胃癌、肝癌、腦卒中、肺結核等各占5%~8%。
煙草幾乎可以損害人體的所有器官,諸如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腺和皮膚等。與吸煙相關的疾病及病變包括高血壓、中風、消化性潰瘍、癌癥(肺、唇、口、鼻、咽、喉、食管、胃、肝、腎、膀胱、胰腺和子宮頸)、慢阻肺、哮喘、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陽痿、主動脈瘤、周圍血管病、粒細胞性白血病、肺炎、白內障、克隆病、髖關節骨折、牙周病等。
須知5
各個年齡段戒煙均可獲益
30歲以前戒煙能使患肺癌的風險減少90%。戒煙5年后,由于吸煙所致的口腔和食管腫瘤風險的增加將減少一半。戒煙后心臟病風險的降低更為迅速,1年內吸煙所致的死亡就將減半,15年內絕對風險與從未吸煙者類似。總之,無論何時戒煙,戒煙者的壽命都將長于持續吸煙者。一項對英國男醫生進行的為期50年的研究發現,吸煙者與不吸煙者相比平均早死亡約10年,60、50、40或30歲時戒煙分別可贏得約3、6、9或10年的壽命。
須知6
我國一半人無辜“吸二手煙”
被動吸煙是指不吸煙者吸入吸煙者呼出的煙霧及卷煙燃燒產生的煙霧。
2002年全國第三次吸煙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人群被動吸煙狀況并沒有大的改善。1996年,53%的非吸煙者報告遭受到被動吸煙危害。2002年調查結果顯示,有51.9%的非吸煙者遭受到被動吸煙的危害,兩次結果幾乎相等,男性為47.6%,略高于1996年的結果,女性為54.6%,略低于1996年的結果,基本沒有變化。
須知7
二手煙霧是職業致癌物
被動吸煙吸入的煙霧中含有多種有毒物質和致癌物。卷煙點燃時會產生極高溫度(900℃),這時產生的煙草煙霧中含有4000多種化學物質,包含許多有毒有害物質,其中有40多種物質具有致癌性。美國國立職業安全和衛生研究院已得出結論:二手煙霧是職業致癌物。
2006年美國衛生總監報告指出:二手煙霧與吸煙者本人吸入的煙霧相比,很多致癌和有毒化學物質的濃度更高。
吸入二手煙霧即使時間很短,也會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從而增加心臟病發作的危險。
在家中或工作場合接觸二手煙霧的非吸煙者,發生心臟疾病的風險提高了25%~30%,發生肺部疾病的風險提高了20%~30%。
須知8
通風和空間不能減災“二手煙”
室內空氣中煙草煙霧濃度的大小,決定于煙霧釋放量(吸煙人數、吸煙量、吸煙頻率)、居室容積及通風狀況。很多人認為,只要吸煙人數少,房間面積足夠大,危害可以減至最低,也就是說,存在“安全暴露”水平。
每燃燒一根卷煙所形成煙草煙霧中含有的苯并芘高達180納克。這在一個30立方米容積的居室內就會形成6納克/立方米濃度,超過衛生標準6倍。為了將它稀釋至容許濃度,就得把居室30立方米空氣每小時更換5~6次,而目前在賓館和家庭中常用的中央空調和普通空調均無過濾清除苯并芘等類超微顆粒的功能,一旦卷煙煙霧在室內形成就很難加以清除。
須知9
空氣凈化器不能濾掉煙毒
一般的空氣凈化系統可以除去大的顆粒,但是卻不能除去二手煙霧中的各種氣體。美國通風問題權威機構也提醒大眾,不能依靠通風技術來控制接觸二手煙霧的風險。將吸煙者和非吸煙者分開、凈化空氣或裝置通風設備等,都不能夠消除二手煙霧對非吸煙者的危害。如果吸煙區設立在同一建筑物內,暖氣、通風、空調系統的正常運行,會把二手煙霧傳送到整個建筑物中的每個角落。
(摘自《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