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熱衷奧運書一擁而上效果不佳
每逢重大節日、重大活動、名人誕辰等,出版社都會爭相出版同類題材的圖書,但絕大部分圖書又都無法獲得預期的收益,以至于出現降價大甩賣、出版社回收,造成出版資源的嚴重浪費?!缎侣勍韴蟆窞榇税l表評論說: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日子越來越近,奧運圖書專柜在大書店隨處可見。但奧運類書籍銷售卻并不火熱,讀者馬先生表示:“我們都很關心北京奧運,但現在電視、網絡、報紙上宣傳奧運的節目很多,看起來更直觀、更形象。”近期書市中,奧運圖書選題和內容重復的現象非常嚴重,比如類似“奧運英語xx句”的書就有十多種,且部分書籍錯誤較多、制作粗糙。建議可仿效某些勵志類、成功類暢銷書的做法,把奧運人物、奧運歷史、奧運故事、奧運精神融入生活,使其成為富有通俗性、趣味性的奧運圖書。
女性閱讀過于膚淺
著名作家畢淑敏在接受《出版商務周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的女性讀物偏重于實用,比如美容、健身等,外在的較多,其實這是一種淺顯的、泡沫的需求,提倡的是一種奢侈的生活方式,屬于比較高端的需求方式。我們的出版者應該更多地關注女性的心靈、女性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她們所處的環境。更多的女性出版物應該面向普通的、廣大的女性讀者。這樣的出版物應該是簡樸的,但卻是直達內心的。
“作家免稅”是個餿點子
人大代表、作家二月河近日說,要刺激文化原創者的積極性,可以考慮為作家免稅。自由撰稿人周澤雄在《文匯讀書周報》撰文說,在我眼里,幾乎沒有一種職業像作家這一行那樣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即使我認同二月河的倡議,我們的智力也會伴隨著如何判斷某人是真作家、某人是假作家而徹底癱瘓。我們的文化市場在制度建設上遠遠滯后,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其中稅務部門并非沒有需要改正之處。比如一本不管花費了你多少年心血寫成的書,一旦出版,稅務部門近乎雷打不動地按當月收入來計稅。個中不公,既觸目,又驚心。但此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該不該免稅,而在于如何納稅更能體現作家的工作特點。
國學熱不必“一窩蜂”
據《人民日報》報道:近年來,國學熱日甚,影響日廣,全國各地興起的“講史熱”、“公祭熱”就是印證。正因為如此,反而擔心國學會呈虛熱之勢,而忽視了重建傳統文化所必需的基礎。如果提倡國學,不妨從小學入手,以經學為門徑,踏踏實實,一點一滴地做起。不是會背兩首唐詩,念一篇古文,讀過《水滸傳》和《紅樓夢》,就算是懂了國學。更不能八字沒一撇就你也“國學大師”我也“國學大師”地叫起來。其實可以從小學開始設“國學”一科,主要選讀《詩經》、《尚書》、《周禮》、《周易》和《春秋》“五經”,以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子書”。復興國學、重建傳統,需要的是實在的“做”,而不是虛浮的“熱”,更無須“一窩蜂”地大熱起來。
二流國外作家為何國內享受一流待遇?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著名翻譯出版家、《譯林》雜志的創辦人李景端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引用季羨林先生的談話批評道,任意拔高“洋貨”,國外二三流作家的作品,到了國內便成了“力作”,已經成了目前翻譯出版者的一個不良現象。如果不是李景端的揭示和季羨林的棒喝,恐怕我們還沉浸在出版繁榮的假象里樂不自知。不可否認,引進的圖書中有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但更多的卻是二流作家的二三流作品,可在國內它們卻得到了一流待遇。
給予這些二三流作品一流待遇的,首先是我們國內的出版社和書商。2005年,央視“新聞30分”對國內流行的西方企管暢銷書進行了調查,發現《執行力》的作者保羅·托馬斯,根本就是一個虛構的人物。然而看看我們的出版單位是如何給這些書“化妝”的,“××××年全球暢銷書”,“全球暢銷××億冊”,怎么聳人聽聞怎么來。
讀者對于這些二三流作家作品的暢銷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人們的生活和就業、思想和精神,都時刻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他們不得不拓寬信息來源渠道,尋找身份和價值的認同。而這些,又是長期陷于傳統語境的中國作家所不能提供的,于是乎,出版商投其所好度身定做的“偽暢銷書”紛紛乘虛而入便不難理解了。
低定價高品質才是功德圓滿
讀者張學義在《出版廣角》發表評論說:低品質的書不但沒有營養而且有毒害之嫌,而高品質的圖書則提供給讀者高質量的文化營養。但是,一本好書僅有這一點還是不夠的,因為書只有被讀者擁有并且被讀者“有效閱讀”時,高品質圖書所含有的營養才能真正地發揮效用?!伴_卷有益”雖是一句老話,但再好的書在開不了卷的時候,“有益”又從何談起呢?由此可見,要“開卷”就必須使讀者能擁有書,而決定讀者購書與否的基本因素有兩個:一是書的質量,二是讀者的錢袋,而后者又常常是使讀書人氣短的關鍵。所以,定價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出版社能否把好書真正地“送”到讀者手中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出版行為能不能功德圓滿的重要變量。市場的法則是一把雙刃劍,價位太高,讀者很可能就只能望書卻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