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到陳數的時候,她正斜靠在沙發上喝著茶,用一種很慵懶的姿態。雖然她的周圍一片混亂,攝影師在布景,打燈,工作人員在準備道具和服裝,但她就是那樣慵懶地斜靠在沙發上,仿若周圍的一切是另外的一個世界,而她,則在如此的喧囂之中守住了一片自己的沉靜。我走過去,她抬頭對我微笑,還沒說話,眼神里就已滿是流轉的故事和風情。
而我,我不會忘記,她抬起頭時的微笑,眼里流轉著的風情,如同撫摸過一匹深棕色的絲綢垂緞一般,優雅內斂,美而不喧。如果說這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會擁有一種專屬獨特的質感,那陳數給人的質感就是知性。很多人覺得這和她所飾演過的角色給人的感覺有關,但我想這種質感未必是角色給她的,或許是她給角色的。
腹有詩書氣自華
知性這個詞,大意是指聰明的美,或者說是智慧的美。它除了標志一個女人所受的教育以外,其實還有一層更深刻的意義,就是女人特有的一種氣質,而它則源于女人所有過的經歷和環境。并非每個看上去文靜的女人都可以被稱為“知性女人”的。“知性”必須是一種積累,知識的積累、生活的積累。而陳數的知性也正是來源于此。
知性于陳數,是在她的人生態度中,從未有過一點的僥幸心理也從來不是一個機會主義者。她有的是踏踏實實的付出和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在這個很多人覺得只有結果最重要的世界中,她卻堅信著是所有的過程在決定著結果。陳數是美的,但她不想取巧,亦不想走任何捷徑。她相信若要漫長的過程才能獲得想要的結果,不是因為運氣,只是因為自己還沒有足夠的好,不夠好得足以無愧的收獲。陳數的知性美有內涵,有主張,有靈性,而且“智勇雙全”。她可以無視歲月對容貌的侵蝕,但絕不掉以輕心;她可以直面情感對心靈的撞擊,但絕不束手就擒。
知性于陳數,是不愿意做寵物般的女人,是不愿意做一個只有漂亮的女人,是做一個對生活有擔當,對生命有思考的女人。“漂亮不是終極目標,只是個過程,最后還是要超越那個,回到心里去”陳數這樣說。但我們都知道,這有多么的不易,就如同在這樣喧鬧的環境中,她仍能守住自己的一份沉靜一樣,在這浮華的演藝圈中,陳數的可貴也許就在于此,她總是能明白自己最后想要去到的地方,因此不迷失,因此從容,因此她懂得珍惜無論順境或是逆境帶給她的財富。她把這一切都視為生命中必經的軌跡,不逃避,不畏懼,亦不沾沾自喜。她明白,所有的這一切,都只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更加美好、更加的像她所喜歡并期待著的那個自己。
也許就如同陳數所說的,是所有的過程在決定著結果。是她對生活的從不懈怠,是她對人生的不斷思考和感悟,這層層的經歷終于沉淀出了陳數的特有的知性美。而陳數,當她已足夠美好的今天,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欣賞和發現,而她,就在那一個個角色的笑與淚中,詮釋著知性美的含義,演繹著那些知性女人的奢侈的愛情。

十分紅處變化灰
陳數在戲里的愛情,總是極為奢侈的。《暗算》里黃依依的愛情是奢侈的,那么的徹底而決絕,沒有可不可以,也沒有行與不行,只要我愛你,就是一場徹底的奔赴,絕無退路。《新上海灘》里方艷蕓的愛情是奢侈的,交際之花,是舊上海獨有的記憶景象,外表高貴,骨子里又透著軟弱與貪婪,但對于風情萬種的交際花,她的真愛也就是一生中最昂貴的奢侈品。方艷蕓八面玲瓏、善于察言觀色,她漂亮,但不賣弄風騷,心高氣傲又命途多舛。她溫柔,驕傲,多情,寂寞。她想愛而不敢愛,在明知道夢幻終究要破滅之后,方艷蕓選擇了更加成熟、寬容的愛。她是一個妥協的女人,服從現狀,妥協于現實。在方艷蕓“想要又無法得到,想給又不知如何付出”的愛情里,是愛情的隱忍、脆弱和酸楚。《傾城之戀》里的愛情更是達到了奢侈的極致,用一個亂世來成全了一段愛情。而仿佛那樣的兩個人,那樣的你進我退的游戲,那樣的自私,也只有亂世才能成全那樣的愛情。
陳數在說起這些角色,這些愛情的時候,像是又回到了那些愛著恨著的故事里,她是真正的進入了那些戲里的女人的生命里,并賦予了她們靈魂的。所以我一度感覺如若陳數是帶著她們的故事,她們的感情的。但陳數的特別卻恰恰在于她那么清醒的知道自己不是黃依依,不是方艷蕓,亦不是白流蘇,她有著自己獨立強大的精神世界,和對自己人生的獨立思考。所以她知道,她不是誰,就是陳數。戲中的角色或許會成就自己,或許在那里面也真切的哭過、笑過,但那并不是生活。陳數對我說,生活像愛,故事像愛情燃燒,我們是要活在生活里,而不是電影里頭。電影里的愛情,要給你一個極致的燃燒,但是不要忘記,哪怕這個愛情再真實,它也是一個故事。
關于自己的愛情,陳數卻看得很透徹“期待美好,接納真實。”我想這是她的幸運,清醒的人總是能夠更加長久的擁有愛情。
與陳數的聊天無疑是愉悅的,她是那種心里面真正有感悟,有思考的女人,所以有一種極為難見的厚重感。她的風情與知性都維持在了一個剛剛好的位置,“不及則野,過則騷”,成熟女人的美,是用來讀的。就像陳數所說,喜歡她的影迷大多是一些成熟成功的男士,如果你還沒看懂陳數的美,還沒讀出她的韻味,也許,是你還太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