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國2008年上半年的GDP增幅僅為2%左右,美國大媒體出版商增值存在較為不利的國內經濟環境,需要突破才可能爭取更多機會。因此,大媒體出版集團化的新近動向,仍然是新老媒體結合向國外市場滲透,其并購數額并不顯著,對于總體并購衰減趨勢的改變不甚明顯。
CBS集團化的亞太擴張
2008年5月,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縮寫CBS)以17.0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CNET網絡出版商。CBS是美國最大的電視公司,擁有140億美元的年營業額。盡管有互動部門以及網站,但畢竟是一個傳統娛樂內容提供商,且其主要營業額來源來自美國,在海外沒有太直接的分支機構,增值緩慢,急需向經濟繁盛的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滲透。這其中,既能代表電視媒體發展方向,又能熟悉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市場業務,又有重新整合意愿的媒體公司,當屬CNET網絡公司。
CNET網絡成立于1992年,是全球首家以IT網站概念上市的企業。CNET (中國) 創立于1994年,屬于美國CNET網絡國際媒體旗下的業務,是美國較早在中國開辟市場的新媒體出版公司。目前在中國具有相對健全的業務分部與規模結構,旗下擁有ZOL、PChome、蜂鳥網、ZDNet China、GameSpot China等在線媒體。另外,憑借在中國14年的經驗,CNET中國還規劃選擇擴大業務的對象:加大女性、汽車等領域投資力度,探討新的商業模式,進入更多的垂直領域,囊括健康、個人理財、體育等等;另外正考慮在既有的市場平臺上拓展一些新的思路,提供一些橫向服務。
CBS之所以選擇CNET,更多看中CNET網絡在中國乃至亞太的市場經驗和覆蓋,可借助CNET純互聯網的角色和積累的經驗,不斷拓展互聯網的業務。通過這一交易,CBS公司將躋身美國十大互聯網公司之列,每月獨立訪問者人數高達5400萬人,在全球擁有約2億名用戶。5月并購消息一出,CNET股價當月15日在納斯達克盤前交易中大漲42%,漲至11.30美元,這初步表明,CBS的局部功能性并購——海外業務覆蓋初步顯示出積極成果,微調首戰告捷,更為CBS在中國的積極上市準備了條件。
AOL集團化的歐洲擴張
新媒體出版集團內部的部分功能調整也會觸及到小規模的并購,它只是新媒體大集團的部分功能之完善,故此規模較小,往往是為了并購下一個大媒體公司,或者防止被其他大媒體出版公司并購而采取的積極對抗措施。2008年最典型的案例是AOL公司以8.5億美元收購Bebo公司。AOL是時代華納麾下的新媒體公司,與微軟、雅虎、Google一起,被稱為美國新媒體“新巨頭”。微軟以446億美元并購雅虎擱淺,說明“四巨頭”任何一方都不愿意隨意放棄自己的山頭而俯首稱臣。為了避免被兼并的厄運,AOL在2008年并購了英國Bebo網絡,實現海外擴張,強化對抗資本。
Bebo公司是英國最大的社交網站,市場業績在愛爾蘭和新西蘭也排在第一位,在美國僅次于MySpace和Facebook。據市場研究組織Comscore的最新數據顯示,Bebo月訪問用戶達到了2200萬,月瀏覽網頁量達到了110億頁,在全球共有4000多萬名用戶,在歐洲具有相當市場。為了積極與其他新媒體三巨頭對抗,AOL計劃在一年內通過Bebo至少推出12家新網站,用來吸引更多的廣告客戶。到2008年年底,AOL計劃通過Bebo公司在海外5個國家新設網站,其數量將超過2007年的20至30家的水平。具有了海外廣闊的市場業績,相對優勢較為明顯,AOL就可以對抗其他三巨頭。當然,這只是避免大的并購發生,AOL這個新媒體出版業巨無霸所采取的完善某一方面功能的并購,對于整體集團來說屬于小規模調整。正是這些小規模并購的調整,才拖延了大規模集團化的發生,這也是美國媒體出版集團化衰減趨勢的重要原因之一。
集團化海外擴張的整體趨勢
2008年美國媒體出版業的集團化在群雄逐鹿之后出現了衰減趨勢,外部原因在于美國經濟的不景氣;內部根源在于并購狂潮過后的媒介生態的優化。媒介生態的優化決定了各類大媒體處于相對均勢的靜態市場位置,這種相對平衡的局面導致不會出現過多大收購浪潮,故而美國媒體出版業的集團化進程出現了衰減的趨勢。又因為美國整體的經濟環境不佳,迫使有些大媒體出版集團通過小規模收購向海外延伸部分功能。從新動向來看,出版業內容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精深的專業化需求,故而媒體內容制作分工與組合更細。雖然這類深專業的媒體出版業集團化方向具有代表性,也值得關注,但其資產與規模相對較小,對改變美國媒體出版集團化整體衰減趨勢不甚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