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的秋天是色彩斑斕、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漫山遍野、姹紫嫣紅的楓葉猶如一幅展開的丹青畫卷懸掛于天地之間;潺潺的流水聚集碧潭,恰似少女的雙眸,秋波蕩漾,讓人遐想,令人陶醉;更有浩浩蕩蕩的云海,使人有遠離塵囂,如臨蓬萊仙閣之感;還有枝頭密密匝匝的秋果,蒼翠欲滴,惹人嘴饞……太白山的秋天異彩流丹,如身著盛裝的少女歡迎每一位游客。

秋葉紅似火
太白山的秋天碧潭綠、云霧奇,然而最令人向往是那紅似火的秋葉。漫步在山間的小路上,仰望山巒,那一簇簇、一團團漫山遍野的紅葉,宛如黎明的朝霞、黃昏的篝火,光彩奪目,整個山巒好似錦緞織出一般,明麗可愛。
太白山的紅葉種類繁多,山坡上到處可以看到的黃櫨、漆樹、衛茅、小孽、鹽膚木等樹種經秋霜之后都會變紅,并且會變出深淺不同的色彩——鹽膚木的葉子深紅,衛茅的葉子洋紅,楓樹的葉子淡紅,黃櫨的葉子艷紅。就是同一片葉子,在色素變化過程之中,色調也完全不一樣,往往一部分為紅色,一部分還是黃色、橙色或青色。這是因為在樹葉的細胞里含有葉綠素、紅蘿卜素、葉黃素和花青素等多種色素。這些色素有著奇特的功能,像魔術師一樣變化著葉子的顏色。葉綠素能將葉子打扮得青翠碧綠,花青素能將葉子變紅或者變藍,葉黃素能使葉子變黃。此外,秋天的葉子變色是各種自然現象的綜合反映,由于天氣變冷,日照減少,水分供應減少,使葉綠素的形成停滯,而許多植物在葉綠素解體的同時,形成大量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則紅,遇碘則藍,而楓樹、黃櫨等植物的葉子正好是酸性的,所以呈紅色。據說紅葉只分布在北半球緯度較高的地方,只有在中國、美國、加拿大、日本及歐洲的部分地區才能看到裝點秋色的紅葉。目前,中國北京的香山和陜西太白山的紅葉最為著名。

流水碧如藍
山以水而致景。深秋的太白山是水的天堂、水的世界,令人心馳神往……秋雨后的太白山,滿山郁郁蔥蔥的松柏,迎著秋風,猶如少女浴后飄逸的秀發,透露著一股靈氣,散發著讓人心醉的香氣……壁立千仞的懸崖峭壁之巔,瀑布凌空而泄,猶如一條碧藍的錦緞鋪設在天地之間,令人贊嘆天地造化之神奇……山谷中潺潺而來的溪水,在魚兒歡快的歌聲中向遠方流去,匯聚成一個個深綠碧瑩、蔚藍蕩漾、潔凈無比的溪潭。更讓人稱奇的是,青山之中許許多多的潭水,在深秋季節是那樣碧藍,湖面猶如一塊碩大無比的翡翠鑲嵌在茫茫群山之間。青山依偎著碧水,碧水倒映著青山,宛如一對分離已久的戀人,互訴著山盟海誓,相伴走過滄桑歲月……
云霧變萬千
深秋,在太白山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方常可看到變化無常、極為壯觀的云海。太白山云海變化多端,時而山下云涌濤起,鼓滿而出,洶涌澎拜,勢不可擋;時而風平浪靜,霧塞云滯,云海坦蕩無邊。此時露出云外的峰巔,猶如大海之中的小島,清秀俊美。座座石峰眨眼之間全被吞沒在白茫茫的云海之中,云海吐紅映金,霞光漫天,景色為之一新。有時濃云迷霧漫天蓋地,似白云疾疾流逝,白浪翻起,煙波浩淼,此時置身云海,真有騰云駕霧、進入童話世界之感。
變化急劇、運動迅速是太白云海突出特點。頭上藍天,腳下白云,有時不到一小時,云消霧散,浩瀚云海無影無蹤;有時一瞬間,驕陽麗日又被云海遮掩;有時雨后初晴,云生霧起,彩虹凌空升起,橫跨蒼山群峰之間,猶如人間仙橋;有時海市蜃樓突現,云中有城,城中有水,湖光山色連成一片,難分天上人間,匯聚萬千奇觀。

野果分外香
除了迷人的紅葉、童話般的水晶世界、變化莫測的云海奇觀外,太白山秋季的野果也很多,且沒有受到一點污染,堪稱“山珍野味”。如五味子、八月炸、山葡萄、毛栗子、野梨、彌猴桃、貓絲瓜、胡禿子等。那圓圓的小山梨,吃起來雖不如栽培的果汁多、味道甜,但甜中有澀,別有風味。還有紅紅的山楂果,甜絲絲、酸溜溜,極具養顏功效,相傳楊貴妃幸游太白山時曾品嘗過此果。
深秋的太白山,漫山遍野的紅葉是一首首未曾打開的情詩長卷,汪汪溪潭是情竇初開少女的雙眸,變幻萬千的云海奇觀是一幅幅濃墨重彩的畫卷,壓滿枝頭的累累果實是孕育天地靈氣的愛情結晶……這是天造地設的藝術殿堂,是如夢如癡的瑤池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