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博愛的大自然賦予每一種生靈豐富多彩的生命,給予每一種生靈同等價值的待遇。然而自詡“主宰”大千世界的人類,卻將人與其他生靈用分明的界線劃分開來,認為自己才是地球母親的“驕子”,行使著“母親”給予他的特權,肆意地蹂躪其他生物。于是,一幕幕悲慘的活劇在人類的無情手下上演,一只只野生動物在人類的歡聲笑語中發出了最后的哀嚎!
但是,無論野生動物還是家畜,它們都是生命,理應受到人們的善待。我國政府早已加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建立了以《野生動物保護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發布了《國家重點野生動物名錄》。然而,這并沒有讓國人變得“友善”起來,相反,仍有大量的野生動物被販賣,被殘殺,甚至一些人對殘殺野生動物習以為常,從沒有質疑過這樣做是否合法以及自己是否過于殘暴。
據報紙披露,中國“裘皮之都”河北省肅寧縣年收入35億。動物被活剝取皮,而一些從業人員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竟說:“死了剝皮和活著剝皮是一樣的,不過這樣方便、利索。大家一直都這么做。”
據報載,僅湖南省2003年就吃掉至少2400噸蛙肉,真令人不寒而栗!南宋詩人趙師秀名句所描寫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種景象,連我這個在農村土生土長的孩子也沒有感受過;老師說,應把它改成“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難見蛙”,這種現象在現代中國卻是真實可信的。另外,據報道,我國每年吃掉的野生蛇超過6000噸,而麻雀、烏鴉、泥蛙、喜鵲等野生動物,已經逐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只在極少數地方才有。目前我國有300多種陸棲脊椎動物、約410種野生植物處于瀕危狀態。
是不是其他國家都像我們國家這樣對待野生動物呢?在澳大利亞舉辦的一次網球賽上,當比賽進行到最緊張的時刻,突然,球場上空飛進一只小鳥,而且不偏不倚正好被一記勢大力沉的回球擊中。這時,準備接球的法國選手布特看到小鳥落地,馬上扔掉球拍,迅速跑到小鳥墜落的地方,眼見小鳥已經死去,他雙膝跪下,手劃十字,送上最后的禱告。其他選手也都參加了這場“小鳥葬禮”,直到裁判用手帕把小鳥包起送到場外……
這真是令全世界億萬觀眾感動的一幕。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會這樣做嗎?印度圣雄甘地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國家偉大不偉大,道德水準高不高,可以從他對待動物的方式評斷出來。”對比為小鳥下跪的行為來看,提高中國人的素質,善待動物,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和環境協調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也是必須做好的一個方面,而且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點評
文章一開始即提出善待一切生命,特別是野生動物的生命,并以相關法律來說明這一點。然后以肅寧人殘殺毛皮動物事件為例,揭露問題的嚴重性,以青蛙等動物的遭遇,抨擊人類對野生物種的嚴重危害,表達了自己的憤怒和悲哀,讀來觸目驚心!接著從反面入手,“為小鳥下跪”的事例,與此形成鮮明的對照,產生強烈的震撼力。結尾使用甘地的話作結,提升了文章的主題,令人掩卷沉思。
【指導并置評:方發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