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葡萄酒世界聞名。而以其特有的葡萄品種“雷司令”釀造的干白葡萄酒更是被譽為酒中上品。據稱,德國有近千種能適合不同口味的葡萄品種。而且,由這些不同品種的葡萄釀制而成的葡萄酒更是風味獨特。不僅如此,德國葡萄酒還能與各種調味品相互搭配,形成德國獨具一格的葡萄酒文化。
雷司令——德國葡萄酒的象征
德國葡萄酒的釀造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目前在美國非常流行的葡萄酒品種,實際上是由德國盛產的一種著名葡萄品種“雷司令”釀造而成。這種品質上乘、聞名于世的白葡萄,就產在萊茵河沿岸德國的旅游勝地納厄地區。
“雷司令”是德國用來釀造白葡萄酒的最好品種。在全世界的“雷司令”栽培面積中,2/3在德國境內。從1430年開始有歷史記載以來,德國的釀酒者們一直小心翼翼地呵護著這個讓他們引以為榮的葡萄品種。與納厄地區相鄰的萊茵黑森地區,是德國最大的葡萄酒產地。這里地勢低平,山丘坡度平緩連綿,呈現一派恬靜的自然風光。在一邊的葡萄園里,綠綠的葡萄葉正生機盎然地沐浴著陽光。
從1991年開始就已經使用無農藥的有機栽培技術來種植葡萄。在最接近自然的狀態下,人與葡萄融洽相處。可以這么說,崇尚純天然派的葡萄酒是世界性潮流。據說,德國有越來越多的葡萄種植者開始使用有機栽培法。有的甚至還利用了生命力學種植法,將天體的運動對葡萄的栽培和釀造產生的影響等因素都充分地考慮進去。這是由于全世界范圍內對地球環境和人的健康的關心程度已經提高。在葡萄酒的世界里,德國也在發出其“生態先進國”的信息。
從德國的葡萄種植技術上可以看出其深厚的葡萄酒文化傳統和底蘊。
傳統與創造世界第一
活躍在德國葡萄酒行業的二三十歲的年輕葡萄酒生產者讓人耳目一新。這是由于近年來,葡萄酒生產者的新老交替在急速向前推進。不用說,他們相互之間都是競爭對手,而且彼此間的競爭非常激烈。盡管如此,他們之間卻開始出現非常默契的合作關系,并且越采越頻繁地通過聯合的方式來舉辦品酒會。他們的目標當然是尋求未來的發展。
在納厄地區的扎爾姆釀酒廠, 27歲的康斯坦汀與多位年輕有為的釀酒師組成了一個名為“納厄天才”的集體。這個集體擁有15名成員,其中13人是釀酒師,其余2人則在這個集體在當地開的一家餐館里當廚師長。他們開餐館的目的,是為了探尋葡萄酒與烹飪之間的營養搭配。據說,作為交流情報的方式之一,這種由年輕釀酒師組成的集體在德國國內已經有幾個。
在法爾茨地區“南法爾茨聯合”中的年輕釀酒師們也同樣棒。他們將一片已經停止栽種、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樹齡已經40年的葡萄種植園租賃下來,并且成功釀造出已經于2 O世紀上半期消失的當地品質最好的葡萄酒品種。
德國年輕的釀酒師們在非常尊重傳統的同時,還要向自己從未涉及過的葡萄酒釀造方法發起挑戰,他們要把德國葡萄酒變成世界第一。可以說,在長達2000年的歷史長河中,德國葡萄酒正迎采一個全新時代。
葡萄酒+美味=無限大
以“甘甜的白葡萄酒”著稱于世的德國,其實紅葡萄酒的生產量也在不斷擴大。德國生產的紅葡萄酒的優良品質已經得到世界公認,是讓生產者積極性高漲的主要原因。另外,2008年辣葡萄酒的生產量超出了甜葡萄酒的生產量,因為辣葡萄酒也是世界潮流之一。
然而,將葡萄酒與烹飪有機結合在一起,則另有一番風味。有人說“葡萄酒就是干酪”,這說明葡萄酒與烹飪之間還是具有協調性的。在進餐時,從冷盤等簡單菜肴到以肉類和魚為主的菜肴再到西式點心等,這些可口的菜肴都可以與葡萄酒很好地搭配在一起。
例如,在法爾茨地區免費品嘗葡萄酒時,會同時佐以一些調味品讓人們享用。除了小茴香和肉豆蔻之類和調味品之外,還有幾種香草。首先品嘗葡萄酒,然后在用橄欖油浸泡過的面包表面涂上一層調味品或香草,這樣就可以食用了。最后,再單獨喝與之前一樣的葡萄酒,這時你會發現,葡萄酒變得香氣四溢,口感醇厚。
根據搭配食材的不同,葡萄酒的香味和口感也會產生變化。水果香型的“雷司令”,與亞洲產葡萄和墨西哥產葡萄品種習性相近,如果將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那么,葡萄酒在口感上無疑會增加一份濃厚的水果味。
法爾茨地區還會將巧克力與甜葡萄酒搭配銷售。雖然世界上出現了漸漸疏遠甜葡萄酒的趨勢,但仍然有許多人喜歡吃德國產高級甜葡萄酒。當巧克力與這種甜葡萄酒搭配飲用時,巧克力可以調和葡萄酒的甜味,使得葡萄酒的水果香味顯得更加突出,讓品嘗者感覺非常愜意。
用“無限大”來形容德國葡萄酒與各種美味的組合,一點也不過分。遠望著萊茵河兩岸生機盎然的葡萄園,心中浮起許多美好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