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名叫山坑的地方,在一個雜樹包圍的小山坳里,斜斜拉拉地擺放著一些土木結構的房子。我剛來到這里的時候,正是正午。村子是空蕩蕩的,靜得讓人有點驚慌,只有偶爾傳來的一聲兩聲的雞叫,才讓人感到這是一個村莊。
我背著行囊,從遙遠的家鄉進山回校,手里提著一些同學托帶的蝦米魚干,到同學任教的學校找他。當我從那條半是石頭半是泥巴的山路鉆出頭來的時候,我驀地發出一聲驚呼,我驚奇地發現,那一棵棵低矮但卻茂盛無比的梔子樹盛開著滿樹的雪花樣的花朵兒。我喜歡梔子花,這是確切的,在山村工作的日子是寂寞的,年輕的幻想和青春的吶喊,我只能到孤獨的山頭任其流淌。閩侯的山區,是盛產充滿苦味的果子樹的:柿子樹、野梨子、苦柚子……乃至這滿身荊棘的梔子樹。讓人驚奇的是,這滿身是刺的梔子樹,卻偏能盛開出潔白如雪、芬芳無比的梔子花。當夜色開始降臨的時候,我常常一個人到那些鮮有人跡的山腳下,去細細尋覓那一樹的潔白和美麗。這,似乎已經成為了我在山區工作幾年的習慣。
我穿過那片茂密的梔子樹林,我看到了一地的雪花銀子在堆積。我愛憐地俯下身子,撿起一瓣兩瓣的潔白,聞著那空靈的寂寞芬芳,我感到了痛楚和凄涼。“寂寞自看梔子花,空落一地閑愁生。”我喜歡寫詩,我喜歡在自尋的寂寞中尋找詩意的浪漫。當花落一地,我便找到了自己吟詩的方向。
我正恍惚間,突然看到有一個黑衣黑褲的婦女,手提一個竹籃,跨進了梔子樹深深的菜園子里。那菜園子里果然有幾茬蔥綠的芥菜和幾行紅彤彤的辣椒。那婦女興沖沖地掰下幾片芥菜的大葉子,再順手擼下幾顆紅透堅實的辣椒,就站起身來,望我一眼,然后就微微一笑,輕輕地踏上梔子花一地的小道,消失在了滿目的潔白中了。這些山里的婦女,總是有著純樸和勤儉的品質,在貧苦的生活中,她們善于運用自己的智慧,把家務事打理得井井有條,想方設法地讓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溫飽有余。
我抬起頭來,便看到了那林間繚繞升起的炊煙,穿越日照的光芒,直達湛藍的天空。一時間,天是藍的,菜是綠的,花是白的,而人呢,卻是醉的了。
我順著鳥聲乍起的竹林,向著學校的方向走去,我準備在這個滿是梔子花的山村,住上一宿,我要好好休養我疲勞的身心,更重要的,我要細細品味一番來自這山林里的關于一種花的呼吸。突然,我聽到了一陣笑聲傳來,就見前頭走來了兩個小巧玲瓏的姑娘,她們手里各提著一雪碧瓶子裝的紅色液體,不用說了,我知道,這肯定就是酒了。山區的老酒,芳醇而且后勁十足,莫非,這兩個姑娘家有喜事,或家有貴客,要好好地讓客人醉一番。這時,我不由想起了孟浩然的一首古詩《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是啊,在這靜謐的山村,沒有了世俗的困擾,單單相邀一兩個好友,就著那一樹樹的芬芳,淺淺地對飲,高聲地闊談,此不為人間美事,紅塵神仙?
“梔子花落一地香,一時不知故友處。”我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山坑,自然沒有辦法找到學校的所在。于是,我就笑著向兩位姑娘請教,那兩位姑娘一聽我詢問學校的方向,就抿嘴一樂:“來了,客人來了,跟我們走吧!”我一愣,莫非這兩位姑娘也是學校的老師?于是,高興地跟著她們,踩著不時飄落的梔子花,順著蜿蜒的山道走了不到三分鐘,我就看到了兩棵高大天樹下的小學校。
同學早在校門口等我,他一邊和一個中年婦女談著什么,一邊看著我來的方向。見我從梔子林中冒了出來,他大聲打趣著:“說曹操,曹操就到了。哈哈,還帶著大喬小喬一起來了……”我們都大笑,大家一前一后地邁進了學校的食堂。說是食堂,其實很小,只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在房內的右側的土灶里,還“噼噼啪啪”地燃燒著干松柏枝。桌子上早就擺放好了幾盤菜,我低頭一看,哇,野味不少啊!有野兔肉、山雞肉、野豬肉,特別是那一盤冒著酸味的糟菜,更是讓愛吃糟菜的我唾津潛溢了。
酒桌上坐上了幾個學校的老師,我這才知道,剛才我所見到的中年婦女和那兩個女孩子,其實都是這個學校的老師。山里的教師,不但善良憨厚,而且對人熱情十分。今天見來了客人,他們更是顯出好客的一面,你敬一碗,我敬一碗,不到半個小時,我已經喝了不下五碗的老酒。幸虧當年我酒量大,三五斤的老酒不在話下。但也是醉意上涌,不由連連擺手,要求慢慢來。
酒果然喝得慢了,到我們喝得差不多的時候,天色已經開始黃昏了。我連忙起身,說是要休息一下,就到了那兩棵天樹下的石頭上小憩。這時,有一個教師給我遞來一牙杯熱氣騰騰的茶。我一看,那茶水上還漂著幾瓣梔子花啊。我好奇地問道:“這是什么茶啊?”那個教師微笑地告訴我,這是我們這里獨有的梔子花茶啊,它不但香氣濃厚,而且清熱解毒,是解酒的好飲料。接著,他把這梔子花茶的做法告訴我:首先要將采摘半開放的梔子花折瓣,摘去梗、蒂、花、萼,薄攤除去表面水,然后放到潔凈的團簸上,接著取一些清明茶葉鋪上,一層茶葉,一層花,然后充分拌勻,再放到茶箱或茶袋里,然后開始窨制,也就是熏制。窨制時間以18小時為最佳,因為此時花茶香氣最高。
聽著這復雜的制茶過程,我不禁好奇地呷了一口,那茶果然有一股幽香溢出,入口不苦,還略帶甘甜,幾口下去,人果然清醒了不少。這梔子花茶果然是好茶啊,近年本想托人到山坑去買這種茶,只可惜那里的人家多已搬遷,這茶早已經沒有人制作了。如此的好茶,如今是卻再也無法品嘗到了。
茶后神清氣爽,和同學一起到山林中散步,我再次見到了那些落滿一地的梔子花,心中感慨萬千。借著酒勁,我不禁信口吟出一首杜甫的《江頭四詠·梔子》:
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
于身色有用,與道氣傷和。
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
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