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快要生產了,母親匆匆從鄉下趕來。
當把母親帶的兩蛇皮袋土特產扛上六樓后,我已是氣喘吁吁。母親卻是滿臉興奮,一件件擺了起來。“這是你爹從二根子那兒砍的排骨,他自個家養的豬;這是咱菜園子里的黃瓜、豇豆、茄子,可新鮮著呢,沒打一點農藥;還有這盒子里的土雞蛋,俺可都是一個個攢的……”
母親中午就把帶來的母雞宰了一只,妻喝著雞湯,吃著雞肉,直叫嚷著香。樂得母親合不攏嘴,“在你們城里哪能吃到這么好的東西呢。聽說這城里的雞呀,都是喂高效飼料和添加劑長大的,不像咱鄉下的雞吃的可都是玉米、谷子。”
妻愛吃雞蛋。于是,煎雞蛋、炒雞蛋、蒸雞蛋、打荷包蛋,我翻著花樣做。可母親一來,這情況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母親說,你們城里這洋雞蛋別看個大又圓,里面含有激素,不能給妻吃,將來會影響寶寶身體健康。母親還專門舉例,你們城里那么多小胖子、小胖女,哪來的,人家都說那是吃含激素的東西太多了的緣故,我可不希望孫子將來成那樣的。
不光吃雞蛋要吃土雞蛋,母親還叮囑我,這買菜也要挑沒激素、用化肥少的,樣子好看、顏色光鮮的要少買。于是乎,我再不敢買那些肥肥壯壯的芹菜、豆角、青椒回家了。
母親帶的土雞蛋經不住妻一日三餐的吃,很快便見了底。母親要我到市場上買些土雞蛋回來。
市場距家還有點遠,下班后我直奔菜市場,終于在一拐角處的攤點上發現了“土雞蛋”,便興致勃勃地稱上了兩三斤。提著雞蛋一進屋,母親便接了過去。
“砰——”,母親在鍋沿上一磕,清新的蛋清蛋黃便淌進了碗里。母親皺了皺眉頭,“這哪是土雞蛋,你看蛋黃這么白,土雞蛋的蛋黃是金黃的。”母親接著又教我,這土雞蛋除了顏色、個頭與洋雞蛋不同外,里面的蛋黃顏色區別很明顯。
有了這次經驗,到了菜市場上,我一問二看再伸手,結果竟沒一家攤子上有土雞蛋。正在郁悶往外走時,一老農狀的男子湊上來,“小伙子,要買土雞蛋么,我這籃子里有幾十個,剛從鄉下趕過來。”
我細細端詳,雞蛋顏色深淺不一,個頭大小各異,完全符合母親交待我的要領。“能打開一個看看蛋黃么?”我有點不放心。“小伙子,這么好的土雞蛋你還挑剔,不買算了。”見男子要生氣了,我便付了錢,將幾十個雞蛋盡數買下。
拎著雞蛋進家,我高興地向妻子宣布,這下有土雞蛋吃了。母親端詳兩下,點了點頭。等做菜時,母親突然驚叫了一聲。我跑去一看,也吃了一驚,原來母親打了三個雞蛋,蛋黃沒一個黃的。我暗自叫苦,咋又買到洋蛋了呢?
母親沒再讓我買土雞蛋了,她自己倒是有了主意。一日,她竟冒著迷路的危險,步行兩三里路來到菜市場上,買回了一只母雞。母親興奮地說,好不容易才找到只鄉下母雞,而且正在下蛋呢。母親將電視機箱子改造了下,便在陽臺上養起雞來。我和妻也興奮起來,像盼星星、盼月亮那樣盼著這只雞快點給我們下土雞蛋。
三天后,這只雞在母親精心的照料下,終于下蛋了。母親硬是要等到我回到家,才鄭重其事地拿出那枚雞蛋。看著這枚粉紅色,一頭大一頭小的雞蛋,我們充滿了驚喜。
“砰——”,母親在鍋沿上一磕,一股清新的蛋清和蛋黃流進了碗里。我和妻都湊過頭去。
“咦,”母親猛地一抬頭,神情很是凝重。“這土雞怎么能下出洋雞蛋呢?”
我探頭一看,蛋黃確是白色的。妻被母親的話逗樂了,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但很快又捂住嘴。
“媽,你就別折騰了。這時代變了,這雞呀、肉呀、蛋呀都是從流水線上生產下來的,那么多城里人在吃,不都怪好的。”我安慰著母親。
“好啥?城里吃得這么好,咋還有那么多人大老遠開車跑咱鄉下去吃農家樂,而且專挑咱農家戶里出的東西吃。看來呀,為了孫子的健康,我還只有再回鄉下一趟!”母親說著,又來了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