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依法有權對各方面的工作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有的代表往往邀集別的代表參與聯名,認為聯名越多說明有共同觀點的代表越多,容易引起承辦單位重視。但有人認為,代表多人聯名提出建議,增加了承辦單位的工作量,而且聯名代表對辦理結果判斷標準不一,造成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難以做出合適的裁定。
江西省撫州市人大常委會曾喜龍多人聯名提建議大大增加承辦單位工作量
筆者認為,代表提建議不在乎人數的多與少,需要注重建議本身的合法性、全局性、可行性和代表性。一名代表提的建議與多名代表聯名提出的建議法律效力是同等的,承辦單位都必須依法認真辦理。因此, 代表提建議不必多人聯名。
在實際操作中,不少代表個人所提的建議邀集別的代表參與聯名,雖然在法律規定上沒有禁止,但在辦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容忽視。
首先,無形增加承辦單位的工作量,對辦理結果的判斷標準不一。在2008年江西某市人代會上,一件建議有多達43名代表聯名,根據代表建議辦理的有關規定,交辦單位、承辦單位和提建議的代表三方溝通必須 “三見面”的要求,以及見面率、答復率和滿意率要求達到100%,可以想見承辦單位將要面臨多么艱巨的工作任務。而且,對于辦理結果,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還有可能出現有的代表滿意,有的基本滿意,有的不滿意,致使交辦部門和承辦單位無所適從。
其次,代表過多參與聯名容易發生遺忘現象。不少代表平時對建議本身并沒有給予很多的關注、思考和調研,只是在其他代表邀請聯名時開始考慮這個問題,署上自己的姓名。幾個月后,當承辦單位向代表逐個征求對建議辦理情況的意見時,有些代表居然想不起自己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建議,對這項工作的辦理情況更提不出切合實際的觀點,這豈不是有損人大代表的形象和代表履職的嚴肅性?
四川省營山縣人大常委會蔣松柏多人聯名可能讓部分代表偷懶
筆者認為,代表提建議無需多人聯名。
第一,對代表提建議的人數法律沒作規定。相對于代表提議案在時間和人數上有法定要求,代表提建議并沒有相關要求,可以在大會和閉會期間隨時依法提出建議。不難看出,制定法律的初衷就是為了方便人大代表及時準確地反映人民群眾的需求,完全符合工作靈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如果還提倡代表多人聯名提出建議,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代表依法履職,本來一個代表就能夠提出的事情,還需要去征求別人的意見,看別人的“臉色”,這難道不是弄巧成拙嗎?第二,代表聯名提建議會對辦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難度。目前許多地方規定:對代表聯名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承辦單位應當分別答復每一位代表,而且還必須征求每一位代表對辦理工作的意見,做到件件有答復,件件有回音。實踐中有時往往會出現聯名代表不盡一致的表態,這不僅增加了不必要的辦理工作量,還使承辦單位左右為難了,督辦機關不好“下臺”。第三,代表聯名提建議還會影響代表積極履職。毋庸諱言,有的人當了一屆代表,不發一次言,不提一條建議,這是不爭的事實。為了激勵代表,不少地方相應地對人大代表提出了一些指導性的要求,如一年進行多少次視察、調研,提多少條建議等。一些代表巴不得有人邀請聯名,甚至會主動要求搭上自己的姓名,而對建議本身并沒有給予更多的關注、思考,更說不上調研了。這種聯名提建議的方式,嚴重影響和損害了代表的履職積極性。總之,提倡代表多人聯名提建議沒有實際意義。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人大常委會劉家華多人聯名并不意味著該建議重要
根據法律規定,代表提建議無需他人聯名,代表依法提出建議,是代表履行職責和行使權力的重要途徑和方式。因此,代表提建議聯名多少,首先與引起承辦單位重視并無必然的關聯。承辦單位本應尊重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對各方面的工作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的權利,這是充分發揮代表作用,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一個十分重要方面。中央(2005)9號文件就明確提出“認真負責地處理代表依法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的具體要求。
其次,代表提建議聯名多少,與該建議是否重要也無必然的關聯,關鍵還是要看建議本身的合法性、全局性、可行性和代表性。代表議案的內容應是屬于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職權范圍內的事項和要求列入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會議議程進行審議的事項,而代表建議的內容則相對較為寬泛,既可以是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中的重大問題,也可以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不管是個人提還是多人聯名提,只要真正代表民意,承辦單位的辦理工作都是一視同仁的。
舟山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馮國海代表提建議聯名宜慎重
代表提建議究竟需要多少代表聯名,筆者以為,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某代表建議是想作為議案提出來的,只要夠上法律規定的代表聯名數就可以了;只是想作為一般的建議提出來的,以個人名義或者少數幾個代表聯名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某代表建議真的需要幾十名甚至上百名代表聯名,那就不是什么一般的建議,而是要考慮該建議是否需要提交人代會主席團討論或交全體代表討論,類似議案的處理方式了。對此,一定要慎重。代表所提的建議如果只是普通事項,恐怕就有“擾”代表之嫌了。一次人代會上,代表提建議進行大規模聯名,看起來轟轟烈烈,其實并無實際意義。聯名代表過多,不僅會增加承辦單位的工作量,而且辦理質量也可能會打上折扣。
代表聯名提出建議表現的是一種莊嚴的責任,一旦簽下自己的名字,就意味著對該建議的許可,切不可礙于情面勉強為之,特別是當面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或事項時,更不要輕言附議。
紹興市越城區靈芝鎮人大劉建新多名代表聯名提建議有優勢
雖然一名代表提出的建議與多名代表聯名提出的建議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多名代表聯名提建議有著單名代表提建議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一是有利于提高代表建議質量。代表邀集別的代表參與聯名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發揮群體智慧醞釀討論的過程,通過代表聯名,集思廣益,可以使建議內容更加充實,更有針對性,更具可操作性,從而提高代表建議質量。
二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邀集其他代表參與聯名提建議,可以避免持有共同觀點的代表在同一問題上花費太多的精力,從而可以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其他的問題,也避免了代表就同一問題重復提建議,減少了承辦單位和督辦單位一些不必要的重復勞動。
三是容易使問題得到重視并快速解決。多名代表聯名,表明某一問題的存在已引起很多代表的共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解決該問題的迫切性。參與聯名的代表越多,說明持有共同觀點的代表越多,容易形成一種聲勢,承辦單位對此更加重視,也是不爭的事實。
需要強調的是,多名代表聯名提建議,邀集簽名的應是持有共同觀點的代表,而不應該單純地追求聯名代表的多與寡。讓不相干的代表聯名,勢必影響代表建議的嚴肅性。
寧波市江東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高露露聯名提建議應有制度規范
對于代表邀請多人聯名提建議,從法理上說是可以的,因為法律無具體要求,但在實踐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如聯名提建議是為了擴大影響,還是為快速解決問題?什么樣的建議應該聯名?承辦單位如何辦理聯名建議?等等。筆者認為,代表聯名提建議應有相關制度規范,合理合規辦理,實質性解決問題。
一要規范聯名建議形式,聯名人數要有限制。聯名提出建議要和議案的提出相區別,應以代表所在代表小組或代表團為主,3—4名代表為限,聯名過多,在規定時間內提出,與議案還有何區別?同時,由誰牽頭聯名和聯名程序也應有相應規定,應該有一個主聯名人,聯名代表不能不了解建議內容。
二要規范聯名建議內容。代表聯名所提建議應是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聯名的代表都要搞好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并附有愿意聯名的說明,對聯名要求辦理有可行性分析。
三是規范聯名建議辦理。承辦單位對聯名提出的建議,辦理時應當與個人建議有所區別。除按照一般程序辦理外,要著重與牽頭代表溝通,召開聯名代表答復會議,取得共識,面對面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