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長時間沒見岳南了?大概是100年吧,反正我感覺就這么長的時間。以前見不到他是因為他老人家總在古墓之間穿行,風塵仆仆不說而且一喊就是古代千軍萬馬,我基本不敢正視其雄壯的身影,仰視久了又脖子疼,遂決定在他還沒有從地下轉移到地上之前,絕不見!
這次我見到他了,他手里拿的不是秦始皇的度量衡,也不是十三陵的鑰匙,更沒有身披鐵甲的兵馬俑,陪他而至的是讓我們高山仰止的兩位國學大師!嘔心瀝血之文字,青燈黃卷之艱辛,一腔熱血之洶涌,催人淚下之史實……讓人無法掩卷。大師已經不能言語,斯人已逝,而靈魂已附岳南之身,這是何等幸事。
當岳南把《陳寅恪與傅斯年》書稿發給我,要我寫點東西的時候,我竟然不知道寫什么?對于歷史我常常不忍去翻,倒不是因為上面落滿了吃人的字眼,而是當我們翻開歷史的時候,特別是當我們翻開中國知識分子的歷史,我們除了掩面自泣外還能做什么?“人間最稀有的一個天才”傅斯年,“三百年來僅此一人”陳寅恪,這樣的稱謂對我等后來者又是怎樣的鞭笞,我們甚至連疼痛的感覺都無法察覺,因為時下的學者們的所作所為太混世魔王了。甚至我可以說,不但大師之后再無大師,而今是我們連一個起碼的學者都看不到了,恕我目光短淺,隱藏著的學者們對不住了。而在這樣的時代,在這樣舉國沒文化,拿學術當書說的時代,岳南總算站了出來,總算把一個時代的剪影,兩位大師的靈魂呈現在了我們面前,讓我們可以一頭扎進那個激蕩的年代,那個天才成群結隊來到人間的時代,我們可以跟著岳南完成一次治學之精神洗禮。
當尼采吼出“上帝死了”的時候,哲人開始真正的絕望,一個世紀也隨之開始絕望。一百年之后岳南回應了尼采,他同樣絕望的寫道:大師之后再無大師!我相信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岳南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因為他必須掀開歷史的血衣,將那些血跡一點點用文字抒寫在紙上,我不知道他在寫作的時候是否流淚,是否嘆息,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岳南才會埋頭去做這樣的事兒,去整理如此紛雜而翔實的史料,去為他的榜樣他的精神導師寫下這些文字。岳南寫作這本書的過程是一個極其痛苦的過程,是一次生命的歷練的過程,當他每夜在燈影下翻起兩位大師的往事的時候,他的內心之痛苦和惋惜之情,只有他獨自吞咽。我甚至覺得去觸及大師的思想和靈魂,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無學問者不夠資格,無才學者無法完成,無執著之精神與堅強這意志者只能半途而廢,所以岳南極有可能是大師之后再無大師之大師!
知識分子是什么?按我的理解,知識分子就是讀書之人,更是治學之人,是以其命來搏學問之人。但近百年來,中國的知識分子已經發生了嚴重的異化現象,基本分為兩類:一類,成為政治兼社會知識分子,一類成為混世知識分子,而于知識分子之求學、治學相去甚遠!用一句俗話來說,就是不務正業!第一類知識子嗜血政治,他用所學來的知識或介入政治,或利用政治,總之將自己異化為一個知識型政治家或政治家型知識分子,只在乎在世的利益與名聲,對抗也罷,投降也罷,無非是希望用知識來改變政治或用政治來改變知識,早已忘卻了一個讀書人應該做的事兒,更忘了知識分子對于社會影響力不是有為,而是無為之治,是通過自身的學問以其精神砥勵國人之精神并為后來者開一代風范!第二類知識分子,在當代已經多如牛毛,甚至有汗牛棟塞之嫌疑。所謂混世,不是其長相如張飛暴亂如紂王,而是其把知道當學問,把學問當方便面,隨便一泡就當刀削面騙廣大人民群眾。為什么現在他們有學者之稱號?如果不是他們自己定的,而是愚昧國人的,那他們也敢當其名,比泰山石敢當,還敢當?肢解三國,接一些論語的口水就成了學者,真是我讓我輩看著心寒,聞則嘔吐。這類學者,應該趕快向全國人民道歉,并且大聲宣布:我就是一說書的!這兩類知識分子的出現,我想一定讓岳南兄深惡痛絕吧。為了匡濟天下之學人,為了喚醒民眾對于知識分子之認識,岳南終于三年磨一劍,把知識分子這個最高稱謂昭示于天下,如果你做為一個讀書人,或想讀書的人,你不看《陳寅恪與傅斯年》那么你看多少本書都沒用,因為書是有精神的人,如同人一樣是精神,而做人、治學,唯一可以靠一生一世而不倒的只有精神,那就是陳寅恪之言: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
謹以此文獻給從地下轉入地上,從寫作蛻變靈魂洗禮的作家,岳南先生!我們需要你這樣的作家,我們需要說真話,寫實事,立精神,求真理,探學問之真諦的作家。如不是此類作家,我想勸你們一句:不要再浪費造紙術了!
《陳寅恪與傅斯年》
作者:岳南
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6月
定價:3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