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來,季節的變換在城里人眼中是漠然的,在他們看來,秋來之后,更意味著時光的流逝,更能讓人感到生命的璀璨與枯萎竟是戲劇般地連在一起。看窗外雨織成簾,葉落入泥,風搖柳晃,一夜之間狂熱、欣喜都變成了疑惑,憂傷與惆悵上了心頭。然而,在莊稼人看來,秋天是一種圓滿,秋天的殷實遠在城里人的視線之外。
秋天,是莊稼人的好時節。
一夜的風雨飄搖,打落了梧桐和葡萄架上的幾片黃葉,綠的生機盎然挺立于枝頭,爬出墻角的喇叭花被雨水浸潤后,在秋晨的陽光下顯得清新嬌嫩,像出浴的美人。辛勤勞作的莊稼人卻顧不上欣賞家園的恬靜之美,一大早就拎起鐮刀,奔忙于那方承載著希望與夢想的田野之上。連綿起伏的麥浪,甜甜的氣息,讓他們一次次從汗酸氣味的勞累中抬起頭來,晶瑩的汗珠,凝結出秋天溫暖的豐收。
秋天漸漸加深了,太陽愈發顯得紅艷,但光線一點也不灼人,空曠的田野里成垛的稻草在寂然無聲地躺著,忙忙碌碌的莊稼人在收獲時被糧食壓彎了一個季節的腰,剛剛直立起來,又趕著牛扛著犁平整土地,為來年播種做準備。悠悠揚揚的吆喝聲和趕牛鞭桿的脆響聲把大地震得沸騰了起來。
秋天深時,鄉下女人開始忙著洗曬過冬的棉衣棉被,或大缸大罐地腌咸菜,或三五成群地坐在門前的石墩上,針針線線編織溫暖的生活,所有的憧憬與熱望在靈巧的手中跳躍,喜悅和幸福洋溢在臉上,在秋陽的襯托下,顯得嫵媚動人。鄉下女人愛拉家常,她們把家常納進了鞋底,穿在腳上,印在小村的路上……
傍晚時分,帶著寒意的西南風吹送著幾小片雨云過來,空氣中冷的成分加重了許多,一群群飛鳥掠過樹梢歸巢。這時候,女人們忙著張羅晚炊,地里的莊稼漢子扛起犁向老屋走去。冷風冷雨,是秋天特有的景象,這叫城里人會愁緒滿懷,卻給莊稼人帶來一些閑適安逸,大伙兒圍坐在自家或鄰家的寒舍,弄上幾個小菜喝上幾盅,打量著掛在屋檐下的玉米棒子和串串紅辣椒,想想豐收的大地正在接受上蒼的洗禮,算算這一年的收成,喜悅和欣慰不言而喻,爽朗的笑聲穿透屋瓦在雨空中回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代代莊稼人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耕耘著、守護著土地,這種堅守已經成為一種不可動搖的信念,一種難以改變的情感,一種永不退卻的本色,這種堅守描繪出許多優美的風景:綠波似的稻浪,錦緞般的田野,溢漫風情的果園……這種堅守創造出了豐碩的秋天、美好的生活。
莊稼人的秋天,更能讓人讀懂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