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二間高夾,流行的東西就是沒完沒了。小目定式中,無論高掛還是低掛,二間高夾出現的頻率都很高,看來,這個夾擊尺度比較適中,高手們樂于選擇。
這次我們回到低掛時的二間高夾,這其實是最傳統的夾擊方式,對方的應手很多,其中也就包含了許多有趣的構思。比如二間跳的時候,有這樣一手——
基本圖:白4大跳,黑5、7靠退是常見選擇,白8并……
這并非新手,是很多年前職業高手在實戰中走出來的招法,據說當時令對手笑出了聲。此后很少看到這招棋了,看來并不算特別出色的一手,不過場合合適的時候,偶爾用一下也蠻有趣味。
先看一個實戰圖,兩位業余好手的網絡對決。業余棋手的顧忌總要少些,所以實戰中經常出現大膽的構圖。

實戰圖:黑7二間低夾是當前流行色,但有點不明場合,白8若于左上先行飛壓,黑棋夾擊一子比較尷尬。實戰白棋簡單點角,黑17的夾擊就成為必然。白22并,我們等待的一手出現。以下到黑33砸釘,白棋強取外勢,但黑上邊圍空效率頗高,相當滿意。
來剖析這一過程。首先,白棋的“并”雖然少見,但是可行的一手。常規下法在此局面下白棋不滿,所以有了這樣的思路——
圖一:這是這個局部最標準的兩分定式。所謂兩分,就是完全不分上下。就局部來講,白棋相當滿意,因為黑棋先占角,出現這樣的結果,先手效率不充分。而且將來白棋有A位的利用,這個標準定式目前在職業高手的棋譜中幾乎已經看不到了。

實戰圖的局面,黑棋左邊有配合,選擇圖一也算不錯,但白棋上邊得以安定,還是很愜意的。所以黑棋會選擇積極的下法——
圖二:白12虎時,黑13跳是積極的一手。白14是需要牢記的手筋,黑15到19穩健,白20跳,穩妥的走法是A位枷吃。這是定式變化一種,局部看來白棋也無不滿。
實戰圖白棋沒有如此選擇是因為左邊已經有了黑子接應——
圖三:因為黑棋已經有了▲一子候著,黑1肯定會壓出作戰,如此白被動。
那么白棋還有其他下法嗎?有——

圖四:白1跳是吳清源九段率先提出來的,很輕靈,一看就是好棋。黑2還是斷,白3長、5飛,白棋不錯。
實戰白棋沒有選擇圖四是因為不想被黑棋斷到,因為黑左邊可能成大空。所以就有了那手少見的“并”。
圖五:白1并,看上去很怪異,卻是實戰性很強的一手。黑棋已經不能再走A位的斷了,那又會衍生出什么樣的變化呢?

白棋不與掛角一子密切聯絡,黑棋當然想分斷——
圖六:黑1扳,第一感。白2順勢沖下去,到白6擋,雙方各讓對方一子成為廢子,白棋還留有A位的大官子,白棋滿意。
實戰圖的局面下,黑棋有出人意表的構思——
圖七:黑3擋住,以下棄兩子,然后11位斷,謀求擴張左邊,這也是實戰性很強的一種下法。當然,白棋吃掉兩子,沒有不好的道理。
不去分斷白棋,黑棋也有好招法——
圖八:黑1尖,棋形要點,白2并住,白棋形狀看起來很奇怪。黑3貼,白4穩健虎一手,從破壞黑棋意圖的角度看,白棋達到了目的。

圖九:黑3拆是本分的一手,白棋對角上黑三子暫時也沒有什么好手段,索性還是白4虎補,黑5大致補一手,白也不壞。
實戰圖黑棋沒有選擇圖八的變化,使這個局部又增加了變數——
圖十:黑1直接貼,白2當然要占據跳的要點。黑3再擋,白4只要簡單一立即可。
和圖四可以做個對比,圖十相當于——
圖十一:白1跳時,黑2沒有在A位斷,而是擋了一手。白3現在是棋形,黑4貼,白5立,這個交換白棋也滿意,當然是白棋不錯的結果。

實戰圖白棋招法過于直接,顯得生硬了——
圖十二:白1、3的連扳沒有必要,尤其在右上角是黑子的情況下,這個選擇太損實地。當然,作為業余棋手,嘗試一下有魄力的下法也很過癮,這盤棋后面白棋就是利用這道勢力在中腹強行圍空,收獲頗豐。
回顧一下“并”的變化,其實非常簡單,與其說要在意這樣的手段,不如說是學習一種思路。定式中一個次序的差別就會導致大不同的變化,很多看似必然的棋,其實高手都會有不同的見解,照本宣科是不能真正提高棋力的。比如,人人熟悉的圖一的變化,如果把它和圖二結合在一起,白棋能不能先出刀呢——
思考圖:既然白走A位,黑棋有可能B位用強,白棋在黑棋左邊沒有配合的情況下,白棋能不能索性虎都不虎,直接就走1位跳呢?如果黑棋依然照搬書本,那么到白7枷吃,省略了A和B的交換,顯然白棋大便宜。
當然,這個變化不會如此簡單,只是我們行棋時,在知其然的基礎上,再能盡量去知其所以然,那就會發現更加廣闊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