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中,一頭豬被埋36天后奇跡存活,這頭豬被人們冠以“豬堅強”之美名。而目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加緊、國內國際金融市場的不穩定、不斷緊縮的銀根和不斷提高的貸款門檻以及樓市的“量價齊跌”,都仿佛預示著新一季地產嚴冬的到來。開發企業能否順利地挺過寒冬,也是要看自身的體能以及到底政策空間有多大來決定。2008年7月6日,地產大腕太湖論劍都自比為“豬堅強”,這是無奈之舉?是反抗樓市寒冬,堅挺度日?還是哀求政府出手救市?地產大腕和經濟學家們眾說紛紜。
萬通集團董事長 馮侖
開發商有“三跑”, 如豬般堅強

面對當今的房地產市場現狀,開發商該如何重新走呢?這個走路的學問也很大,現在的地產商都不想走,開始跑。
目前有三個跑的姿態,一個是范跑跑,就是小的地產公司;第二個是巍然不跑,就是譚千秋,在地震中保護別人,這是我們的大型國企和政府。他們沒有辦法跑,他們要保護這個市場,我們要為他們歌頌;第三個跑的是任總(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編者注),我們叫“豬堅強”,由三百斤餓到一百斤,但是我們能夠堅持到生命的最后,到解放軍來的時候。
在目前的市場反應當中,我們所有的開發商企業扮演的角色難免是這三種情況,所以希望大家尊重范跑跑的權利,同時對他加以道德提升,因為我們看很多的網民對范跑跑是希望提升道德,但是也要更加尊重范跑跑表達自己權利的自由,這是對小地產商。他跑是為了生存權,不能責怪他,也不能說他不對,連話都不讓他講,所以范跑跑也有權利捍衛自己說的權利。作為政府來說,一定要像譚千秋一樣,巍然不動,保護市場經濟,保護我們的房地產城市化、保護一個未來的中國發展的趨勢,所以雖然他負擔很重,但是一定要保護我們。我們要找到自己的生存辦法,我們要回歸理性,所以現在“豬堅強”仍然是一個生命的跡象,而且是有可能變成未來重新回到豬市的奇跡。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 易憲容
房地產不可救,不需救,不能救

能否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條件及提高老百姓的住房福利水平,是十七大報告、24號文件及今年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的基本精神。國內房地產市場向滿足絕大多數居民有支付能力購買舒適的住房方面發展,改變目前房地產市場暴利經營,根本就不可救。還有,國內房地產市場全面的理性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
就目前的房地產市場情況來看,房地產不需救。從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來看,到目前為止,國內房地產開發的繁榮沒有改變,特別是房地產開發及房地產市場資金的流入不僅沒有改變,反之快速增長。
此外,房地產市場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改變早幾年房地產市場發展暴利模式,就是要改變房地產市場為少數服務模式,就得讓過高的房價調整過來。可以說,目前房地產市場并非有多少危機,它僅是一些人為了維護以往的房地產暴利模式與推出以滿足絕大多數人有支付能力住房發展模式之間的沖突。就目前國內房地產市場形勢來說,房地產市場不能救,否則讓這個市場成為投資者市場、成為房地產炒作者的天堂。這不僅對國內絕大多數居民不利,也會把房地產市場的問題轉化為政治問題與社會問題。
北京聯達四方房地產經紀公司總經理,新浪房產TOP10首席地產評論家 楊少鋒
當好“豬堅強”是開發商唯一選擇
房貸一直被視為銀行的優質貸款,但從筆者分析來看,目前中國房貸危機已經非常明顯。目前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遠遠超出百姓的承受能力,這已經是無可否認的事實。眼下,迫于銀根緊縮政策,大量的開發商面臨的資金壓力迫使不少人祭出“墊付首付”這個法寶,如果沒有首付作為保障,那么,筆者斷言,這一批零首付購房者,一定是中國銀行業危險最大的定時炸彈。房價一定幅度的回落,是有利于消除潛在的金融風險的,然而眼下,絕大部分城市房地產都還處于僵持狀態,真正暴跌的城市屈指可數,甚至于大部分城市開發商還拒絕承認房價下跌,這種情況下,對于決策部門來說,房價暴跌的風險還是可控的。更重要的是,前兩年房價的暴漲,已經讓中央政府對房地產行業失去了信任度,可以斷定,如果政府出臺的政策刺激了樓市需求,中國將進入新一輪的房價暴漲通道。
目前,反通貨膨脹是宏觀經濟第一要務,對房貸松綁,就意味著通貨膨脹的急劇反彈,而任憑事態發展,年內房價大幅下跌將不可避免,中央政府處于兩難境地。所以,開發商最明智的選擇,就是當好豬堅強,熬吧,熬到政府覺得救市時機到的時候,才有一個黎明。
中原地產華北區董事總經理 李文杰
房地產市場不需要救市

2008年的樓市就像股市一樣,出現“量跌”的現象,但是房價卻仍然繼續穩中有升。但是真正反映市場化晴雨表的北京市二手房交易量確實基本保持穩定。
進入到6月以來,應對宏觀調控緊縮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政府也越來越關注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的下滑而給經濟帶來負面影響,進而拖低GDP,不過,從基礎指標來看,似乎現在談論房地產“救市”措施為時尚早。
房地產市場從來都是資本密集型行業,和金融密不可分,而且從全國的房地產基本面來看,自住需求始終占決大多數,供不應求的局面多年來沒有得到有效緩解。所以就出現了即使持續五年的宏觀調控,也沒有令房價掉頭向下,雖然成交量跌,但是供不應求仍舊主導平均房價穩中有升。
目前中國股市在全球跌幅排名第二,上半年跌去了50%,緊追鄰居越南的下跌60%,金融市場的動蕩已經傳遞給房地產市場,解決當前房地產成交量低迷的現象必須先解決金融市場的緊縮困局及動蕩,房地產基本面是健康的,房地產市場不需要救市。
經濟學博士、英聯國際首席經濟學家 郭建波
擔心中國樓市是杞人憂天

經過近八個月的時間,市場對政策的反應并不積極。宏觀調控政策雖對房地產交易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從目前全國的市場反應情況看,全國的房價除深圳等華南城市外并沒有出現大的波動,由此可見,宏觀調控政策經過市場消化期對房價影響并不大,政策對市場的影響效應正在遞減。
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價格往往表現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外資和內資、房地產開發商和消費者三重利益博弈的結果,三方互相爭辯的結果必將使宏觀調控政策逐步趨于中性化。
由于我國經濟持續向好,房地產市場的剛性需求在短期內雖會受觀望情緒的影響而出現間歇,但一旦升值預期重新抬頭,市場參與各方認為房價仍將上漲,經過一段時間的滯漲和下跌之后,剛性需求將勢不可當,在調控政策下積累了一年的潛在剛性需求將在秋季得以釋放,成交量隨之出現反彈。同時,由于對今年下半年市場看好,抱著“賭一把”的心理,部分秋季新上市樓盤將再次提高房價,市場因此進入下一個上升通道,房價反彈將超過兩位數。中國經濟對高速發展的地產業的高度依賴性決定,目前,擔心中國地產業的命運實在是杞人憂天。
前國家經貿委研究中心、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戰略部部長、北京大學-世界銀行研究員、 經濟學家趙曉
我賭政府能救樓市
今年房地產出現了拐點現象,開發商自比“豬堅強”,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企業經濟的原聲再現。
衡量房地產調控得失的法則不是房價的暴漲和暴跌,而是經濟持續穩定和社會安定和諧。解決居民住房問題,關注民生,既不希望房價暴漲達不到政策效果,也不希望暴跌,房價暴跌必然引起宏觀市場的暴跌。吸取股市調控的教訓,運用到房地產,這是當務之急。
假如,一個人一只腳掉進水里,拉他一把可以得救;假如人都掉進水里淹死半天了,再人工呼吸打針吃藥,成本花了很多,人能得救嗎?股市如此,房市亦如此;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停止人民幣匯率升值,穩定人民幣升值,這是最好的救市方法。如果繼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整個中國經濟就完蛋了,再拽回來就要費很大勁。
這個現象指的是在經濟的微妙變化的時期,任何一個新政策的效果可能會使得整個經濟發生逆轉。銀根緊縮了四年,再加一個緊縮的效果,整個經濟就可能會由過熱變成過冷,最后可能就是“稻草壓垮駱駝”的效果。
資深房地產全程策劃營銷實戰專家 姜仁
政府將適時救市,房價不會普跌
房市發展預期現在有三種判斷:一種是看漲的,奧運的臨近與結束后,中國尤其是北京的經濟仍將持續快速增長,宏觀經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根本改變,因此他們預測北京的房價在2008年奧運會后將呈現穩中微升的發展趨勢。第二種是看跌的,是“人心所向”。第三種就是有漲有跌,但短期不會出現普跌現象。
資金鏈緊張、退地潮只是目前房地產市場其中現象。因為真正的購房者是,不僅有需求還要有實際的購買能力才能決定成交情況,在目前情況下,觀望是部分人的態度。
從企業戰略而言,激烈的樓市競爭中,價格戰是開發商在短期內搶得市場先機的有效方法,然而,樓市要獲得長遠發展依然離不開長久品牌戰。從長遠來看,樓市的兵家之爭,還是在品質、質量和服務。質量決定生活,不同的質量帶來不一樣的生活享受。而代表豐厚的資金、強大的實力、最新的產品、良好服務的地產品牌的優勢將日益凸現。從市場反應來看,購房自住人群基本都是為了選擇理想居住而來,與價格相比,他們更看重樓盤的質量、地理、環境、交通、服務、審美等諸多硬性生活指標。一個好的品牌對他們來講不僅意味著這些優勢的保障,還意味著房屋的保值與增值。過硬的樓盤品質加上優越的配套資源,將是購房自住者的首選,同時也是品牌開發商度過樓市寒冬乃至屹立于樓市不倒的“法寶”。
既然房價普跌、開發商出現死亡性洗牌不會出現(肯定會讓一部分房地產企業被擠出),政府會在適當時候救市或變相救市或地方政府曲線救市,從緊的調控政策不會改變,都會使得房市在國家宏觀控制下穩定發展,應該說房市調整將繼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