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上說:“鮑魚性平,味甘、咸;具有清熱滋陰,明目益精,補肝腎,養血開胃之功效。”而按照現代西方科學體系,鮑魚在多項主要營養指標上均與田螺、河蚌等水產品不相上下,但這并沒有影響“鮑翅宴”在中國的流行。中國的鮑魚產量自2004年起一直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到2006年已達8000噸左右。大連太平洋海珍品有限公司營銷部門負責人表示,這些鮑魚幾乎都被中國人自己消費了。加之每年進口的澳鮑、南非鮑,中國大陸地區一年的鮑魚消費量超過1萬噸,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
起點1元鮑苗
中國自產的鮑魚主要有兩種:北方的皺紋盤鮑和南方的九孔鮑。它們是中國全部9種具有經濟價值的鮑魚中最為常見的品種。皺紋盤鮑最主要的產地是遼東半島,具體講就是大連海域。這種鮑魚體長可達13厘米左右,而南方九孔鮑至多10厘米。皺紋盤鮑的流水孔一般是3~4個,直接區別于有9個孔的九孔鮑。
當水溫低于7攝氏度時,鮑魚一般會停止進食等活動和生長,這使得自然情況下北方鮑魚的成熟時間達到5~10年。加之深藏2~20米水下,稀有和珍貴構成了鮑魚的主要價值。上世紀80年代,通過一項國家“863”計劃,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攻克了人工養殖鮑魚的難題,使鮑魚的成熟時間縮短到2~3年。而在南方,人們甚至可以用不到一年時間將鮑魚養殖成熟。現在大連的大型水產企業都將鮑魚運到南方過冬,大大縮短了鮑魚的生長時間。
在南方過冬的過程中,鮑魚的存活率最高可到七成,時間卻縮短了一半,兩年就可養殖出250克一頭的鮑魚。4厘米長的鮑苗在大連一般可以賣到4元錢一頭,5厘米的5元,這都是指春夏時比較好的品種,秋天一般很少有人下苗,許多鮑苗批發價只有一元錢。
現在常見的“底播”方式被認為最接近自然養殖:將養殖籠裝好鮑苗和餌料后封閉,放置于海底。這使養殖和采撈都帶有機械化的色彩。綜合種種成本,在2007年這個比較“正常”的年份里,一市斤“8頭鮑”的裝車價格大約在50~60元之間。
中間 5噸運費1500元
北京,大紅門京深海鮮市場。一斤“8頭鮑”的批發價不到90元,稍小一些的“13頭”80元,“兩頭鮑”則是180
元。
鮑魚品質以個頭論,一斤稱的數量越少,鮑魚就越好。“兩頭鮑”就是指一市斤兩只的鮑魚,這大約是中國自產最好的品種了。但由于市場需要比較少,“兩頭鮑”和“四頭鮑”的價格優勢并不明顯。
由于同屬北方,北京的海鮮市場一般只有大連鮑——皺紋盤鮑。這些鮮活鮑魚大多直接由汽車送到北京。專門從大連拉海鮮到北京的高云說,每只塑料桶可裝10多斤鮑魚,他的封閉式車廂比較小,一次可以裝400多個桶。運海鮮的車上一般都有空氣壓縮機,保證持續供氧,還需要專門安排一個人看管。
由于車輛裝載能力以及“設備”不同,運輸鮑魚的價格也不一樣。高云說,7.2米長的車可以拉5噸,到北京903公里,價格高點的1500元。
運費以及損耗是形成北京、大連兩地價格差異的主要原因,事實上許多大連商販同時向北京和大連本地市場供應鮑魚,從養殖場到批發終端之間的差價,在除去運費和損耗后基本由“一手販”和批發商均分。
飛躍“頂級”1880元
北京的阿一鮑魚店是中國北方最著名的鮑魚酒樓,位于繁華的建國門外大街邊。老板楊貫一是香港人,16歲入行,成名菜就是一道“阿一鮑魚”。大堂經理說,阿一鮑魚主要是以湯汁取勝。一種說法是,這里的鮑汁“需用4年以上老母雞,5年金華火腿,一年以上的精瘦肉,一年以上豬腩排,一年以上豬蹄”,再加上秘制醬料,把發制好的鮑魚放在特制砂鍋中用不同的火候熬制48小時,才算完成。
與阿一鮑魚的鮑汁相比,單純使用雞湯和色素的成本可能只是前者的1%。在北京的高檔酒樓,一般配料的成本至少在20~30%,但這時一頭鮑魚的價值增長仍是清晰的。與最后餐桌上令人瞠目的價格相比,差額部分唯一的解釋就是人工費用與所謂的品牌。現在專門制作鮑魚的廚師月薪可達數萬元。
據介紹,阿一鮑魚店中最便宜的“金鑲銀鮑翅餐”298元一位,最高級的“阿一鮑魚極品餐”標價1880元。此外,還需要10%的服務費。
(摘自《大連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