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久1954年4月出生于遼寧省蓋州市臥龍泉鎮大寨村。1958年結業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一期新聞進修班?,F為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蓋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F供職于蓋州市委宣傳部。
從2002年開始嘗試文學創作,當年創作出版了詩集《臥龍吟》,2003年創作出版了長篇小說《臥龍尼》,2005年創作出版了長篇小說《跑票瘋狂》,2006年創作出版了長篇小說《督導情懷》,2007年創作出版了長篇小說《血腥瘋狂》。
引子
“天哪!我的天老爺啊,你怎么說變臉就變臉了呢?叫我們怎么活呀……”
居住在遼東半島興開嶺山坳深處的村民,一大早走出房門,就被天地間一片潔白的霜雪驚得目瞪口呆,待緩過神來疾步奔到近處的莊稼地里,用手觸摸那掛在翠綠泛紫的莊稼葉片上薄如蟬翼的晶霜時,一個天災人禍的念頭由心而生:“老天爺下霜了,是寒霜,苦霜,是叫我們莊稼人顆粒不收的霜……”于是乎歇斯底里地向蒼天發出了詰問。
“三好哥,你猜今天是什么日子?”
“什么日子?”被稱為三好哥的人面對庭院里讓霜雪染得泛著瑩光和寒氣的菜地,木然地反問了一句。
“是七月十五,鬼節?!贝鹪挼娜丝磳Ψ經]有反應,接著又再次解釋,“今天是七月十五,三好哥你真忘了嗎?”
“是啊,今天是我們拉弟兄們上山的日子,這個日子我今生今世也不會忘的。”說話的人轉過身來,向身后一高一矮的兩個人注目而視。
從說話的語氣和冷峻的目光,對方已感覺到往事的沉重與現實的殘酷所碰撞出的情感是酸楚的。
“三好哥,去年我們在鬼節這天去羊角峰祭奠死去的弟兄們,今年我們還去不去了?”
“去,一定要去!不僅要為死去的弟兄們置酒置肉,送金送銀,我們也要痛快地喝上一頓,你看行不行?”
“行,一切聽三好哥安排,屬下當竭盡全力去辦?!?/p>
自稱為屬下的倆人為什么對眼前這位三好哥畢恭畢敬、唯命是從呢?因為這個人就是在十五年前的今天,領著一群要飯花子上山打鬼子的首領,東北民眾抗日救國軍第五十六路軍獨立團團長——姚廣俊。
一、白羊溝的故事
姚廣俊,字俊庭,祖居在遼東半島腹地長白山余脈的興開嶺西麓——北陽村。
北陽村是現屬蓋州市臥龍泉鄉的一個行政村。因為北陽村的地理位置屬于四縣交界之處:北與營口縣(今大石橋市)接壤,東與岫巖縣毗鄰,南與莊河縣一嶺相連,境內橫臥一條縱貫東西,連接渤海與黃海的大通道向兩端延伸。因此,北陽村在歷史上被稱為遼南要塞——蓋平縣的東大門。相傳,唐王李世民征東時就是沿著這條路線東進,還留下了《唐王吟詩融霜雪》的美談。
唐朝貞觀十九年初秋,唐王李世民率大軍收復遼東,越過青石嶺關隘后沿趕馬河溯河而上,大軍所向,勢如破竹,得勝之軍很快進入遼東半島要塞之地——白羊溝。
顧名思義,白羊溝是因當地村民飼養一種全身毛白如雪、絨軟如絮的山羊而得名。
當時,村民們為迎接唐王大軍的到來,紛紛宰殺白羊慰勞征戰的軍士,一時間白羊聲哀,沸鼎肉香,軍民同樂,鼓震笙聞。白羊溝村的族長得知唐王就住宿在自己的這塊土地上,感到非常榮幸,為了向唐王表示一方臣民的歡迎和擁戴之情,族長號令家族的能工巧匠,連夜紡織最白、最細,最好的羊絨,為唐王編織了一件白如棉、輕如絮,能御大風嚴寒的羊絨毛衣,堪稱世間珍品。
為了趕在唐王拔營離寨之前獻上羊絨衣,拂曉之際,族長就向唐王大帳奔去。一路上族長借著曉月余輝,發現遍地都是霜雪,再看那田野里的莊稼已是銀裝素裹,生機瀕危。憑經驗,他確信天降早寒,一年的糧谷收成將減產絕收。因此,族長在向唐王獻羊絨衣時難掩凄容。唐王見狀問族長為何不悅,族長便直言敬稟。唐王聞聽后愛民之情油然而生,沉思片刻即吟詩一首:
金戈鐵騎驚白羊,銀輝多情似雪霜;
天道若在開天眼,朕負白羊賜北陽。
唐王語畢,眾人只覺得帳外晨曦輝映,如紅日東升,天開五彩。當唐王在眾人簇擁下步出帳外,逆著光線向東方仰望時,只見南方高山之巔與天際連接處洞開一個天窗,將白羊溝及唐王大軍駐兵安營的村屯全罩在萬道霞光內。雖然東方紅日尚未露面,但沐浴在人身上的千絲萬縷的光輝讓人感到柔軟溫暖,心曠神怡。再細瞧近處,莊稼地里的霜雪已經融化。此情此景,唐王、族長乃至滿村的軍民無不歡呼雀躍:“謝天、謝地、謝唐王……”
一時間,唐王和軍民都長跪于地向天拜謝。
唐王回帳,族長斗膽請唐王賞賜墨寶,唐王欣然提筆,將口吟的這首驚天降輝融霜的詩寫在宣紙上賜給族長。
族長頂禮膜拜,視若能消災辟邪,得一方平安的傳世之寶。
若干年后,白羊村的村民又將這天早晨發生的傳奇故事,從地上的白羊搬到了天上的月宮。當年盤古開天時,白羊溝里的第一只白羊并非凡間物,而是月宮嫦娥仙子的寵物。當時,嫦娥仙子和白羊、玉兔相依為伴。兩個天生溫順而富有靈性的動物嬉戲玩耍,給寂寞孤獨的嫦娥增添了許多怡然自得的情趣??墒菚r間久了,月宮里珍稀的稚嫩的桂樹都被貪吃的白羊給吃掉了。當白羊要吃掉月宮里最后一棵桂樹時,嫦娥護樹心切,一甩長袖就將心愛的寵物卷出了月宮,從天上甩跌到一片草豐林茂的崇山峻嶺之中。
從月宮降到人間的白羊本是一只神羊,自省自己在月宮中遭貶的原因后,便不食人世間的食物,想以絕食來贖罪過??墒?,時光荏苒,白羊不僅自己毫發無損,而且還繁殖了后代。先前白羊在月宮里吃的桂樹,也是有靈性的樹,經過在人間孕育,從白羊的肚子里冒出來之后就變成了小白羊。小白羊與人為鄰、與人結伴。久而久之,村民都飼養它,使它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家畜。小白羊毛長絨白,人們就給它起了個名字——絨山羊。經過若干年的繁衍,絨山羊逐漸形成了群體,每個群體的羊群都有一只頭羊,頭羊領著群羊走,猶如群羊的首領。因此,頭羊就被人們視為從天上掉下來的那只神羊,主人都精心呵護。
傳說歷史上唐王住宿那天是農歷七月十四,白羊溝的村民為了犒賞成千上萬的唐王大軍,村民宰殺了成百上千只絨山羊,其中有的頭羊也免不了被殺。月宮里的玉兔從天上往下看到了這一幕,于是對昔時的同伴產生了哀痛憐惜之心。夜靜之時,在月宮那棵幸存的大桂樹下哭泣起來,哭泣的淚珠滴落到白羊溝就出現了第二天早上族長看到天降寒霜的那一幕。
雖然這是世人流傳的一個古老故事,無可考證,但白羊溝方圓三十余里的十余個村莊后來都統稱為北陽,一直沿襲至今。北陽地區的村民每當追根溯源,論及“北陽”的地名由來時,都引以為榮地說是唐王賜封的“北陽”,你若不信,還有族長流傳下來的唐王吟詩融霜雪的墨寶為證。不過現今的墨寶供奉于何處大家都守口如瓶,使原本鐘靈毓秀的山村更渲染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二、克父自“虎”
北陽村地域方圓三十余華里,囊括了腰堡子、陳甸堡子、白羊溝、頭道溝、二道溝、東三道溝等二十幾個自然村屯,是一個東鄰興開嶺、北倚七盤嶺、西銜綿延頂、南嶂魏家大嶺的一個四面環山、東高西低的盆形地勢。境內山高土沃,林茂草豐,七溝八岔,溪水匯聚成河——碧流河。河水由東向西,繞著南山山麓,穿過西南狹窄的山澗進入半島西部的丘陵地帶,流程一百公里后匯入渤海灣。
白羊溝位于北陽境內的正北方向,溝深縱長十余華里,頂端的白羊山峰高聳入云,天晴日朗之時,從遠處遙望山尖上放牧的白羊群,就像天空中飄游的白云棉絮,給墨綠蔥蘢的大山增添了靚麗的色彩。整條山溝的地勢是一溝多岔,峰巒起伏,山坳和溝川依山向陽的平坦地方,坐落著屯居與分散相牽相挽的農家茅舍。
山澗泉涌的溪水,冬季結成冰川,如白龍冬眠;春秋兩季流水潺潺,蛙聒魚喁;夏季水流湍急,翻波逐浪連渤海潮涌。河岸兩邊有大自然造化的上百畝沃土肥田,也有村民世世代代在山腳坡緩處開墾的用石頭壘砌的層層梯田,還有那參差不齊的各種樹木……成為居住在這里的村民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他們守山吃山,在山上放羊放牛放養柞蠶,養雞養狗養家禽牲畜;在山川坡地種苞米、種大豆,種五谷雜糧……雖然生活不乏貧窮,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自然而然,生生不息。
清朝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冬季,在白羊溝腹地的姚家窩棚里,一個褐面嬰兒隨著哭聲來到人世間。奇怪的是當奶媽上前給乳臭未干的嬰兒喂乳時,嬰兒手抓腳蹬,啼哭不止,即使將乳頭塞進嘴里也不吮不吸;直到第三天生母喂乳時才乖乖吮吸,不哭不鬧。褐面嬰兒的怪異行為,讓上了年紀的老者都嘖嘖稱奇。
“姚家乳兒剛生下來就能認母,絕非凡胎俗子?!?/p>
“這嬰兒天生一副關公臉,將來非等閑之輩。”
“這孽種屬虎的,晦朔子夜生,帶著煞氣和晦氣,命里克父克母?!?/p>
姚家鄉鄰們所褒貶不一的這個褐面嬰兒就是在家族中排行老三的姚廣俊。盡管鄰居們說長道短,父母的舐犢之情仍然溺愛如初。
姚廣俊長到三歲那年,已能蹣跚走路,牙牙學語。褐面黑膚的體貌更惹父母喜愛。這年夏日中午,年近中年的父親領著小廣俊來到門前溪水邊消暑,不知是何原因,父親一頭栽到河里再也沒有醒過來。當時年幼的小廣俊雖然不懂得死人是怎么回事,但置身母親和親人的撕心裂肺的哀號聲中,他也受到了感染,隨著大人們的祭奠活動也怯怯地抽搭流淚。
父親的死,應驗了人們對小廣俊“命中克父母”的流言蜚語。
接著又有人斷言:“這個孽子,先克父、后克母,姚氏家族老姚家都得毀在他身上……”
常言道人言可畏,眾人吐口唾沫也能淹死人。小廣俊的母親、爺爺、奶奶聞聽此話也發了毛。
“這是哪輩子造的孽呀?”母親陷入痛苦的自責中。
“這哪是孫子,是吃人的老虎,是吃掉兒子的老虎……”爺爺的眼里小廣俊竟然就是只吃掉父親的老虎。為此上了年歲的爺爺腦海里曾閃過要打死這只“小老虎”的念頭。但面對膝下虎頭虎腦、天真活潑的孫子,又暗生含飴之情,真愛掩埋怨恨。
對孫子既打不得、棄不得,又要防止“克父”的悲劇重演,爺爺煞費苦心地思索了一段時日后,決定請個“大神”給家里驅邪避禍,滅掉小廣俊胎帶的煞氣。
這是大暑末尾的那天正午,姚宅院內豎起了幡旗,一陣叮叮當當的敲鑼聲將居住在姚家窩棚的十來戶鄉鄰老少四五十人都吸引到了姚宅。人們不顧烈日的暴曬,像看大戲似的在庭院內圍著一個圈,等著看熱鬧。圈內早已豎起了二個碗口粗的筆直木桿,高約二丈,形似木梯,但與木梯不同的是梯蹬是用七把雪亮大鍘刀橫綁在木桿上,鋒利流光的刀刃向上,名曰“刀山”。在“刀山”下還備有一口正在烈火上炙烤的“油鍋”,場面恐怖肅殺。
小廣俊光著屁股被母親抱在懷里,端坐在堂門口的屋檐下,瞪著一雙好奇的眼睛東瞅西望,還不時地伸手蹬腿想要掙脫母親的懷抱下地玩耍??墒谴藭r小廣俊已身不由己,因為他被母親緊緊地摟在懷里,母親像害怕有人要奪走她的孩子似的,十分警惕。
開場前的準備工作就緒后,小廣俊的爺爺站在院中心,代表姚府向鄉鄰鄉親抱拳施禮,開門見山地說:“今天,我們老姚家為驅災辟邪,滅掉這個小兔崽子胎帶的禍根”——爺爺特意用手指著小廣俊給大伙看,停頓了一會兒又接著說,“今拜請狐貍洞王大神來做法,懇請大家捧個人場,助助神威,在此先謝了?!?/p>
眾人聽后一片唏噓聲。
當!當!當!一通急促的鑼聲響過,二大神赤著上身,光著腳丫子進入圈內,后腦勺上盤著花白泛黃的辮子,消瘦蒼白的面頰被濃濃虬髯遮掩得像個猴臉,冷眼看去是個上了年歲的人,但開場的銅鑼被他敲得震天響,接著又放慢了敲鑼的節奏,嘴里拖著長音地哼了一段大神調,給主角登場先打了個圓場。
在屋里跪拜了半個時辰的王大神忽覺神靈附體后大叫一聲:“天神來也!”隨著這聲霹靂般的大叫,人像瘋子一樣從屋里躥了出來,接著在圈子中心騰挪跳躍,似舞非舞,似醉非醉,披頭散發,形同鬼魅,在二大神一陣急一陣緩的銅鑼聲中繞著“刀山”轉了三圈。
“各位鄉親父老,姚家三歲逆子姚廣俊,本是天界虣虎投胎下凡,餮父餮母,忤逆天意,今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之令前來捉拿,定將這畜生就地刀刃油煎繩索妖魂歸案,以保姚家平安,保一方安寧。在下懇請天上三十六天罡,地下七十二地煞,還有四面八方過往的各路神仙助我王大神一臂之力,手到擒來?!背嗌砺泱w的王大神向眾人口吐妄語后,張開雙臂,先跪地仰天,后又俯首向地磕了三個響頭,虔誠的行為讓圍觀的鄉鄰不敢小視。
“大神顯圣,上刀山、下油鍋嘍!”二大神扯破嗓子,像報幕似的吆喝了一聲,接著再敲打銅鑼。 只見王大神在叮當的銅鑼聲中氣運丹田,渾身肌腱隆起,全身上下除了那塊遮羞擋丑的褲襠布外,已全部裸露無遺。雖然蓬松的長發遮掩了大半面龐,但從黢黑油光的身軀看是一個年輕強壯之人。
只見王大神身輕如燕,輕輕一跺腳躥上離地三尺來高的第一個梯蹬,赤著的雙腳腳掌踏踏實實地踩在鋒利的鍘刀刃上;接著又一步一個梯蹬,踩著鍘刀刃登上了“刀山”,在兩丈來高的“刀山”上,王大神還表演了“金雞獨立”功夫,旋即一個鷂子翻身飄然落地——引來鄉親們的一片喝彩聲。
“各位鄉親父老,下面請看我刀刃這個畜生。”
正當鄉親們拍手叫好之時,王大神手拎一把大鍘刀,要“刀刃”畜生。
鄉親們一聽大神要“刀刃畜生”,就猜測大神要殺小廣俊,一時都驚得目瞪口呆。
說話工夫,施法的王大神手提著三尺來長的大鍘刀旋風般地舞動起來,小廣俊的母親哪經過這種場面,嚇得把小廣俊使勁摟在懷里,不知所措。
“少夫人把畜生給我!”二大神邊說邊上前要從姚母的懷中拽走小廣俊。
“不!不!娃子不、不是……”
“不是畜生是什么?不砍他一刀是驅不掉他的邪氣的。”二大神不依不饒。
“大媳婦,叫這娃子挨一刀是為了他好,也為咱老姚家好,你就松手吧?!?/p>
在翁爹的勸說下,小廣俊被二大神從母親的懷抱中扯到院當間。面對殺氣騰騰的大神,小廣俊全然不懼,伸出小手要去奪大神手中的鍘刀。二大神順勢將小廣俊的右手中指在鋒利的刀刃上拉了一下,鮮紅的血漿就流了出來——流出來的血滴掉落在一張事先準備好的白紙上被大神擎在手中,念念有詞地詛咒一番后,把滴血的白紙包上三枚銅大錢投入滾開著的油鍋中。
接著,大神在二大神叮當的銅鑼聲中,赤手伸進滾燙的油鍋,將沉底的紙包撈出,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著大錢的白紙,白紙上已隱隱約約地現出一只似貓類虎的圖案。大神再次擎在手中,繞場讓鄉親們觀看,以此來證明今天姚家的禍根已經被驅除。
身臨其境的鄉親們目睹大神神乎其神的表演和令人驚奇的圖形顯現,對于達到驅災避禍的結果已經深信不疑;同時也對小廣俊在大神刀刃手指之際不懼不怕的表現更是喋喋不休地講個沒完。
三、恬靜時光
從小喪父的小廣俊經過生活的歷練后,造就了他超人的膽識和剛毅的性格;再加上兒時被鄉親們生枝添葉的渲染,小廣俊在白羊溝成了同齡伙伴的孩子王。
東岔的張洪武,西坡的王二愣,南溝的孫小子,下院的雷狗子……小伙伴們在一起盡情地玩耍。冬天河水結冰后在冰上滑冰,打冰陀螺;夏天河水滿了后在河溝里摸魚,翻蝲蛄;春天山綠了,上山采山菜,折映山紅花;秋天山林里野果熟了,挎筐提籃登山摘野果;大一點后還上山攆兔子、趕野雞、抓松鼠……一晃就變成了大孩子。
小廣俊因家里窮,上不起私塾,待長到十三四歲時已是一個能幫著爺爺干農活的小男子漢了。放羊、放蠶、種地,他和年長他三歲的哥哥挑起了家里農活的重擔,讓操勞一輩子的爺爺終于有了寄托。
常言說兄弟齊心,舊貌換新。小哥倆不辭辛苦地勞動,放蠶得大繭;種地囤囤滿;家里糧多了,羊多了,錢也有結余了。在姚廣俊十八歲那年春天,哥倆將原先牤??軇莸娜g茅草房拆掉了,蓋起了五大間新房。當年秋天,姚廣俊的哥哥娶了媳婦。爺爺、奶奶、媽媽看著小哥倆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心里甭說多高興了。
鄉村里哪家日子過得像個日子樣,哪家的兒子就不愁娶不上媳婦。姚廣俊二十歲那年,北溝的一戶老胡家父母,主動托媒人把老姑娘許配給姚廣俊。在媒人的撮合下,倆人的婚事從過聘禮到拜堂成親僅用了十天時間。接著喜事接踵而至,姚廣俊二十三歲喜得長子,名曰永清。二十五歲那年次子問世,名曰永元,生于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此前姚廣俊的哥哥膝下已有了一雙兒女。全家老少合起來已有十多口人,四世同堂。
生活在高山峻嶺之中的老姚家盡管處在辛亥革命的動蕩年代,但改朝換代風波、軍閥割據的戰火并沒有影響到他們的生活,依然是在山谷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恬靜祥和的時光中辭舊迎新。
四、兵荒馬亂話“兵變”
歷史就是這么的巧合,也是一個秋天,一個秋風蕭瑟草木凋零的深秋,在一千六百年前唐王李世民東征大軍曾安營扎寨過的白羊溝,從東向西涌來一大批穿著瓦灰色軍裝的軍隊。軍隊中還有少量的馬車,車上載有婦女小孩、輜重等。冷眼看這些士兵,衣裝不整,士氣低落,像是打了敗仗的兵、搬家的兵。
實際上這支軍隊就是搬家撤退的軍隊。他們是東北軍駐防安東(今丹東)一帶的一個步兵旅,在接到東北軍統帥部的“不抵抗”命令后穿越遼東半島腹地,向錦州方向撤退。
這支撤退的軍隊在下午申時進入北陽境內,并沒有急于翻越七盤嶺,而是就地埋鍋造飯,挨家逐戶地安置住宿。
白羊溝姚廣俊的家也住進了大兵。姚家老少十多口人都歸攏到東屋住,西屋兩間半房全騰出來讓給了大兵。擠住在一起的士兵情緒激動,大嚷大叫。
“不予抵抗就是投降?!?/p>
“‘不予抵抗’的命令是蔣介石下的。蔣介石想借日本人占我東北。”
“少帥易幟,投奔了蔣介石,當上了國民政府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就忘了日本人的殺父之仇,忘了東北三省的老百姓,忘掉了老祖宗——真是個敗家子。”
“日本人殺我同胞,占我國土,燒我家園,我們的軍隊卻‘不予抵抗’,不保家衛國,我們還算是軍隊嗎?”
“我們現在就是在逃跑,在逃亡,在敗退;是懦夫,是敗類,是東北民眾的罪人!”
……
西屋大兵義憤填膺的喧囂聲吸引了姚廣俊。他想弄個究竟,于是蹲在外屋地的鍋地炕處,一邊吧嗒吧嗒地抽起了旱煙袋,一邊饒有興味地聽大兵議論。
“蔣介石是孫大總統的學生,南京國民政府的委員長。少帥就是‘東北王’張大帥的兒子,現在掌管東北三省的軍政大權。他們怎么成了眾矢之的呢?”雖說姚廣俊是一介村夫,但已過不惑之年的他對“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東北易幟”那些轟轟烈烈的事還是有所耳聞的??墒敲鎸ρ矍斑@些大兵的抱怨情緒讓姚廣俊心里納悶,又不敢貿然去問,只好借著從房門透出來的暗淡燈光,熏著灶炕里的余溫,在那吧嗒吧嗒地抽煙。
“大叔,向您討袋旱煙抽?!币粋€軍人湊到姚廣俊跟前討煙。
“不用討,想抽你就抽,管你夠抽?!币V俊隨即將嘴中還冒煙的短桿煙袋,連同系在煙袋桿上的煙袋荷包遞給了軍人。
“好香的旱煙?!避娙顺妹盁煹臒釤煷仯箘诺匚艘淮罂?,鼻孔直往外冒煙霧,嘴巴不停地往里抽,三兩口就抽了個干凈。
“哎,我怎么忘了你們抽煙這個事。”
“這不抽著嗎?”抽煙的軍人邊說話邊使勁地往肚子里吸了兩大口煙。
“不是說你的?!?/p>
“說誰?”
“屋里那幫人。”姚廣俊用手指向西屋,“是不是還有會抽煙的?!?/p>
“有?!?/p>
“我拿點煙給他們抽。”
“好??!破費您了。”
“煙酒不分家嘛?!闭f著話,姚廣俊起身走進喧鬧的西屋,上了土炕。踮著腳伸長胳膊,從梁柁上擎下來一個用扒皮杏條編的大煙筐,從中挑選出來兩扎肥大的金黃煙葉分撒給屋內的士兵。
“弟兄們別吵了,房東大叔送給我們旱煙抽了。這兒煙葉趕上了我們那旮旯的蛟河煙,抽了后保準你忘掉了家,忘掉了媳婦?!闭f話的軍人站在屋里地中央,特意使勁地吸著姚廣俊那桿煙袋鍋里的殘煙。末了還反復地說著,“弟兄們都嘗嘗,嘗嘗?!?/p>
“連長也抽上煙了,搞什么名堂?”
“來,我們嘗嘗大叔的煙?!?/p>
“我不信能趕上我們蛟河的煙!”
“抽煙要是能忘掉家、忘掉媳婦,我不會抽也要抽?!?/p>
“連長這小子不會抽煙還能抽出好煙的味道?”
“連長之意不在煙也。”
老兵在下面竊竊私語,年輕好勝的士兵品煙、說煙,一時間屋里煙氣彌漫,一個個連抽帶熏都迷迷糊糊、昏昏沉沉地酣睡過去。
“你是連長,怎么稱呼?”姚廣俊得知先前向他討煙抽的大兵身份后,覺得這個面目清秀的年輕連長氣質文雅,不似粗魯莽撞之人。于是,倆人又聚到鍋灶炕口一邊抽煙一邊攀談起來。
“我姓路,叫路長順?!?/p>
“啊!路連長,草民剛才有失禮之處還請包涵?!?/p>
“哪里,哪里,我還要謝謝大叔,你這老旱煙趕上催眠素了。要不然他們能罵爹罵娘,罵蔣委員長一宿。”
“剛才我聽他們不僅罵蔣委員長,還罵‘少帥’?!?/p>
“是啊,他們罵的那些話你都聽到了,可罵有什么用呢?世道變了?!甭愤B長的話音低沉,顯出一臉無可奈何的樣子。
“咋變了?”姚廣俊不解地問。
“日本人在奉天兵變了。”
“兵變是怎么回事?”
“就是日本人的兵打我們中國人。”路連長覺得自己說的這句話對方還是似懂非懂,于是他就拋出了話題,“大叔,你要想聽明白這件事我得從頭說?!?/p>
“那就從頭說吧?!?/p>
“那天是九月十八日晚十時,駐沈陽南滿的日本軍隊出動了一支配備了輕重武器的三百人精銳部隊,突然襲擊我毫無防備的駐奉天北大營軍營的軍隊,還誣稱我軍當日晚在沈陽北郊的柳河溝鐵路制造了炸軌事件;以我軍破壞南滿鐵路為借口,炮擊北大營、驅殺我士兵。我北大營官兵遵照蔣主席‘不予抵抗’的命令,被日軍任意驅趕?!?/p>
“狗急了還要跳墻,咱們的東北軍咋還不如狗了?”姚廣俊憤慨地說。
“大叔,你說我們東北軍是狗,是看家的狗,罵得好??墒俏覀儾弊由纤┝艘粭l鏈子,受限制啊?!?/p>
“你受限制,日本人還受限制嗎?”
“日本軍隊在我們不抵抗情況下更加肆無忌憚,在攻占北大營的當天夜里,又派軍隊進攻沈陽城;第二天早上,解除了全城軍警武裝,占據官署、銀號、工廠……凡占領之機關,均貼‘日本軍占領,犯者死刑’的告示。沈陽城一夜之間淪陷到日本人手里?!甭愤B長接著姚廣俊的問話,簡要地介紹了沈陽被日軍占領的情況。
“你們現在是去攻打沈陽還是去逃跑、撤退?”姚廣俊直言不諱地把剛才聽到士兵議論時心中的疑問說了出來。
“大叔,東北一夜之間都成了日本人的天下。十九日日本占領了安東、營口、長春;二十日占領了昌圖;二十一日占領了吉林。被占領的城市、地區,我們的軍隊都被迫撤出。我們就是從安東撤出來的軍隊,準備穿越遼東半島,到達錦州與大部隊會師?!?/p>
“軍隊不打仗,不去保家衛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走的是逃跑路線,被日本軍隊攆得像喪家之犬,這樣的軍隊還算是軍隊嗎?”姚廣俊越聽越覺得窩囊。東北軍窩囊,眼前的路連長也跟著受窩囊?!霸缰浪麄兪翘优艿谋邑M能給他們煙抽,給他們騰房子住。”一時情緒失控的姚廣俊霍地起身,與路連長連招呼也沒打,就回到東屋炕梢,裹衣倒臥在炕上,闔眼難寐。
姚廣俊突然離去,路連長也自忖有話多失言之處,訕訕地離開鍋灶炕。
一夜未眠的姚廣俊,矇眬中被兩個破門而入的大兵叫醒。
“誰是姚廣俊?”
“我是?!币V俊挺身而起。
“跟我們走一趟。”
“上哪去?”
“我們長官請你。”
“什么長官?”
“去了你就知道了。”
雙方一陣急促的對話,屋里睡覺的姚家老少都驚醒了。
“你們這是干什么?憑什么抓人?我孫子犯了什么法?”姚廣俊的爺爺盯著地下兩個挎著匣子槍的兵,赤著膀子在炕上吼。
“老大爺,你少安勿躁,是我們長官請你孫子去。興許還是長官的座上賓呢,您老就放心吧?!蔽魑莸穆愤B長急忙上前解釋。
“爺爺,你放心,他們長官請我,我要不去也不識抬舉,我去。走!”說走就走,姚廣俊大步走出家門。
“我孫子要是有個什么好好歹歹,我老頭子就跟你們拼了……”兩個大兵在姚老爺子的吼聲中隱去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