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日,浙江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根據城市發展需要,在總結現行好的做法的基礎上,條例在市容管理方面作了較全面的深化和創新。
“城市要臉皮,小販要肚皮”。長期以來,城管與小販之間的沖突是城市生活中的一個突出問題。為正確處理城市管理與人們生產生活的關系,體現城市管理中的人本思想,條例規定,設區的市、縣、鎮人民政府應當給從事農產品、飲食等經營活動的經營者提供合適的臨時經營場所,同時要求經營者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從事經營活動,并保持周圍市容環境整潔。
面對城市公共環境衛生管理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要求,條例具體劃定了環境衛生責任區,同時體現政府公共管理由公共財政承擔的理念,明確城市的公共部分的環境衛生由政府承擔,無法落實責任人的區域由政府承擔。條例強調,財政承擔的環境衛生服務項目,一律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服務單位。條例還規定,在建筑垃圾管理方面,除對工程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的清運、處置提出規范化要求外,對居民裝修房屋產生的建筑垃圾,不得任意棄倒。
此外,條例對戶外廣告的設置作了相應的規范,對戶外廣告的審批權與上位法作了銜接性的規定。條例明確規定,戶外廣告設置占用公共場地的,設置單位應當繳納有償使用費。有償使用權應當通過招標、拍賣等方式確定,有償使用費上繳同級財政,實行專戶管理。生活垃圾處理費屬國家發改委、建設部規定的收費項目,國家和省已有相關規定,條例對此作了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