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三星杯預選賽如期在韓國進行。七月的北京酷熱難當,連續的幾個桑拿天令人煩惱不已。然而原本應和北京同樣溫度的韓國卻一反常態,飛機還未降落在仁川機場就得知首爾的溫度是22度,出了機場果然是一陣涼爽襲來,氣溫十分宜人。于是大家紛紛表示要在韓國多待些日子,盡量堅持到最后一天。
作為中國棋壇的頂尖人物,孔杰在近兩個月的時間里一直處于低迷的狀態。自從倡棋杯半決賽負于劉星之后,幾乎就沒怎么贏過棋。不過在本屆三星預選上他似乎找回了昔日的感覺,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最后的決賽。決賽的對手李熙星很難纏,當年在中韓聯賽冠軍對抗賽上胡耀宇領教過他的厲害,就連旁觀的常昊也對他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這位棋手棋風穩健,基本功扎實,與孔杰的棋風大致相似。因此,這是雙方比拼功力的一場較量。
第一譜 1~8 拿來主義
黑7跳,趣向。不過這手棋的專利并不屬于李熙星,而是常昊率先下出來的。
對于這手棋我始終有些小疑問,一直沒有機會問常吳,這次正好借這個機會了解一下孔杰的想法。
圖一:我的疑問是白1跳后。黑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思路。我當初認為黑或許在右邊構成“中國流”,白3夾,黑4反逼。但是這樣我覺得黑與白二路跳交換未必得利。
圖二:孔杰認為黑樸實地拆邊就可以。右邊的定型大致相當,如此黑有效防止了白A位打入的手段,這或許是黑方的目的。



白8掛角,積極的一手。此時黑第一感是在左下角有所動作,接下來我盡量仔細地給大家闡述一下這個角部的變化。
圖三:當黑棋有了跳之后,黑1點角是相關聯的手段。白2沖。黑3爬是追求效率的手段。白如果4位頂,黑5扳粘之后,黑9夾,白有點難受。白10虎本手,黑11扳過,黑滿意。
圖四:黑3爬的時候,白4、6方向正確。黑7托,白8單退冷靜。白不能在11位扳,否則黑8位扳,白不行。白10跳,先手。白12夾擊,如此白可戰。
圖五:古力表示這個局面黑3扳即可。白如果簡單4位拐定型,白還需8位拆二,不然黑逼住很嚴厲。
黑獲得先手,黑9二間夾,黑局面生動。
圖六:白4、6扳粘是周鶴洋提出的疑問。黑7爬,白若是9位頂則還原成圖三的變化。因此,白8跳,白追求高效的棋形。黑13小尖是關鍵,如果左下角落后手,被白棋搶占到13位飛壓,黑失敗。白14扳不嚴厲,黑15、17后局部白暫時沒有好手段。因此,實戰白8掛角的時候,黑1、3是積極的態度。



第二譜 1~14(即9~22)(14)后中厚
黑1小尖,略緩。不過這符合李熙星的棋風。
白2跳,本手。
黑3拆邊,令人有些難以接受的一手。
圖七:黑1夾,第一感。經研究白2分投是最折中的一手。黑3跳,本形。白4、6跳出,雙方呈對跑之勢。如此可視作兩分的局面。
白4拆邊,白搶占到了這個要點,白應無不滿。
黑5、7,擴張形勢的要點。
黑9并,先手定型。黑避免以后白打入時,黑來不及交換這個次序。
黑11飛壓,黑一門心思經營中腹。
圖八:黑1打人,這或許是讓很多棋友感到頭疼的一手,對于如何應對這個打入相信很多人心里沒底。此局面下白若是2位靠出,被黑5位尖出,白兩邊都需要處理,如此白不妥。
圖九:孔杰說當時想好了怎樣應對這個打入。白2托是孔杰的對策,黑3扳下,白6、8壓住,黑9拐,本手。白10打吃,黑雖然獲得一定的實地,但是黑局部的定型與全局格格不入,黑失敗。
黑13長,白14并,冷靜。
圖十:白1爬,局部可獲得先手。然后白3吊,黑中腹難以形成規模了。不過黑4逼好點,定型至黑14打吃,白如何吃右邊兩子本身就是一件有些困惑的事情,另外白3一子此時似乎顯得過于深入,這樣白有些危險。



第三譜 1~18(即23~40)(16)(18)冒進與緩手
黑1圍空,中腹是黑方全局的根本,黑必須努力經營。
白2淺消,孔杰的風格。這一帶白方該如何選擇眾人各說一詞。
圖十一:常昊認為心情上來說自想消在1位,這樣的話黑就不能圍空了。不過孔杰擔心黑2飛,然后黑干脆放棄經營中腹,黑4逼,白右邊的棋形有些局促。
圖十二:古力的看法是白1位吊最強。白3跳,此時黑不能5位逼。黑4跳,白5先撈一步,中間任黑棋來攻。孔杰局后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案,但是如此進行并不是他擅長控制的局面。
實戰的白2吊最為穩妥,黑沒有反擊的可能。
圖十三:黑1飛出,白2沖斷先手,白6沖斷,黑三子被殺,黑不行。
白6跳,頗有意境的一手。白如果10位小飛顯得過于普通。白下一手要求7位壓和8位點角見合。
黑7壓,黑方還是注重中腹。
白8以下先手點角,孔杰說當時感覺下得很爽。但是正因為下得有點順手,思想上有了一些放松。
白16點,過分。由于先前黑方下得很穩健,孔杰覺得再便宜對方一下,說不定對手還會忍,但是顯然他太過低估對手了。



黑17斷然反擊,白暫時沒有棋下,損失在所難免。
圖十四:白如果1位沖,黑2壓,白只能3位靠出,黑簡單4位扳過,白這幾手交換不便宜,不如保留味道。
白18又是緩手。白16、18頓時將先前的優勢拱手送出。
圖十五:孔杰局后說當時以為白1吊有些深入,被黑2位尖沖,白只能3位尖出,棋形有些局促。黑4鎮,白并沒有破掉黑中腹的根本,卻走出了一塊孤棋,白得不償失。
圖十六:白最佳的下法是在1位淺消,如此黑不宜再反擊,黑2飛本手。這樣白保留A、B兩點的借用,白無需實戰18位飛,可以直接在左上小飛守角,如此白不僅行棋速度快,黑中腹也難以再擴張了。



第四譜 1~16(即41~56)直接掏角更好
黑1飛,白此時再淺消明顯晚了一步。白2、4先擴張角地是正確地選擇。
黑5跳,緩手。
圖十七:黑應當直接1位二路漏,黑方在這一帶總要花這手棋的,因此黑不如早走。一方面這里價值很大,白很有可能搶占三路小尖的要點。
另一方面黑下面站穩腳跟之后,黑可以將實戰5位跳這手棋省下,黑提高了效率。
白6跳,黑7尖沖,好手。
圖十八:白1、3沖斷,黑4位退。白7粘,黑8并,黑中間的棋形比較完整,而黑下一手A位跳白不易抵擋,本圖白不能滿意。



實戰的定型孔杰認為大致兩分,不過在局后的研討中王檄認為白方可以處理得再簡單一點。
圖十九:白1沖后3拐,簡單獲得先手。白5小尖,巨大。如此白實地領先,就看黑方怎樣最大限度地經營中腹的潛力了。



第五譜 1~18(57~74)受時間所累
黑中央先手定型后,黑1漏,目數很大。
白8飛亦是一步大官子。
黑9擋,普通。
圖二十:這個角部黑是否能在1位靠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白2扳,此局面下黑3夾顯然不妥。白6提,白角上已經是凈活,以后白A位跳人,黑邊路的目數大幅縮水,黑不好。
圖二十一:黑局部正確下法是3位斷。黑5位立是關鍵,黑局部先手定型,跟實戰白10小尖相比,黑便宜了一目。或許對于大多數棋友來說費了這么大功夫就為了一目,可能有些不值得。但是對于職業棋手來說黑1靠是精益求精的表現。
白12并,試探黑應手。這里孔杰原本沒有抱什么期望,但沒想到這個局部成為了白最終獲勝的關鍵。
黑13爬,敗招。由于黑前面用時過多,導致黑早早進入了讀秒,在短時間內黑沒有勇氣反擊。
圖二十二:在局后研討的過程中,大家不約而同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黑為什么不在1位粘,對此孔杰表示當時他也覺得黑只能在1位粘。白2跳出,本手。王檄說黑有3位小尖的強手。白若是4位跳下,黑9斷,然后黑11滾包,白不行。
圖二十三:白2先跳下,然后6位跳出,這是白最強的手段。黑7、9好次序。白12虎,過分。黑13粘。白下邊即使可以做活,黑A位吃一子,白也得不償失。
圖二十四:白最佳的下法是12位打吃,至黑17位虎,局部雙方各有所得,不過就周邊的配置來看白不便宜。
實戰白發現了黑棋的軟肋,白14至18位跳,白先做準備工作。
第六譜 1~20(即75~94)致命一擊
黑1必須補棋。
圖二十五:黑1接,這是黑方很想下的一手。但是白4小尖,下一手A、B兩點必得其一,黑無法抵擋。
實戰白2、4沖斷,嚴厲。黑棋形被白方沖垮。
圖二十六:黑不能強行在1位貼,白2沖,局部形成征子,至此大家不難發現白先前的準備工作有多重要。
黑7、9的交換不便宜,但是短時間內黑難以找到最佳的途徑,這兩手棋既可被視作交換,又可被視作延續時間的手段。
黑11、13損目,黑方很心疼。但是為了17、19的先手黑不得已而為之,否則的話黑上邊還需補棋。
白20接,白先收獲足夠的目數,黑聯絡還存在很大的問題,此時孔杰認為這盤棋十有八九是拿下了。
第七譜1~26(即95~120)制造麻煩
黑1大飛,看似棋形薄弱,但是黑沒有更合適的辦法。
圖二十七:黑第一感是1位飛,這樣對于上邊這塊孤棋的聯絡會更安全。但是那樣白簡單2位飛出,黑中央潛力被破,黑無異于認輸。
白12靠,手筋。黑又要將孤棋聯絡,又要圍中腹,黑難以兩全。
圖二十八:黑1、3看似是最強的防守,但是白有6位點的銳利手段。由于中間還留有A位斷的缺陷,因此本圖黑不行。
黑2l連扳,好手。黑方在逆境下走出了最強的抵抗。孔杰說當時他沒有想到黑還有這樣的手段,原以為黑已經不行了。
圖二十九:白如果1位打吃,黑可以2、4聯絡,盡管這樣白也不差。但畢竟與預期相差甚遠。
白22接,冷靜。白24、26好次序,黑依然不行。
圖三十:黑1彎出,白2沖。白6斷,黑7打吃,白可以在8位接,黑被殺。這個局部的關鍵在于黑無法掌控次序。黑1若是先7位打吃,白A位接,那樣黑必須補B位打吃的毛病,黑同樣不行。
第八譜 1~38(即121~158)
黑3拐吃,不得已。白4打吃兩子,白勝券在握。
白8打拔一子,沒有必要。白簡單33位接即可。
實戰黑1l小尖,白引來了不必要的麻煩。
好在白劫材有利。白12開劫,最終黑劫材不足,只得投子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