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潤(1933—1996),我國著名的科學家。他在近代解析數論的許多重要問題,特別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在世界上率先得到了(1+2)的輝煌結果。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領域,至今仍保持著世界記錄和領先地位。難以想像,上世紀60年代,陳景潤是屈居在6平方米的小屋里,伏在床板上,借著一盞昏暗的煤油燈,用一枝筆,耗去好幾麻袋草稿紙,攻下聞名于世的數學難題的。70年代末,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報告文學傳遍全國,年輕的數學家陳景潤因此闖入人們的眼簾,成為人們尊敬和學習的榜樣。
其實,在這篇報告文學發表兩年前,鄧小平就知道陳景潤其人。那時他通過相關渠道,要求中科院支持陳景潤的研究工作,關心他的生活,在那個“知識越多越反動”的年代,是鄧小平堅定有力地支持了陳景潤的科學研究工作。全國形勢好轉、經濟蓬勃發展后,鄧小平更是從多方面給予陳景潤關懷與鼓勵。
鄧小平和陳景潤,一個是中共高層領導,一個是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兩人演繹了一曲“科學的春天”故事。在那個年代里,鄧小平對陳景潤的特殊關懷,以及陳景潤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整整影響了一代人。

“中國有一千個陳景潤
就了不得”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陳景潤作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員,一心撲在科學事業上,專心致志地進行數學研究。
1966年,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正當他決定向更尖端的領域邁進的時候,“文化大革命”開始了。中國科學院黨組織陷于癱瘓,陳景潤被誣為安(心工作)、鉆(研業務)、迷(于專業)的“資產階級黑線人物”,“白專道路的典型”,他研究的“(1+1)”也被斥為“白癡”、“偽科學”,連工資也被扣了。他成為專政對象,被關押起來,受到批判,每天脖子上掛著一個大木牌,上書“現行反革命、臭老九——陳景潤”。半年后,陳景潤被釋放出來,但被剝奪了搞科研的權利,不能進辦公室,只能在數學所干體力勞動,美其名曰“勞動改造”。他被安排住在離鍋爐煙囪旁一間僅6平方米的小屋里,桌子被抬走,電線被掐斷,每次開批判會,他都要上臺作靶接受批判。
即使這樣,癡迷數學研究的陳景潤仍然借著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通過不停歇地演算、思考,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大大簡化和改進了原來的證明,使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果,距摘取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遙,被國際數學界譽為“陳氏定理”,在國際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在國內,陳景潤卻繼續被誣蔑為走“白?!钡缆返牡湫汀C鎸@些突如其來的變故和非人的折磨,這位單純的數學家不知所措,常常驚恐不安,神經極度衰弱。
好在命運之神還沒有徹底對陳景潤絕情,正在他事業和生活處于艱難的時候,第二次復出的鄧小平成了他及許多科研人員的大救星。
1974年鄧小平第二次復出時,“四人幫”的破壞活動十分猖獗。主持中央黨政軍日常工作的鄧小平提出了“把國民經濟搞上去”的口號,大刀闊斧地對各條戰線進行整頓,科學戰線也不例外。他對科技界是非顛倒、科技人員受到壓制和迫害的狀況深感憂慮,決心糾正和扭轉。9月26日,鄧小平在聽取中國科學院的匯報時,對許多知識分子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堅持從事科學研究的愛國敬業精神給予了肯定,他特別提到了陳景潤因秘密從事數學尖端課題研究而被誣為“白?!钡湫鸵皇拢瑢﹃惥皾櫟墓ぷ鹘o予了堅定的支持。當時,鄧小平拍案而起,激憤地斥責道:“什么‘白專’道路,總比占著茅坑不拉屎強!”他指出:“現在連‘紅?!膊桓抑v,實際上就是不敢講‘?!铩?,“說什么‘白專’,只要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好處,比鬧派性、拉后腿的人好得多”。
鄧小平大膽地肯定了陳景潤不是“白專”。他說:“如果我們的科學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個國家建設的后腿??茖W研究是一件大事?!薄艾F在科研隊伍大大削弱了,接不上了。搞科研要靠老人,也要靠年輕人,年輕人腦子靈活,記憶力強。這段時間一些科研人員打派仗,不務正業,搞科研的少。少數人秘密搞,像犯罪一樣,陳景潤就是秘密搞的。這些人有了成績,究竟算是‘紅?!€是‘白專’?像這樣一些世界上公認有水平的人,中國有1000個就了不得?!?/p>
鄧小平認為像陳景潤這樣的科學家應該大力褒揚,他說:“中央表揚了這樣的人,對他們應該愛護和贊揚。”他的話對鼓勵科技人員搞科研起了重要作用。
鄧小平對科研工作的肯定傳出后,廣大知識分子倍感親切,深受鼓舞。之后,數學所恢復了正常的上下班制度。鄧小平還親自過問了陳景潤的問題,為了使陳景潤擺脫困境,有一個較好的研究環境,他多次指示有關部門幫助陳景潤解決實際問題。
鄧小平指出,“四人幫”創造了一個名詞叫“臭老九”。“老九”并不壞,《智取威虎山》里的“老九”楊子榮就是好人嘛!錯就錯在那個“臭”字上。毛澤東同志說過“老九”不能走,這就對了,知識分子的名譽要恢復。他還說,我國的科技、教育同發達國家相比,落后了整整20年??蒲腥藛T美國有120萬,蘇聯有90萬,我國只有20多萬。他號召黨內外同志“從科學和教育著手”,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希望中國有更多的陳景潤。
鄧小平從陳景潤的遭遇看到了抓好知識分子工作的迫切性,看到必須創造一個適合搞科研的良好社會環境,下決心為之不懈努力。
從那以后,振興中華的共同使命,把一位政治家和一位科學家的心緊緊聯系在一起。
“我和鄧小平同志握手啦”
粉碎“四人幫”后,鄧小平第三次復出,他向中央表示,愿意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他一出來工作就立即著手科技、教育戰線的撥亂反正,推倒了“四人幫”壓在廣大知識分子頭上的“兩個估計”,并提出了一個鮮明的思想,這就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1977年8月,鄧小平在中央召開的科學教育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建國以后的17年,教育戰線、科研戰線的主導方面是紅線,我國知識分子絕大多數是自覺自愿地為社會主義服務的。鄧小平否定了林彪、江青等人鼓吹的“文藝黑線專政論”和“教育黑線專政論”,號召尊重腦力勞動,尊重人才。
恰在這時,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寫成,乘著這股東風,作品一路暢通得以發表,如雷電般震撼著人們的心靈,震撼著中外數學界。國內外評論說:“陳景潤成了中國科學春天的一大盛景。”在國內更引發出一股強勁的沖擊波,“學習陳景潤,勇攀科技新高峰”成為人們競相傳誦的口號,也成為人們付諸具體崗位和實際行動的動力。
在鄧小平的重視與領導下,中國人民喜氣洋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
1978年的春天,耐人尋味而又令人蕩氣回腸,我們不得不由衷地敬佩鄧小平這位偉大政治家的戰略目光。他復出之后,一是旗幟鮮明地支持“實踐是檢驗真理惟一標準”的大討論,向禁錮全黨、全國人民思想的“兩個凡是”發出強有力的挑戰,為解放思想掃清了道路;二是親自領導了科學教育文化的撥亂反正,使新中國迎來一個群星燦爛的“科學的春天”。
1978年3月18日,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陳景潤應邀出席了大會。
這次大會盛況空前,群情振奮。劫后余生的中國科學界的群英,重新會聚一起,他們中不少人還來不及撫平心靈和肉體的創傷,便匆匆走進春光萬頃的百花園中了。
在這次萬眾矚目的科學大會上,陳景潤見到了鄧小平。他興奮得像個孩子,目不轉睛地注視著主席臺上那張慈祥的面孔,聚精會神地聆聽鄧小平在開幕式上激動人心的講話。
陣陣掌聲如浪濤,直落心田深處。鄧小平的話,把陳景潤多年來心里想說的全講出來了,入情入理、入耳入心。長期以來,陳景潤久居陋室,他深深鐘愛著數學,鐘愛著自然科學中被譽為皇后的精靈,為此不知遭受了多少磨難和屈辱。當聽到鄧小平在報告中說到“大量的歷史事實已經說明,理論研究一旦獲得重大突破,遲早會給生產和技術帶來極其巨大的進步”時,他高興得拼命鼓掌。那張平日總是蒼白的臉,此時漾著緋紅。他研究的經典數論,包括哥德巴赫猜想等一系列理論難題,得到鄧小平的高度肯定,還有什么能比自己的勞動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充分肯定更為高興的事呢?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敏銳地洞察到科學技術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特殊地位。在全國科學大會上,鄧小平論述了“四個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等問題之后,又講出一句肺腑之言:“我要感謝科技工作者為國家作出的貢獻和爭得的榮譽。”隨后他話鋒一轉,親切地發問:“怎么看待科學研究這種腦力勞動呢?科學技術正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生產力,那么從事科學技術工作的人是不是勞動者呢?”

恰似峰回路轉,陳景潤的思緒,悄然捕捉著回蕩在會場上那帶著濃重四川口音的每一句話語,從中汲取陽光和雨露。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已經是工人階級,是勞動人民自己的知識分子,因此也可以說,已經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他們與體力勞動者的區別,只是在于社會分工的不同。”鄧小平同志這段對中國知識分子的科學評價,激起了幾千名與會代表的強烈共鳴。
陳景潤舉目看去,所有的人們都在縱情鼓掌,臉上洋溢著無限的欣喜。屋頂上那群星似的燈光,閃爍著令人激越的異彩。陳景潤捫心自問:“我也是工人階級的一分子么?”多年來,他一直回避著這個問題?,F在鄧小平同志莊嚴地宣布: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長期無端強加在自己頭上的“緊箍咒”被解除了。
長期以來,陳景潤一直被無端地誣蔑為“白?!钡湫?,他彷徨、他失落,現在這個問題終于被鄧小平解開了:“一個人,如果愛我們社會主義祖國,自覺自愿地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工農兵服務,應該說,這就表示他初步確立了無產階級世界觀,按政治標準來說,就不能說他是‘白’,而應該說是‘紅’了?!编囆∑皆捯魟偮?,一陣排山倒海似的掌聲響起。
從來沒有這樣暢快淋漓,從來沒有這樣心情舒朗。鄧小平以高屋建瓴的氣魄,將凝結在千千萬萬知識分子心頭的烏云,一掃而盡。正如郭沫若在全國科學大會上以《科學的春天》為題的發言中所描繪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笨茖W的春天已經大踏步地走來了,讓我們張開手臂,去擁抱它吧!陳景潤雖然沒有郭沫若那樣詩情敏捷,但他的感受同樣是如此昂揚振奮。
在會上面對數千名科學工作者侃侃而談的鄧小平,也情不自禁地激動起來了。他在講話中希望科研部門的領導同志,不但要把科學研究工作搞上去,還必須做好后勤保證工作,為科學技術人員創造必要的工作條件。說到這里,他提高了嗓門,真誠地說:“我愿意當大家的后勤部長!”
一個黨和國家的領袖,甘當科技人員的后勤部長,這種襟懷和品格,令所有的人都潸然淚下。陳景潤的眼眶濕潤了,他是很少流淚的,現在他激動地流下了熱淚。
鄧小平的這講話,讓千千萬萬知識分子聽了之后都感到暖意盈懷,沁人肺腑。它是一篇氣勢磅礴的解放知識分子的宣言,是一面呼喚新時代曙光的旗幟。科學技術,這個關系到我們民族命運和前途的嚴肅命題,從來沒有得到如此完整、系統的闡述,從來沒有如此莊嚴地列入黨和國家的重要議程。
小平同志作完報告后,特地接見了一批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陳景潤也在其中。小平同志向他走來,微笑著伸出那雙扭轉乾坤的手。陳景潤立即跨上一步,雙手緊緊握住了小平同志的手。千言萬語,盡在這緊緊的一握之中。鄧小平親切地囑咐他,要注意身體,并告訴身邊的工作人員,盡量給陳景潤創造更好的工作條件。他的話語重心長,情真意切。
這是科學大會上動人的一幕。應當感謝攝影師,把這一瞬化為了歷史的永恒。
“我和鄧小平同志握手啦!”陳景潤當天就把這件喜事告訴了數學所的同事們。這是陳景潤最為幸福、激動的一天。
“一周之內,請給陳景潤解決
三個問題”
“我愿意當大家的后勤部長!”鄧小平在科學大會上的諾言成了現實。在他的推動下,科技人員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后勤保障很快得到改善。陳景潤更是有幸親身感受到這位“后勤部長”直接的、細致入微的關懷。
鄧小平多次提出,陳景潤應該破格提拔為一級研究員,并親自接見陳景潤,與他促膝交談,成為陳景潤最為敬仰和信任的朋友。后來,陳景潤有什么困難,都毫無顧忌地向鄧小平寫信反映,鄧小平每次都是有求必應。粉碎“四人幫”之后,陳景潤在政治上徹底翻身,成為全國政協常委。
全國科學大會結束之后,鄧小平十分關心陳景潤的健康,囑咐有關部門替陳景潤做一次全面的檢查。長期超負荷的研究,使陳景潤患上了多種疾病,身體狀況不大好。按照鄧小平的囑咐,陳景潤不久便被安排住進了北京解放軍309醫院高干病房。當時,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已使陳景潤家喻戶曉。陳景潤的到來,受到這家部隊醫院的盛情接待和看護。正是在這里,陳景潤結識了從武漢軍區派到309醫院進修的由昆(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戀人)。
鄧小平一直履行“后勤部長”的承諾,他指示有關部門:“一周之內,請給陳景潤解決三個問題:住房、愛人調動、配備一位秘書?!痹谒闹苯雨P心下,陳景潤夫妻不僅解決了兩地分居問題,解決了住房問題,還有了一位工作助手。這一切,使這位數學奇才可以在心情舒暢、無所憂慮的環境下,集中精力搞他的科學研究。
鄧小平細致入微的關懷,讓陳景潤和由昆一直深深地感激和懷念,也讓我們看到了鄧小平同志對知識分子的熱愛和關懷。
提起這段往事時,由昆回憶說:“小平他老人家多年來對陳景潤以及我們一家的深情厚意,我們永遠記住。上世紀80年代,夫妻兩地分居并不新鮮,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情。1980年8月25日,我們終于登記結婚了。數學所給陳景潤調了一套一室一廳的舊房,這樣的住房標準,在我們武漢的部隊里,是連級干部待遇,他從此搬出了那間6平方米的鍋爐房。誰都知道,先生工作起來玩命,但是對于個人的事,從來不說一句話,知足常樂。結婚一年后,我們有了孩子,先生一個人在北京,我跟兒子在武漢。我要工作,要照顧孩子,心頭還時時牽掛著先生,人累心更累,直到1983年我們還是兩地分居。小平同志知道這件事以后,親自批示,一個星期之內,事情就解決了?!?/p>
“小平同志指示得非常仔細,甚至連辦完這三件事情的時間都規定好了。具體執行小平同志指示的,是解放軍‘總后’當時的部長洪學智和科學院的領導。我還在武漢邊工作邊帶孩子呢,突然領導找到我,要我7天之內到北京報到。我說,那么快啊,要交代工作,還要整理東西。領導說,上級指示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堅決完成任務。能夠馬上回到丈夫身邊,當然是我夢寐以求的事情。我們一家三口就是這樣,在小平同志的親自關懷之下,獲得團圓的?!?/p>
鄧小平細致入微的關懷,對陳景潤后來的研究工作是一個很大的鼓舞與促進。
由昆回憶說:“小平同志是國家領導人,日理萬機之余,還不忘為一個知識分子操心,當時先生非常激動。1984年先生突遭車禍后,患了帕金森綜合癥,我曾想放棄工作照顧他。先生堅決不同意,說‘我已經不能為黨做什么了,你一定要工作下去’。我只好從老家找來一個親戚照顧先生。小平對病中的先生仍然十分關心,聽說照顧先生的是一個外地親戚時,特批把這個女孩的戶口調進了北京。重病中的先生,念念不忘的還是他的數學。他時??吭诓〈采希笇W生,或用生命的余力,思考著數學中的問題。令他魂牽夢繞的哥德巴赫猜想的頂峰,依然在強烈地召喚他,所以先生在病中一直都在工作,一直到去世前的兩個月沒有停過。”
“如果先生和我們這一家沒有小平同志的親切關懷,先生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我們這個家也不會有今天。小平同志去世后,我跟失去親人一樣痛苦。別人很難理解一個偉人跟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的這種關系,只有我們自己能體會到?!?/p>
從鄧小平關心陳景潤的故事,可以看出,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敏銳地洞察到科學技術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特殊地位。他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用好人才。他曾說:“如果60年代我們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有沒有這樣的地位?確實沒有。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F在世界的發展,特別是高科技領域的發展一日千里,中國不能落后,搞這個工程也就是這個意思。還有其他領域,中國也不能不參與,盡管窮。因為這個東西呀,你不參與,你就不能加入發展的行列。這個落后很難趕上?,F在我們本來就有些落后,但是,不是一切都落后?!?/p>
在國家百業待興的關鍵時刻,全國一大批知識分子正因為有了鄧小平同志的關懷,才得以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生活得到了改善,使他們能夠毫無后顧之憂地從事自己的專業科研工作。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鄧小平等老一輩領導人的高瞻遠矚,認真解決科技人員的待遇問題,充分調動研究人員的積極性,就不會有今天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也不會取得今天這樣讓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的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