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三鹿嬰幼兒配方奶粉事件”曝光,緊接著9月16日,國家質檢總局檢測結果表明,共有22家乳品企業69批次產品檢出了三聚氰胺:蒙牛、伊利、雅士利等大家一直信任的知名品牌均榜上有名。一連串嚴酷的事實讓每個媽媽都陷入了深深的焦慮和恐慌:我家寶寶吃了問題奶粉怎么辦?我家寶寶吃的奶粉還安全嗎?我家寶貝能吃啥?
避開國內銷售渠道,網購奶粉更放心?
對國內市場銷售的奶粉質量產生質疑后,不少媽媽打算選擇網購“港版奶粉”,同時,“港版奶粉”的價格也比內地市場的價格更便宜。
“港版奶粉”,就是一些國際品牌在香港地區銷售的奶粉。網購是時下不少年輕媽媽追捧的消費模式,“港版奶粉”通過網上店鋪流入內地,已經成了網絡熱銷品。
對此,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指出,進口奶粉必須經相關部門檢驗檢疫并報關稅,而消費者從網上購買香港過來的奶粉,并未經過國家檢驗檢疫部門的檢驗檢疫,也沒有報海關部門報批扣稅,應屬“水貨”。 購買“港版奶粉”,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別說索賠,消費者甚至無處說理。即使消費者從網絡賣家那里拿到購物小票也無濟于事。
雀巢、惠氏等品牌也紛紛表示,無論香港版還是內地版,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配方、奶源、工藝流程等都相同。美贊臣更是強調,在配方方面,國內銷售的產品在去年底升級后添加了有益物質,而香港版的反而沒有添加益生元。
用米粉代替嬰幼兒配方奶粉?
有家長認為,嬰幼兒配方奶粉20世紀80年代末才進入中國,這之前的孩子們吃的都是米粉等食物,不是一樣健康成長嗎?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安全,我們是否給寶寶吃米粉呢?
這樣的觀念并不正確。米粉是不能代替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營養比米粉全面得多,寶寶可以只喝配方奶粉,但卻不能只吃米粉。米粉只是寶寶添加輔食的一個過渡品,因為它易消化、易吸收。用米粉代替嬰幼兒配方奶粉是一種營養觀念的倒退。現在的嬰幼兒,比起七八十年代的寶寶,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這是毋庸置疑的。
什么情況下該給寶寶換奶粉?
如果寶寶喝了奶粉后出現大便干燥或腹瀉等問題,媽媽們就該考慮停用、換用奶粉了。另外,如果寶寶開始喝奶粉后出現營養過剩或營養不良問題,也該考慮是否是奶粉有問題,因為除了寶寶不好好吃飯或喂養過度的問題外,出現營養過剩或營養不良的問題,很多都和寶寶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奶粉甚至是假奶粉有關。
經常更換奶粉品牌?
如果經常給孩子換不同品牌的奶粉,是否安全性就會高一些呢?還有些家長認為,無論哪種牌子的奶粉,都擁有不同的配方比例,因此營養素都不可能完全均衡,總會偏向某樣多一點兒。就像成人想要達到均衡飲食,也應該有時吃米有時吃面一樣,更換奶粉,也可以讓嬰兒營養更全面。
其實,經常更換奶粉品牌并不科學。不同品牌的奶粉營養成分幾乎都相同,并不能提供更豐富的營養。同時,1歲之內的寶寶消化系統發育不健全,頻繁更換奶粉品牌可能會增加消化負擔。
寶寶上火,眼屎多,有時候還便秘,說明配方奶粉有問題?
其實上火與吃配方奶粉沒有直接的關系。有些媽媽為了避免孩子上火,給寶寶換了好幾種奶粉,結果還是解決不了問題。“上火”是中醫的概念,造成上火的原因很多,比如生活環境、飲食習慣、配方奶粉的使用不當等。吃母乳的孩子也常常有上火的表現。寶寶上火了,媽媽應該觀察一下,寶寶是不是穿得太多?喝的水是不是少了?添加輔食時,蔬菜、水果是否數量不夠?根據這些情況來解決上火問題。
擔心配方奶粉中的營養物質不全面,能不能額外添加其他營養物質?
媽媽們的擔心是多余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配方比例非常精準,模擬母乳添加了最適合寶寶的營養。如果再往里添加其他成分,就很難保證配方的精確。如果想給孩子額外添加營養品,請先咨詢醫生,在醫生的允許下單獨給寶寶服用。
吃了問題配方奶粉怎么辦?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腎科主任醫師黃建萍教授指出:1歲后,寶寶腎臟功能的發育才能接近成人,因此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對寶寶傷害很大。媽媽要密切觀察孩子有無異常情況。重點觀察孩子是否有不明原因的哭鬧、發燒、嘔吐、排尿不暢等,如果發現孩子出現血尿,尿液中有淡黃、橘黃色的沙礪樣結晶,無尿或少尿等癥狀,應立即到醫院檢查、治療。醫院的B超檢查對于發現腎結石非常有效。
預防嬰兒腎結石,首先是讓孩子保證足夠的飲水,其次還要注意孩子的合理飲食,控制蛋白和糖的攝入,多給孩子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還要注意不要給孩子吃太多魚肝油,因為魚肝油會促進腸膜對鈣磷吸收,增加尿液中鈣磷的排泄,也容易形成結石。
如果寶寶病情嚴重,出現梗阻積水的癥狀,有腹痛、發燒、尿色深、尿量較少等病癥。需要補充適量的葡萄糖、鹽水,進行堿化尿液(通過靜脈注射碳酸氫鈉)等處理,促進結石的排出。從長期來看,有關部門需要對服用過問題奶粉的患兒進行定期的觀察和隨訪。
奶粉的管理應當等同于藥品 !
了解了三鹿事件的前前后后,參與了國際嬰幼兒配方奶粉標準制定的丁宗一教授指出:在美國,政府只批準了3家有制藥企業背景的公司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而中國目前竟然有109家企業從事這個行業!“三鹿”事件的爆發提醒政府部門:在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管理上,我們應該趕緊向發達國家看齊,否則今天是三聚氰胺,明天也許還會有其它問題!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嬰幼兒配方奶粉委員會國際專家組核心組成員丁宗一教授介紹:美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一直“以制藥的經驗生產奶粉”,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要經過嚴格的檢測。有的國外企業從原料開始到最終產品,檢查多達600多種!全球領先的制藥企業背景,使公司具有強大的研發能力,每種新添加的營養元素都要經過嚴格的臨床驗證。這樣的企業才有資格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
而中國的情況卻完全不同,由于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利潤很高,眾多企業一哄而上,很多生產液態奶的公司同時也做嬰幼兒配方奶粉。而生產液態奶的工藝要求與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工藝要求相差甚遠,丁教授打了一個比方:好比拿幼兒園孩子的知識水平和博士后的知識水平相提并論!
一些財大氣粗的知名乳品企業自己并沒有強大的科研力量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只是簡單地將國外的生產線和技術引進,根本沒有向國外企業一樣實行嚴格的監管制度,所以出現了嚴重問題,正像某位著名企業家在博客中所說:是無知的結果。
根據我國目前兒童食品管理現狀,建議政府部門盡快加強的工作包括:引入和完善嬰幼兒(特別是小嬰兒)食品標準制定和管理的科學機制。加強嬰幼兒食品(0-3歲)生產企業的準入條件的控制。兒科醫師應當參與到嬰幼兒配方奶粉標準制定和管理的機制中,實行嬰兒食品不良事件的報告制度。兒科醫師應當參與嬰幼兒食品不良事件的報告、監測、評估等過程,而且負有法律責任。這樣有助于及時發現由嬰幼兒食品引發的嬰幼兒不良反應或病例,可以盡早預防像阜陽奶粉事件、“三鹿”嬰幼兒配方奶粉事件的蔓延。
要主動尋找更健康的食物
有機達人臺灣美容心理學專家 Nancy,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和樂活生活的倡導者,Nancy經常和擔任醫生的妹妹尋找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她有不少心得愿意和大家分享。
Nancy很少食用奶制品,但她的骨骼相當健康,她有自己的補鈣方式,那就是喝豆漿。Nancy說:黃豆是“豆中之王”,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1千克黃豆的蛋白質含量,相當于豬瘦肉2千克、雞蛋3千克、牛奶12千克。在量和質上均可與動物蛋白相媲美,所以黃豆有“植物肉”及“綠色乳牛”之譽。此外,黃豆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A和B等。
Nancy每天都要飲用240毫升自己制作的豆漿,注意不要加糖,因為加糖后,豆漿就由堿性食品變成了酸性食品。
適當進行日光浴。美白是東方女性護理皮膚的一個主要訴求,因此東方女性都很注意防曬,其實每天20分鐘左右的日光浴對皮膚健康幾乎沒有影響,同時可以幫助身體增加合成鈣的必需物質維生素D,因此勸告女性朋友不要把陽光當作敵人。
Nancy從不喝酸奶。因為她認為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酸奶味道過于香甜,里面含的果粒顏色過于鮮亮,可能添加了香料和人工色素,濃稠的質地可能是添加了凝固劑,這些元素的添加讓原本健康的酸奶營養價值大打折扣。而把酸奶當作飲食習慣的阿拉伯國家,通常是家庭自制酸奶。每天食用乳酸菌膠囊或者粉末,是她給自己的腸道補充有益菌的主要方式。
對于“三鹿”事件,Nancy認為政府部門不要只盯住乳制品,其實肉類食品的安全也值得關注。Nancy很少吃雞,因為許多雞在飼養過程中,注射了抗生素,近年來,國內女性乳房腫瘤發生率快速增長,與食用了含抗生素的雞肉食品不無關聯。
減少外食,是Nancy保持健康生活的一個主要手段。通常Nancy都會購買有機食品或者綠色食品,親自做給孩子們吃。特別是生吃的蔬菜,Nancy一定會購買有機食品。烹飪中,她幾乎不加味精、雞精等調料,而是用簡單的調味料和蔥、姜、蒜來提味。在食鹽的選擇上,Nancy堅持購買天然有機海鹽。
(林 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