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 晴
22歲,生意失敗;23歲,竟選州儀員失敗;24歲,生意又一次失敗;25歲,當選州儀員;27歲,精神崩潰;29歲,竟選儀員失敗;31歲,竟選選舉人失敗;34歲,竟選參儀員失敗;37歲,當選國會儀員;39歲,國會儀員連任失敗;45歲,竟選參儀員失敗;47歲,竟選副總統失敗;49歲,竟選參儀員再次失敗;51歲,當選美國總統。
這就是美國總統林肯的簡歷。可以看出,在林肯的一生中,決大多數是在失敗,但他總能在失敗后頑強的站立起來,然后繼續向著目標前進。如果林肯當時因失敗而就此沉淪下去,后來的成功就不會降臨到他身上。就是因為他沒有灰心,沒有喪氣,仍然頑強努力,以至最后當選了美國總統。
愛迪生發明電燈時,失敗了上萬次,最后終于發現了用鎢作燈絲,有人曾經問他:“你失敗了這么多次,就沒想過要放棄嗎”?愛迪生回答說:“我每失敗一次,是為了下一次尋找更好的燈絲”。
所以,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敗之后的懦弱,那將會讓你從此消沉,成功也將與你無緣。如果沒有失敗,又何談成功?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我們在失敗之后,不灰心,不喪氣,勇于克服自己的缺點,吸取這次失敗的經驗和教育,再投入下一次的努力,為之奮力拼搏,成功又怎么不會屬于我們?失敗真的沒什么,林肯和愛迪生的一生不就是個很好的詮釋。所以,對于失敗,我們沒有理由畏懼。
新的世紀給了我們希望,更給了我們挑戰,年輕的我們,無論是充實自我,還是承擔責任,都必須經歷坎坷,永不退落的執著前行。
山西省沁源沁源中學233班
指導老師:史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