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諜報
微軟下一代操作系統正式命名為Windows 7
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Windows產品管理高級副總裁邁克·納什(Mike Nash)近日表示,Windows Vista之后的下一代操作系統將正式命名為Windows 7。
微軟去年7月首次透露,將在未來3年內推出下一代操作系統Windows 7。但Windows 7只是開發代號,并不代表產品的正式名稱。通常,微軟先為新系統起一個開發代號,產品正式上市時再改為正式名稱。例如,Windows Vista的開發代號是Longhorn,后來更名為Vista。
但納什卻表示,微軟已經決定將Windows 7作為產品的正式名稱。納什稱:“新系統將是微軟的第七代Windows操作系統,因此取名Windows 7十分妥當。”據悉,這是微軟首次將開發代號作為系統的正式名稱。
據此前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5%的用戶認為Windows 7將成為產品的正式名稱。因為從Windows NT4以來,Windows開發代號和正式名均不同。至于前期版本,Windows和Windows 2還只是DOS系統,到了Windows 3才支持圖形用戶界面。
至于Windows 7的具體功能,微軟并未公布太多信息。在近日的微軟專業開發人員大會上,微軟將公布有關Windows 7的信息。屆時,微軟還將向開發人員提供Windows 7預覽版。至于Windows 7的上市日期,業內普遍認為是2009年底或2010年初。
數字與短信
首個中美間兆兆級直達海底光纜開通
紅色為已建好的線路,可看到中美海纜直達;藍色為在建線路
中國電信近日宣布,首個中美間兆兆級直達海底光纜正式開通,這意味著中美間互聯網將不再通過日本中轉,將大大提高網速;同時,中美間電話容量也將大大擴充。
據悉,9月30日,連接亞洲和美洲大陸的首個兆兆級(Tb/s)海底光纜通信系統——跨太平洋直達光纜系統(Trans-Pacific Express Cable Network,簡稱TPE)按計劃順利投產。
該光纜通信系統由中國電信牽頭發起,亞太地區多家主要電信運營商共同參與建設。TPE連接中國內地和臺灣地區,以及韓國和美國。TPE分別在上海、青島、淡水、韓國巨濟和美國俄勒岡州Nedonna登陸,網絡總線路長度約26000公里,該系統的初始容量為1.28Tb/s,設計容量為5.12Tb/s,TPE一期工程投資約5億美元。
中國電信表示,該光纜能容納1920萬人同時通話,或者相當于同時傳遞16萬路高清電視信號。
據悉,由于采用了當前最先進的多種通信技術,TPE將是首條可為客戶提供中美間10G波長直連的光纜系統,不必中轉日本,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跨太平洋直達。
技術上的先進性和路由設計上的合理性,也使得TPE成為單位成本最低的橫跨太平洋海纜系統,可滿足從亞洲地區到美國互聯網、數據和語音等通信業務增長的需要。
全球最快3G網升級HSPA+ 速率21Mbps
澳洲電信(Telstra)宣布,計劃將其Next G無線網絡升級為增強版HSPA(也稱為HSPA+、eHSPA),部署工作正在按照預定計劃進行,年底澳大利亞用戶將成為全球首批體驗21Mbps峰值速率的消費者。
澳洲電信的Next G網絡時逢開通兩周年,該網絡覆蓋19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為99%的澳大利亞人口提供了移動寬帶接入,是全球目前速度最快的全國性3G網絡——能夠達到上行1.9Mbps和下行14.4Mbps的峰值速率;在實際使用中下載速率可以達到4.5Mbps,九成用戶速率穩定在2.5Mbps以上,可以實現名副其實的“移動寬帶”。
2007年2月,Next G網絡實現了單小區覆蓋200公里的記錄,一般情況下基站覆蓋只有50公里,這得益于其部署在850MHz的黃金頻段。目前澳洲電信已經在這一網絡上投入11億美元,推出了遠程醫療等新應用。
澳洲電信計劃在2008~2009年間升級到HSPA+,峰值速率21~28Mbps,網絡的獨家供應商為愛立信。
澳洲電信執行董事邁克·賴特(Mike Wright)表示,結合計劃推出的以太網回程設施,Next G網絡將能夠在移動中提供真正的高速連接。
目前已有86個國家的198個運營商推出了HSPA商業服務,用戶超過5000萬。與使用OFDMA技術的LTE不同,HSPA+和目前的WCDMA一樣都是基于CDMA技術。
WCDMA系3G技術的演進是經歷HSPA(包括HSDPA、HSUPA),中間可能會演進至HSPA+,進而到LTE。這其中,業界對是否采用HSPA+持有不同意見,有運營商欲跳過HSPA+,直接等待LTE的成熟。
除了澳洲電信正式宣布升級HSPA+外,ATT、軟銀移動等運營商也表示要在未來兩年部署HSPA+。HSPA+的商業部署方面,愛立信、華為在新加坡則已經上演同城競逐。
今年5月,新加坡最大運營商新電信(SingTel)選定愛立信,下載速率將在目前3.6Mbps提升至14.4Mbps,上傳速率從目前384kbps提升至5.76Mbps,并在未來的18個月內使其提供的下載和上傳速率分別提升至42Mbps和12Mbps,到明年4月底前網絡容量將擴展至2800多個基站6月,新加坡第二大運營商Starhub選擇華為升級HSPA+,下載速率從目前14.4Mbps提升至21Mbps,上傳速率從目前1.9Mbs提升至11Mbps,擴容到至少3500個基站,明年第二季度完成。
YouTube添加商業鏈接開賣音樂
據國外媒體報道,YouTube近日表示公司開發了一項新的電子商務廣告模式名為“點擊購買”(click to buy)。
舉例來說,YouTube將在其視頻中加入廣告,廣告內容由YouTube的合作伙伴百代和環球音樂提供。消費者點擊廣告,然后從蘋果的iTunes商店和亞馬遜MP3商店購買音樂。消費者每次購買都將給YouTube帶來收入分成,也可擴大音樂內容提供商的銷量。
谷歌于2006年以17億美元將YouTube納入囊中,YouTube一直面臨比較大的廣告收入壓力,目前正是YouTube的關鍵時刻,這項舉措即是寄望于高速增長的在線視頻廣告市場。
市場人士一直看淡視頻分享網站的廣告效果,YouTube的廣告收入也一直達不到谷歌的預期。一些主要的廣告主則抱怨稱,YouTube缺乏足夠可預見的內容,所以根本不知道什么時候投放廣告。
分析稱科技公司明年最多損失1700億美元
據國外媒體報道,業內分析師日前稱,迄今為止英特爾和微軟等科技公司相對而言尚未從信貸危機中受損,但預計明年將最多損失1700億美元營收。
第一美國基金(First American Funds)分析師簡·斯諾里克(Jane Snorek)稱,明年美國公司在PC、軟件和通信設備方面的開支可能接近于維持不變,也可能最高下跌5%,原因是信貸市場凍結,客戶因此減少,這將是規模高達3.41萬億美元的IT市場自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以來首次滑坡。
斯諾里克稱:“過去兩周中,公司業務在某種程度上陷入停滯,因為人們不愿下訂單,他們會說:‘如果全球經濟都將陷入崩潰,那么我也不會在這時候購買任何東西。’”
今年,雖然消費者開支增長因經濟滑坡而減緩,但迄今為止企業預算仍維持著相當的連貫性。斯諾里克指出,金融服務業公司倒閉及隨后的利率大漲迫使許多客戶削減開支,原因是金融服務業的IT開支約占總開支的1/4。
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調查則表明,客戶正向外包及服務供應商施壓,要求重新談判以壓低服務價格。
瑞士銀行稱,2001年IT開支下滑7%。斯諾里克預期,明年的滑坡不致如此糟糕,原因是企業當前庫存不如2000年和2001年那樣高。
焦點
工信部:移動WiMAX在中國不可使用
近日,在“3G在中國2008全球高層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副局長謝飛波指出,移動WiMAX(802.16e)沒有經過中國通信標準委員會的審定,不能作為中國的國家標準,不能在中國使用。
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是我國無線頻段的“大管家”,負責全國無線電頻率、臺站管理等工作。謝飛波此前已經公開表示,小靈通目前的頻段今后將用于TD-SCDMA(下稱“TD”)。國家在繼續為國產3G制式TD劃撥頻段,創造發展空間。
移動WiMAX在中國不能使用
謝飛波回顧,在2007年世界電信大會之前,國際電信聯盟(ITU)召開了無線電通信全會,在這個負責制定標準的會議上對移動WiMAX的問題做了決斷,盡管中國代表團做了努力,但是大會仍然決定移動WiMAX成為3G標準。
中國政府當時發表聲明,并將要求做了一個封面說明,表明不同意的立場和理由,如移動WiMAX好幾個技術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所以不能通過一個技術問題沒有完全澄清的標準。
“移動WiMAX不可以在中國使用。”謝飛波明確表示:“今天無論是WCDMA、CDMA2000都經過了中國的通信標準委員會的審定,可以作為中國的國家標準,所以中國企業就可以使用。但是,802.16e沒有經過這道程序,國際法不可以隨便在一個國家使用。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國際法轉變為國內法才可以使用,所以今天是不能用的。”
WiMAX遭遇頻率尷尬
在中國,固定WiMAX(802.16d)已經可以使用3.5GHz進行無線城市建設,但是具備移動特性的802.16e移動WiMAX一直是禁忌的話題,僅有運營商在進行技術儲備和測試。
與WiMAX在中國遭遇的尷尬一樣,這種現象在世界各國都有一定程度存在,并非中國一家為“庇護TD”所采取的個別行為。
目前,移動WiMAX只獲得了美國Sprint一家大型運營商的青睞,這一突破有一定特殊原因:Sprint當時擁有60MHz的2.5GHz頻段,美國FCC宣布如果Sprint不能利用這個頻段建設至少1億用戶的網絡,則在2007年收回其牌照。由于Sprint不想放棄牌照,于是決定在2.5GHz頻段上投資建設移動WiMAX網絡。
WiMAX作為代表IT新興勢力打入通信業的嘗試,并沒有獲得經營WCDMA或CDMA網絡的傳統電信運營商的青睞,他們大部分選擇了LTE(長期演進技術);同時,移動運營商也在囤積頻段阻擊WiMAX,封殺新進入的WiMAX運營商。
根據WiMAX論壇的統計,截至2008年8月,WiMAX(包括802.16d/e)已經在118個國家實現商業部署,目前全球WiMAX用戶已達400萬。在國際大廠商的支持下,WiMAX手機也已經問世,WiMAX仍在等待黎明。
微軟:正版驗證每小時黑屏是善意提醒
微軟中國近日詳細解答了Windows XP專業版及Office正版驗證更新的相關問題。微軟稱此計劃的目的僅在于讓用戶識別所使用的微軟產品是否為正版,每小時“黑屏”只是對盜版的善意提醒,用戶可以選擇不安裝此更新。
微軟中國宣布,10月20日起將在中國推出兩個重要更新——Windows正版增值計劃通知(簡稱“WGA通知”)和Office正版增值計劃通知(簡稱“OGA通知”)。如果用戶不能通過驗證,Office用戶軟件上將被永久添加視覺標記,Windows XP用戶的桌面背景會每隔1小時就要變成黑色。
自從10月13日曝出微軟10月20日將對華部署Windows和Office正版驗證計劃之后,網友反應非常強烈。有的說要關閉自動更新繞過驗證、有的說將改用其它系統或辦公軟件、有些網友分析微軟此舉在于推廣Vista、更有些網友認為微軟每小時“黑屏”的做法十分過激。
微軟中國客戶端產品商業市場總監林聰悟等相關負責人向部分媒體詳細解讀了WGA和OGA策略。
讓用戶識別正版 黑屏不過激
微軟拿出一組數據顯示,2007年在中國有20.1%的盜版用戶誤以為在買電腦時所安裝的是正版操作系統。推出WGA和OGA正是為幫助用戶甄別他們電腦中安裝的微軟XP系統和Office軟件是否為正版,幫助那些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安裝和使用盜版軟件的用戶免受侵害。
既然只是為了幫用戶獲知所用的產品是否為正版,采用每小時“黑屏”(桌面墻紙自動變為純黑色)、中斷登錄等方式干預是否如網友所說為“過激”,林聰悟稱“黑屏”是為了善意提醒用戶有盜版問題并促使其行動起來使用正版,給用戶這樣的體驗并不過分。他還指出微軟一直關注網友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會不斷調整用戶體驗。
用戶可選擇不安裝
WGA通知和OGA通知均是可選擇式的服務。用戶可以通過微軟更新站點或自動更新選擇下載安裝,了解自己使用的系統或軟件是否為正版并獲得了相應的授權。
如果用戶已知道自己用的是正版,不選擇下載安裝此服務也不會對以后的使用和更新產生任何影響。但微軟提醒為了使系統和軟件處在安全保護之下,不建議用戶關閉自動更新。
不針對中國 不針對Vista
如果說WGA是新一輪的投放,那么OGA則是首次在華啟動。Office產品負責人張燕稱,這并不是特別針對中國消費者做出的舉措,中國是OGA首批投放的國家之一,無論是WGA還是OGA都是首先在美國投放之后再推廣到全球的。
微軟為什么只針對XP專業版,這是媒體和用戶都想知道的問題。“絕對不是借此推動Vista銷售”,林聰悟堅稱,微軟正版計劃是有選擇地投放到問題比較嚴重的產品中,微軟發現XP專業版在中國的用戶非常多,這一點在新浪的調查中有所印證,所以這一輪選擇了XP專業版。Vista在早些時候已經推了相同的驗證,而且有同樣的“黑屏”用戶體驗。
路還長 正版轉化率成謎
WGA早在2005年就已經推出,經過了三年實踐,因此計劃導致的盜版用戶向正版轉化的轉化率成為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微軟沒有正面回答但提供了兩組數據,在WGA推出后,參與認證的用戶2006年達4億、2005年達5億以上,在數字上看參與度是很高的,但有多少盜版用戶因此轉變為正版用戶,林聰悟稱那是用戶的個人行為不好統計。至于在參與WGA計劃的用戶中有多少沒有通過驗證,微軟發言人稱這一數字不便透露。
微軟稱很高興看到用戶喜歡XP產品,相信強大的功能和出色的用戶體驗是使用戶選擇微軟產品的根本。所以微軟對推出WGA和OGA之后用戶會不會轉而使用對手產品失去份額表示樂觀。
微軟一直致力于通過3E策略——即教育(Education),技術(Engineering)和執法(Enforcement),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和軟件正版化進程。本輪這兩項驗證通知只是從技術上讓用戶甄別盜版,蕃茄花園案讓人看到了執法大棒的一面。但真正讓中國用戶走上正版化,這條道路還很長。只有推出更多符合中國用戶習慣的舉措才能瓦解盜版統治的天下,國慶促銷Office 2007學生版只賣199元,這可能是個好的開始。
AMD分拆制造業務組建合資公司
AMD與阿聯酋阿布扎比政府旗下的Advanced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mpany公司(以下簡稱“ATIC”) 近日宣布,將聯合成立一家半導體制造公司暫時定名為“The Foundry Company”。阿布扎比開發公司同時宣布,將所持AMD股份由8.1%增至19.3%。
據悉,AMD將把芯片制造業務注入合資公司,其中包括位于德國德累斯頓的兩家芯片制造廠、相關資產及知識產權。ATIC將向合資公司注入21億美元,其中14億美元為直接投資,剩余7億資金將用于收購AMD所持有的合資公司股份。ATIC還將在未來5年內對合資公司投資36億至60億美元股權基金。此外,合資公司還將承擔AMD 12億美元的債務。ATIC是一家由阿布扎比官方建立的投資公司,主要投資高科技領域。
AMD將擁有合資公司44.4%股份,ATIC持有剩余55.6%,兩家公司將在合資公司董事會獲得相同席位。AMD執行總裁兼董事長魯毅智(Hector Ruiz)將離職,轉而出任合資公司董事長。主管AMD制造業務的高級副總裁道格·格羅斯(Doug Grose)將離職,轉而擔任合資公司CEO。
通過此次合資,AMD將改善公司財務狀況,集中精力于設計和開發創新的計算和圖形處理解決方案。AMD將向合資公司轉移12億美元的債務,從ATIC獲得7億美元的付款,通過向阿布扎比開發公司定向發行5800萬股新股獲得3.14億美元,AMD還承諾向后者額外發行3000萬股新股。交易結束后,合資公司將擁有3000名員工,將負責AMD全部處理器生產業務,并承接外來生產訂單。合資公司未來將進一步擴充制造廠數量,其中包括在阿布扎比建廠。
如獲股東批準,交易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由于涉及外資,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也將對交易展開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