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聞浦江是個好地方,山川秀麗,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濃厚,是“書畫之鄉”、“民間藝術之鄉”,心甚神往。八月中旬終于得償所愿。浙中小小說筆會在浦江仙華山召開,我亦有幸成為其中一員。浦江宣傳部把我們安排在山麓一家環境清幽的賓館,周圍茂林修竹,鳥鳴悅耳,人在其中心曠神怡,忘卻了俗事的紛擾。
當地文友熱情好客,一路上給我們介紹浦江的風土人情和仙華山的傳說。仙華山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隸屬仙霞嶺龍門山脈余支,位于浦江縣城北2公里處。以“奇、險、曠、幽”稱譽江南,峰頂常有云霧繚繞,縹緲若蓬萊,古有“仙華勝景秀甲吳越”之說,劉伯溫詩云:“仙華杰出最怪異,望之如云浮太空。”主峰少女峰,海拔720.8米,有江南“第一仙峰”美譽,相傳軒轅少女元修于此修行得道升天。
步入金碧輝煌的山門,迎面就是氣勢恢弘的昭靈宮,朱檐重金,寶相莊嚴。相傳宋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江南大旱,浦江尤甚,知縣率眾禱雨靈驗,后寧宗御賜廟額曰“昭靈”。昭靈宮占地680平方米,宮內為元修仙姑的一體三身塑像,兩邊墻上的壁畫記載其慕道升仙事跡。逢傳統佳節,前來頂禮膜拜的香客甚眾。
昭靈宮后有巨大的屏峰叫昭靈巖,崖壁高100多米,長400多米,峻峭秀美,巖脊上多奇石蒼松,鐠落怪異。崖壁呈五色,乃一億五千萬年前火山噴發凝固而成的流紋巖。五彩巖壁和奇麗巖峰完美結合,樸拙大氣,性靈寫意。有人說,浦江之所以歷代都有一流的書畫家,得益于仙華山的靈性和昭靈巖變幻神氣的意象,大抵是有些道理的。
擇西線緩步徐行,循林間幽徑,到“試膽石”,一巨石聳立眼前,仿佛被人一刀劈開,陡直如傾,危如累卵,游人莫不膽戰心驚。及上,可見“八戒望月”、“濟公搖扇”等景致,渾然天成,惟妙惟肖。穿過旋轉云梯,便到“情侶崖”,兩峰兀立,一高一低,恰似戀人執手相語。此乃戀人夫妻拍照留念之佳景。休息片刻起身,不一時便到“貴宏亭”,舉目遠眺,可賞八角群峰美景,山間梯田依山勢而造,竹林村舍隱約其間,極盡和諧之美。
出貴宏亭,過巖峭棧道,穿西天門,便到東西兩線的交匯處。腳邊是“鼎湖洞”,隆冬時節洞里有霧往外吐,形成一朵朵云霧。相傳軒轅在湖北鼎湖升天之際,愛女心切,就由黃龍開道從地下來此。腳下是玉尺峰,與對面玉圭峰對峙,中間僅容一人穿過,乃“南天門”。過天門,一亭巍然立于巖壁上,名“九霄亭”,亭內有一洞,即“清虛洞”,又名“織絹洞”,相傳為元修織綢之地,內有清泉一股,人稱仙水。
轉上盤山石徑,過“壽字巖”,便到仙壇峰,此乃元修為民治病采藥煉丹之處。峰頂有小廟,廟東即是元修得道升天的少女峰。此處最為險要,壁陡狹長,向上攀緣要依靠石縫間的蹬道,膽小體弱者莫敢上。崖壁有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大氣磅礴的題詞“一覽天宇空”。站立峰頂,清風拂面,衣袖飄飛,神清氣爽,飄飄然欲登天。向下鳥瞰,群山起伏,峰巒疊嶂,江河蜿蜒,梯田碧翠,村舍點綴,真乃世外桃源也!
從少女峰下來,沿東線下山,步履輕快。途經一座依山而筑的亭子,古色古香,匾額“望松亭”為著名作家冰心題寫,是納涼觀景聽松濤的好去處。此外,還有不少名人的題詠,增添了仙華山的文化內涵。
古有“不認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之說,愚以為換作“只緣身在此山中,才認仙華真面目”更為貼切。無怪乎明朝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和理學大師呂祖謙都曾隱居此山著書立說。無怪乎歷代多有儒、釋、道三家名流共處仙華,文人墨客感慨贊譽,浦江名家名人輩出。浦江自然景致和人文底蘊完美結合,不愧為“文化名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