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房價下跌銀行會比開發商先死”的論調純屬危言聳聽。中國銀行體系的住房貸款既沒有發達國家比重那樣高,也沒有住房按揭貸款的證券化與衍生品化。
“救不救市跟我有什么關系?房價降了10%我們就不活了嗎?”在“斷供”報道紛至沓來,“救市論”甚囂塵上之際,“救市派”主將任志強在接受采訪時,一如既往地強硬。
樓市不景氣、房價陰跌,是不是意味著中國已經站在金融危機的門口?任志強的回答是,“中國現在還遠沒到產生金融危機的地步。”
地產商尋找“救市主”
但不是每一個開發商都能像任志強那樣“嘴硬”。河南的一些地產開發商最近就忙于到北京找“救市主”,以緩解自己的資金饑渴。
進入2008年,河南省住宅產業商會會長趙宏延發現,他掛帥的這個房地產開發商商會屢屢有成員單位出現“錢荒”,急于尋找外援。形勢所迫,趙宏延想起了多年的老朋友,北京盛諾金公司董事長馬世杰。
“他們急于找錢,我們有錢。”馬世杰告訴記者,他的公司決定成立一個“華豫盛諾金基金”,專門投資河南省房地產企業。北京盛諾金這么做,當然不是只為了友誼。
馬世杰向記者介紹,“華豫盛諾金基金”以股權和債權兩種形式向河南的房地產公司投資,債權投資利息根據償還時限決定,短期投資利息高一點,長期的利息低一點,年利息在25%到40%之間。這個利息水平,遠高于銀行貸款利率,也比多數公開發行的公司債要高。
即便是這樣,馬世杰仍然偏重于股權投資,說明他仍然看好樓市未來,希望能在今后的高利潤中分一杯羹。

“華豫盛諾金基金”發起不到1個月,已有20多家河南當地房地產企業表達了合作意向。
“政府救市”論
除了把“救市”的希望寄托在北京盛諾金這類市場力量上,需要付出高額利息或者出讓股權的代價,房地產開發商們最想看到的是政府出面“救市”。
7月9日,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鋒在深圳市國土房產局官方網站上發布了《2008年上半年深圳房地產市場發展形勢分析報告》,這份報告建議,政府應該適度放松從緊的貨幣政策,支持首次購房和90平米以下的住房需求,減免交易環節的營業稅、契稅、增值稅,降低交易門檻,恢復市場信心。
這些建議,被媒體解讀為政府研究機構公開倡導“救市”。王鋒本人對自己被扣上“救市論”發起人的帽子,非常不滿。他告訴記者:“我的報告根本談不上救不救市的問題,我只是講了正在深圳發生的事實而已。每個月我都在國土房產局官網上發一個報告,為什么以前沒有人說我主張救市呢?”王鋒把自己被扣上“救市論”帽子的原因歸結為“媒體為了吸引讀者眼球,人為地劃分出敵對陣營”。
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也承認,“眼下不可能救市。”任志強告訴記者,他之所以這樣判斷,是因為目前出現在深圳的斷供,并不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普遍現象。“全國住房貸款壞賬率只有1.6%,一般城市都只在0.5%到0 . 8 5 %之間。”即便是王鋒報告中提供的深圳各商業銀行的壞賬率也不到1%。盡管任盡任志強不承認房地產商面臨困難,但仍然急切盼望政策轉變。任志強認為,現在還沒到產生金融危機的地步,但如果房價持續低迷到9月份以后,嚴重的后果就會出現。
救與不救各有一套
一些學者表示,問題不在于該不該救市,而在于房地產市場低迷發展到什么程度,政府才該出手?
“房價下跌本身就是宏觀調控的目標,但如果力度把握不好,一直收縮銀根,下半年是會出問題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解釋說,“房地產市場不能垮,這不是出于對開發商的同情,而是出于對中國經濟的擔憂。因為房地產行業直接連帶了12個行業,間接連帶了40幾個行業,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 救市”爭論中,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易憲容堅定地站在反對救市的一邊。易憲容認為, 所謂“房價下跌銀行會比開發商先死”的論調純屬危言聳聽。中國銀行體系的住房貸款既沒有發達國家比重那樣高,也沒有住房按揭貸款的證券化與衍生品化。
一位不愿具名的房地產開發商也表示,在中國,房地產與金融系統的風險傳導關系并不明顯,他透露,2007年境內銀行系統共發放貸款30萬億,給房地產行業貸款5萬億,其中開發商拿到的貸款不過2萬多億,在整個信貸規模中占比不高。
樓市低迷中重新洗牌

北京新華聯恒業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陳海旭則向記者透露,最近在與銀行打交道的時候,他感到銀根已經有所松動,“而且動作很快,比如,招商銀行2008年上半年的貸款額度還有10多個億沒用完。銀行也著急啊,也希望能早一點貸出去,只不過是要找條件比較好的企業放貸。”
到目前為止,一些大開發商似乎并未被資金問題所困。“沒錢就少干活,在目前情況下,你如果明智的話,就應該與他們拼性價比。”任志強說,現在地產界朋友向他求技,他都會如此回答他們的提問。
陳海旭透露,樓市低迷促使業界大洗牌,2008年比2007年同期拿地要便宜20%到30%,他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找地。陳海旭描述,現在的局面是“土地滿天飛”,原因是有些企業確實沒錢了就只好賣地。陳海旭透露,山東有一家規模很大的開發商光土地儲備已經達到上千萬平方米了,現在也在轉讓,轉讓1/3,拿到錢再做剩下的2/3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