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散文家、哲學家。他不但在文學、哲學上多有建樹,并且在自然科學領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培根看來,人是自然的主人,可以駕馭自然。但“要命令自然,就必須服從自然”,即認識自然規律,掌握科學知識。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培根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著名論斷,至今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
隨筆在英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培根對每件事物都有他獨到的見解,并且文筆緊湊,老練,銳利,說理透徹,警句迭出。他的話充滿成熟的人生經驗,而寫法則務求清楚達意,使用的比喻十分恰當,但都來自生活。實際上,培根的文章都寫得富有詩意。詩人雪萊讀了他的隨筆《死亡》篇以后,曾贊嘆說:“培根勛爵是一個詩人”(《詩之辯護》)。
英國本無隨筆,由于培根的示范,隨筆始在英國植根,后來寫隨筆的名家輩出,因而隨筆成為英國文學中有特色的體裁之一,對此,培根有開創之功。
【一號美文廳】
論美德
美德就像寶石,唯其背景樸素才更顯示其光澤與質地。所以,擁有內在美德的人即便外表并不華貴,卻可以讓人心生敬意。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貌美之人卻不見得擁有內在素養。好像自然造物主是如此吝嗇,斷不肯將所有優點都賜給同一個人。所以很多人徒有外在尊容卻缺乏深刻的精神實質,他們注意修飾而少有涵養。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奧古斯都、菲斯帕斯、菲利普、愛德華四世、阿爾西巴底斯以及伊斯梅等人。他們卻是精神與外表的完美結合體,是他們所生活的時代所尊崇的偉丈夫。
就美本身而論,天生容貌勝過胭脂粉黛,而優雅舉止又勝過天生容貌——那是美之極至,非丹青繪畫所能表現,亦不會輕易得來。所有令人驚嘆折服的美都有著不可思議的比例協調。在這一點上,阿波雷斯和丟勒這兩位自以為是的畫家都犯了個可笑的錯誤。他們中的一個企圖用完美的幾何比率來詮釋精致的形體,而另一個則渴望集中“最美”的五官來拼湊一張最標致的臉龐。這種“超級完美”的組合除了能取悅他們本人并不具有任何實際意義。我認為忠實的畫家只有回歸自己的初始感受才能創作出更加真實的作品(這與偉大的作曲家善于抓取創作靈感具有異曲同工之妙),而那絕非可以由遵循什么一定之規得來。一張動人的臉,它的局部可能并不是最漂亮最完美的,然而最后的天成卻是那么和諧、勻稱、無懈可擊。
如果說美之經典在于萬方儀態,那么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老成持重的年長者應該比翩翩少年更具魅力,因為他們擁有歲月鑄就的從容與練達。所謂“成熟之美有四季之晚秋,豐碩而輝煌。”因此,缺乏涵養與深沉之美的青年根本不配得到贊美。
美貌猶如夏日的水果,容易腐敗而不易久存。世上有太多的貌美之人曾度過放縱的青春卻不得不承受悔愧的晚年。所以說,只有德行之光才可使美貌光彩照人,否則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
(選自《培根論說文集》)
思考練習
1.找出文中兩個比喻句,并作簡要賞析。
比喻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賞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賞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句,以“美”為話題,另造一個句子。
愛,是冬日里的一縷陽光,是饑餓時的一塊面包。
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萬美之中秋為最”這句古語,談談你對中央電視臺“夕陽紅”欄目標題含義的理解。
4.結合本文末句,談談你對“美貌”和“美德”關系的理解。
【二號美文廳】
論友誼(節選)
畢達哥拉斯曾說過一句神秘的格言:“不要損傷自己的心。”確實,如果一個人有心事卻無法向朋友訴說,那么他必然成為損傷自己心的人。實際上,友誼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所以友誼對于人生,真像煉金術士所要尋找的那種“點金石”。它能使黃金加倍,又能使黑鐵成金。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很自然的規律。在自然界中,物質通過結合可以得到增強。而人與人難道不也是如此嗎?
如果以上所說已證明友誼能夠調劑人的感情的話,那么友誼的又一種作用則是能增進人的智慧。因為友誼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風驟雨的感情世界而進入和風細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擺脫黑暗混亂的胡思亂想而走入光明與理性的思考。這不僅是因為一個朋友能給你提出忠告,而且任何一種平心靜氣地討論都能把攪擾在心頭的一團亂麻,整理得井然有序。當人把一種設想用語言表達的時候,他也就漸漸看到了它們可能招來的后果。有人曾對波斯王說:“思想是卷著的繡毯,而語言則是張開的繡毯。”所以有時與朋友進行一小時的促膝交談可以比一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令人聰明。
其實即使沒有一個能對你提出忠告的朋友,人也可以通過語言的交流而增長見識。討論猶如礪石,思想好比鋒刃。兩相砥礪將使思想更加銳利。對一個人來說,與其把一種想法緊鎖在心頭,倒不如把它傾吐給一座雕像,也是多少有點益處的。
赫拉克利特曾說過:“初射之光最亮。”但實際上,一個人自身所發生的理智之光,是往往受到感情、習慣、偏見的影響而不那么明亮的。俗話說:“人總是樂于把最大的奉承留給自己。”而友人的逆耳忠言卻恰好可以治療這個毛病。朋友之間可以從兩個方面提出忠告,一是關于品行的,一是關于事業的。
就前者而言,朋友的良言勸誡是一味最好的藥。歷史上的許多偉人,往往由于在緊要關頭聽不到朋友的忠告,而做出后悔莫及的錯事。人盡管也可以自己規誡自己,但畢竟如圣雅各所說:“雖然照過鏡子,可終究是忘了原形。”
就事業而言,有些人認為兩雙眼睛看到的未必比一雙眼見到的更多,或者以為一個發怒的人未必沒有一個沉默的人聰明,或者以為毛瑟槍不論托在自己肩上放,還是支在一個支架上放會打得一樣準——總之,認為有沒有別人的幫助結果都一樣。但這些話其實是十分驕傲而愚蠢的說法。在聽取意見的時候,有人喜歡一會兒問問這個人,一會兒又問問那個人。這當然比不問任何人好。但也要注意,在這種情況下會有兩種危險。一是這種零敲碎打來的意見可能是一些不負責任的看法。因為最好的忠告只能來自誠實而公正的友人。另外這些不同源泉的意見還可能會互相矛盾,使你莫衷一是,不知所從。比如你有病求醫,這位醫生雖會治這種病卻不了解你的身體情況,結果服了他的藥這種病雖然好了,卻又使你得了另一種新病。所以最可靠的忠告,也還是只能來自最了解你事業情況的友人。
(選自《論友誼》)
思考練習
1.指出下列句子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并說明其作用。
①它能使黃金加倍,又能使黑鐵成金。
②任何一種平心靜氣的討論都能把攪擾在心頭的一團亂麻,整理得井然有序。
2.說明下面句子中黑體詞的作用。
因為友誼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風驟雨的感情世界而進入和風細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擺脫黑暗混亂的胡思亂想而走入光明與理性的思考。
3.培根的隨筆語言上有“簡約體”和“格言體”的風格,請同學們找出文中簡約而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并作簡要分析。
【三號美文廳】
論青年與老年
一個年歲甚輕的人也可以是富于經驗的人,假如他不曾虛度生活的話;然而這畢竟是罕有的事。
一般來說,青年人富于直覺,而老年人則長于深思。這兩者在深刻和正確性上是有顯著差別的。
青年的特點是富有創造性的想象和發明力。然而,熱情熾烈而情緒太敏感的人,往往要在中年以后方能成事,凱撒和塞普提摩斯就是例證。曾有人評論后者說:他曾度過一個荒謬的——甚至是瘋狂的青春,然而他畢竟成為羅馬皇帝中極能干的一位。具有沉穩性格的人則在青春時代就可成大器,奧古斯都大帝等即是如此。另一方面,對于老人來說,富于熱情和活力也是難能可貴的。
青年長于創造而短于思考,長于猛干而短于討論,長于革新而短于持重。老年人的經驗,引導他們熟悉舊事物,卻蒙蔽他們無視新情況。青年人易有所發現,但行事輕率卻可能毀壞大局。
青年的性格如同一匹不羈的野馬,藐視既往,目空一切,好走極端。勇于革新而不去估量實際的條件和可能性,結果常因浮躁而改革不成卻招致更大的禍患。老年人正相反。他們常常滿足于困守已成之局,思考多于行動,議論多于果斷。為了事后不后悔,寧愿事前不冒險。
最好的辦法是把青年的特點與老年的特點在事業上結合在一起。從現在的角度說,他們的所長可以互補他們各自的所短。從發展的角度說,青年可以從老人身上學到他們不具有的優點。而從社會的角度說,有經驗的老人執事使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勁則鼓舞人心。如果說,老人的經驗是可貴的,那么,青年人的純真則是崇高的。
(選自《培根人生隨筆》)
思考練習
1.請問文章第二自然段開頭“一般來說”能否刪去?為什么?
2.請簡要回答“不羈的野馬”在文中的含義。
3.根據文義,寫出青年的長處與不足。
長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根隨筆欣賞》
一號美文廳:
1.①“美德就像寶石唯其背景樸素才更顯示其光澤與質地。”用寶石打比方,說明一個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樸素的外表不僅不會有影響,而且會使這美好的德行更加可貴。②“美貌猶如夏日的水果,容易腐敗而不易久存。”這里的美是指外表的美麗。這句話用水果打比方,說明沒有豐富的內涵而只有表面的美麗,是不可能長久的。2.如:美,是藍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片綠洲。3.這里的“秋天”與“夕陽紅”都象征老年。夕陽瑰麗多姿,溫馨從容,老人盡管歲至暮年,但是,因為作風優雅,生活充實,其風采依然屬人世間至善至美者的典范。4.可圍繞“美德比美貌重要”或“美貌與美德結合起來才是美的理想境界”等方面談。
二號美文廳:
1.①比喻;形象生動地說明了友誼能夠溝通和調劑情感,增進相互理解,進入美好的情感境界。(意思對即可)②比喻;生動地說明朋友間的互相探討、幫助,能夠解決疑問,增進智慧。2.兩個詞準確形象地描述了前后不同的心理狀態和感受,而且形成對比,從而強調突出了友誼在調劑情感方面的重大作用(意思對即可)。3.示例:“實際上,友誼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分析:用兩個假設復句分別說明了友誼的奇特作用是能夠讓人分享快樂、分解憂愁,非常簡練而富有哲理。
三號美文廳:
1.不能刪去。因為后面這句話指的是一般情況,但還有個別青年人和老年人例外,刪去后語言就不夠嚴密。2.比喻青年“藐視既往,目空一切,好走極端,勇于革新,不顧條件”,即無拘無束,敢沖敢闖的性格。3.長處:富有創造性的想象和發明力。創造性強,能干,勇于革新。易有所發現。不足:思考差,討論少,不夠持重。行事輕率。藐視既往,目空一切,好走極端,不去估量實際的條件和可能性,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