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雖然價格昂貴,但是滬上陽澄湖大閘蟹一直暢銷。據當地有關協會的統計,陽澄湖大閘蟹售價一路看漲。幾年來,由于水質富營養化、工業排污的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陽澄湖當地政府大面積縮減養殖水面,養殖區從鼎盛時的10萬畝銳減到3.2萬畝。照此說來,今年的蟹價應該直線上升,但實際卻大相徑庭。難道只是經濟環境不好造成了大閘蟹的降價嗎?原因并非如此簡單。陽澄湖區域分屬于多個地市,當地成立了多個行業協會,農戶式散亂的操作讓這個產業的惡性競爭日益加劇。
1630米,這是蘇州陽澄湖大橋的全長,也是蘇州相城區陽澄湖鎮蟹農走上康莊大道的長度,因為它是陽澄湖大閘蟹運往全國各地的必經之路。
劉曉紅,蘇州相城區陽澄湖鎮一普通漁民。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養蟹,迄今已有十來年了,就在幾年前,他將自家的一棟兩層樓房改成餐館,把自家20畝蟹田里產的大閘蟹一部分取來招待食客,另一部分在每年的中秋、國慶節前,按訂單數量送往寧波的幾家固定訂戶。每年幾萬元的收入,倒也讓他的日子過得簡單而安穩。
可以說,劉曉紅是陽澄湖鎮上千家農戶的縮影。緊鄰陽澄湖西湖區的陽澄湖鎮上少有工業生產,鎮上居民基本上以漁業養殖為生,2003年前后,通過當地政府及一些民間組織的宣傳,陽澄湖大閘蟹在市場上空前地緊俏起來,這給鎮上的農戶帶來一條發財致富的途徑,一時間,家家都在養蟹,家家都辦起了以吃蟹為主題的農家樂,甚至于僅陽澄湖鎮蓮花島村的526家農戶,90%以上都是養蟹戶,養蟹幾乎成了當地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然而,現下10、11月份正是吃蟹的最好時節,這里的蟹農卻不似往年那樣的忙碌,而且在街頭巷尾的閑談之中,蟹農嘴里頻繁冒出一個詞匯:經濟危機。
首次滯銷
不期而至的經濟危機令陽澄湖鎮蟹農措手不及。
“今年的食客比往年少了許多”,陽澄湖鎮大澄路上一戶農家樂老板指著門前食客停的幾輛車,告訴記者,“你看,都是本地牌照。往年來陽澄湖吃蟹的多為外地人,甚至有一年光從上海來吃蟹的食客就有30多萬人次,但是今年來吃蟹的主要是本地客?!?/p>
在陽澄湖區,很多蟹農以前過著這樣的日子:前半年出國旅游、打牌娛樂,下半年養蟹賣蟹做生意、靠最后幾個月的銷售吃一年。當然出國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陪客戶游玩?!敖衲甑娜兆硬缓眠^”。王小軍的蟹莊在當地算是中等規模,一次能容納24桌人就餐,用蟹來自承包的280畝湖面。他感覺今年來吃蟹的人比去年少了2成,雖然價格比去年有所下降?!叭ツ瓿钥投汲鍪珠熅b,一次下來花四五千也沒啥,回家在電腦上一看股市就回來了。去年來吃的多,帶回去的蟹也多,今年很多都沒有帶?!?/p>
有的公司客戶因今年雪災、地震捐款流動資金減少,削減了員工福利等開支,王小軍對此很理解?!斑€有一些昆山的臺資企業,臺灣老板都是我的老朋友,我打電話給他,他說他廠子倒閉了,人回臺灣了?!爆F在為了擴大銷路,他也開始主動聯系一些老客戶,甚至讓老客戶幫忙介紹新客戶。
而另一位瞿姓老板則百無聊賴地翻看著手機,等待幾位老食客的電話,相比往年生意的火爆,今年的清淡讓他多少有些不適應。從1996年開始養蟹至今,瞿老板已經有140畝蟹田,這在當地也算不小,平均每年投9萬個蟹苗,產出的成蟹通過銷給固定訂戶和開餐館用,基本上在10月底就可以全部賣光,但是現在是11月份,都已經過了中秋節、國慶節兩個銷售旺季,才賣出總數2/3左右。
“都是受金融危機大環境的影響,今年比去年的銷售情況差了許多”,瞿老板忍不住抱怨道,并扳著手指算起了“成本賬”:從購買蟹苗算起,以20畝為一個單位,每單位要投1萬-1.2萬只蟹苗,我總共有140畝蟹田,就要買進8萬左右的蟹苗,而且我買的優質蟹苗價格稍貴,3元一個,所以,光買蟹苗就花費了24萬元左右。
再算飼養成本:每只蟹喂養飼料的價格平均為8元;蟹田租金要500元/畝,一年就是7萬元,通常要一次性繳清5年的租金;另外網圍設施投入要16萬元。
不算往年一次性繳清的蟹田租金和網圍設施的投入,今年的成蟹總投入就有80萬元左右,更何況,投入的蟹苗通常有3/4以上能夠存活,而且不是每只蟹苗都能長成賣出好價錢的規格蟹。
相比較高成本的投入,今年的銷售情況令瞿老板坐立難安,蟹季都已經接近尾聲了,只有總數2/3的銷量,使得他勉強收回70%的成本。
千方百計找買家
事實上,早在經濟危機到來之前,陽澄湖鎮蟹農就已經經歷了一場減產風波。
據當地漁政管理處相關人士講述,2000年初,陽澄湖大閘蟹的市場需求旺盛,售價從早先的十幾元一斤激增到幾十元一斤,高利潤的誘惑使得當地工人、農民瘋狂承包湖面養殖大閘蟹。在高峰時期,甚至出現18萬畝的水面,圍網養殖面積就有14.2萬畝。大量的飼料投入嚴重影響到湖水水質,在這種情形下,2007年下半年開始,當地政府采取對陽澄湖大閘蟹圍網養殖進行拆圍的措施,這直接減少了蟹農的大閘蟹養殖面積。
劉曉紅的蟹田畝數就是在這次政府的拆圍工作中,由原來的30畝蟹田縮減至20畝,這對于蟹農而言,減產即意味著收入的降低,還處在減產壓力中的蟹農對這場驟然而至的經濟危機一時難以適應。
讓自己辛苦養殖的大閘蟹能夠趕在蟹季結束之前賣出,陽澄湖鎮的蟹農為此絞盡腦汁。瞿老板選擇了主動出擊,分流銷路:一部分蟹送至自家的農家樂,售給自己的老食客;另一部分則主動聯系訂戶,重點銷給已有的固定訂戶。瞿老板的做法其實也是鎮上大多數蟹農的方法,還有一些蟹農則更是在宣傳渠道上動起了腦筋,有的在互聯網上建起了個人主頁,介紹自己的產品。也有一些蟹農則將未售完的蟹放回蟹田養起來,期待來年情況能轉好。面對這場經濟危機,越來越多的蟹農寄希望于來年能有所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