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美國·加拿大·澳洲·歐洲·其他

2008-12-31 00:00:00
出國 2008年12期

金融風暴爆發,看看各國留學費用降低多少

金融風暴下,出國留學還合適嗎?根據浙籍不少海外學人向《錢江晚報》提供的情報,各國匯率相比2個月前已下跌很多,對剛入學的學生來說,留學費用一年能省好幾萬人民幣。對在職白領去海外讀碩、充電培訓,倒是大好時機。如果家長想送孩子出國讀大學,繼而在海外找工作、移民,就要冒點風險了。因為眼下,美國等國公司裁員都是首先裁掉一些臨時工、沒拿到綠卡的,海外找工短期內會難上加難。

從目前的各國匯率看,除美元還屬平穩外,其余跌幅都非常大。

我們據此替一些關心留學的家庭粗粗算了筆賬:

現在留學美國:

讀本科:一年學費加生活費,要4萬美元,過去相當于32萬人民幣,現在27萬人民幣,可省5萬元。讀高中:一年總費用5萬美元,可省6萬多元。讀碩士:需2年,總費用3.5—4萬美元,可省5萬元。

現在留學英國:

讀本科:學費加生活費,一年2.5萬英鎊,過去相當于34萬人民幣,現在29萬多,可省5萬元。讀高中:一年4萬英鎊,近60萬人民幣,現在47萬,可省10多萬元。讀碩士:需一年,總費用2萬英鎊,可省5萬多元。

現在留學澳洲:

讀本科:學費加生活費,一年是3萬澳幣,相當于18萬人民幣,現在是13萬人民幣,可省5萬元。讀高中:一年5萬澳幣,相當于30萬人民幣,現在23萬,可省7萬元。讀碩士:需2年,總費用4.5—5萬澳幣,可省6萬元。

記者從一些留學機構得到的信息顯示,赴美留學的咨詢仍在升溫。在美國駐滬領館簽證辦理處近期每天仍有接近800人在等待簽證,如果現在進行簽證預約的話,留學生辦理簽證時間就要到11月底了。

金融海嘯帶動香港MBA增額加費

金融海嘯席卷全球,各國經濟陷入困境,但開辦工商管理碩士(HBA)課程的院校可能受惠。中國香港多所大學認為,商界將有不少員工為求自保,希望藉取得碩士學位提升競爭力,預計來年報HBA的人數不跌反升,甚至激增近三成。為配合有關需求,香港部分大學擬增加MBA課程學額,更計劃在逆市調高學費。

據星島日報報道,現時香港多所大學均有開辦全日制及兼讀制的MBA課程,部分大學已展開新一輪的報名程序;全期學費由約12萬至32萬元不等,幾乎全部計劃干新學年調高學費。當中浸會大學香港班MBA課程的學費,擬調高1萬至1.38萬元;內地班的加幅更高達一成,擬由9.8萬增至10.8萬元。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助理院長陳維康表示,雖然經濟欠佳,但預計報讀HBA課程的人數反會上升兩三成,“這是一個自保方法,一來可增進管理知識,二來老板知道后會覺得員工有上進心,從而提高競爭力”。他透露,今年尚未展開招生工作已收到二百多個申請,故該校計劃把現時約60個全日制課程的學額,增至來年的約70個;兼讀制學額則由130個增至150個。

香港科技大學今年登上英國《經濟學人》全球HBA課程排名榜第11位,深受學員歡迎,課程主任戴啟思亦估計,新學年的報讀人數會因經濟不景而上升近三成。他表示,該課程于2008學年共取錄90人,下學年打算增至110人,他呼吁學員盡早報名以表誠意。中文大學HBA課程主任范杰信亦指,過往經濟轉差均出現一窩鋒報讀HBA課程的情況,他預定新學年的報讀人數會上升一至三成。他又表示,該校的MBA課程將加入有關創業的單元,由專家指導學員完成創業大計。

為提升競爭力,部分大學亦開辦多元化的MBA課程。現時理工大學在中、港兩地分別開辦以全英語及普通話授課的MBA課程,并將于2009年2月與英國赫瑞瓦特大學愛丁堡商學院,合辦以廣東話授課的MBA課程。浸大更與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商學院,以及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商學院合作,于下學年首推“碩士雙學位課程”。學生完成浸大課程后,可到其中一所院校攻讀第二個碩士課程,只須多花約一年時間。

留學市場持續升溫呈多元化

美英線路受熱捧

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這是否將影響中國留學市場?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吳早鳳等教育界人士近日表示,中國留學市場正持續升溫,并彰顯多元化特征,留學美國、英國仍是熱點。

吳早鳳表示,自2000年以來,中國每年都有約12萬人赴海外留學,這表明中國留學市場正持續升溫。

目前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教育展現場,美國院校展區是展會上最熱的區域,前來參展的50所美國院校展臺擠滿了前來咨詢的學生和家長。哥倫比亞大學、達特茅斯大學等展區人數最多,底特律大學甚至張貼著“現場錄取”的字樣吸引學生報名。該校亞洲區代表林啟達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該校將現場錄取20名學生,但報名人數已超過百人。

教育展主辦方負責人關宏表示,赴美留學是傳統熱門線路,部分院校錄取方式有調整、簽證放松等因素也導致了美國展區形成被學生家長包圍之勢,在赴美簽證率達85%的水平下,2008年中國大陸學生赴美留學人數已突破8萬,留學美國在一段時期內仍是熱點。

從參加今年國際教育展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50多所學校數量表明,大陸學生赴海外留學渠道已開淘不少。而事實上,大陸學生亦熱衷了解海外留學信息。從參展學生看,除北京學生外,還有不少從天津、河北、東北等省市學生赴京參展咨詢。

另外,英國大學展區也有不少學生觀展。英國使館簽證處發布的消息顯示,去年全年中國學生赴英學生簽證申請人數與前年相比增長超過19%,共有約2.3萬名學生赴英求學,簽證全年成功率高達82%;今年大陸赴英留學人數較去年增幅達46%。

歐美紛紛降低入學門檻

中國學生掀起留學潮

受世界金融風暴和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影響,越來越多中國學生選擇到外國留學。與此同時,為了吸引更多中國留學生,歐美國家紛紛降低對中國留學生的入學和經濟要求。

金融風暴席卷歐美、那里的大學感到經濟壓力,紛紛把招生目標轉向中國。近來,到中國招生和參加留學展的歐美大學明顯增加。

為了加強吸引力,除了歐美大學降低對中國學生的入學英語和經濟要求,這些國家的政府也調整對中國留學生的簽證政策,方便更多人到歐美留學。

歐洲和亞太區大學都紛紛出臺一些新政策,申請去澳洲留學的擔保金存款,過去須預存半年,現在縮短為三個月,要去澳洲和荷蘭留學,以往只認可雅思成績,現在托福(TOEFL)也獲認可,并且英語分數有所降低。

重慶市某出國中介留學專家伍女士日前接受本刊訪問時說:“現在是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的好機會。人民幣升值后,留學生在國外生活費相對降低。”

她說,以澳元為例,以前澳元和人民幣比例是6:1,現在是4:1;加拿大元以前和人民幣比例是7:1,現在是5:1,平均下跌20%,這等于說,到這些國家留學學費降低了20‰

她說:“受金融風暴的影響,歐美國家都希望吸引更多中國留學生,尤其是美國私立高中和大學,因為沒有政府的資助,因此都會提高留學生的招生比例。現在到美國私立高中和大學留學的機會很多。”

不過,她提醒有意到歐美留學的中國家長和學生,最好趕在這些國家留學政策還沒調整前作決定。“因美國允許大學適當調整學費,幅度不超過10%,現在美國大學還沒有調整學費,現在去留學最劃算。”

英國一直是重慶人送子女出國留學的首選,據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公布的數字,學生簽證申請保持高增長,達到20%左右,簽證通過率高達90%。

今年開始,歐美國家對華學生簽證政策越來越寬松。

英國駐重慶總領館文教處官員王多曉在接受《重慶晨報》采訪時說,未來兩年,去英國留學會更省錢。由于人民幣不斷升值,使得它在國際市場的購買力增強,這對留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一切為了孩子,“教育移民”漸成熱點

10月留學申請關鍵時期,不少準備出國留學的學子以及其家庭為此忙得焦頭爛額,有些為簽證而發愁,有些為學費發愁,還有些甚至為申請材料的準備而發愁,而有些中國考生卻早已拿到“綠卡”,只等考試完畢,直接去海外留學即可。這是由于這些考生的父母已辦理移民手續,從而這些考生已獲得了移民身份,這種模式所謂“先移民后留學”。

據《法制晚報》消息,這批手持“綠卡”的考生之所以如此的從容不迫,是由于他們的父母已經辦理了移民,這些考生實際上也已經獲得了移民身份。

因此,對于他們來說,出國留學實際上就是讀另一個“國內大學”。不僅不用為簽證發愁,而且可以申請國外最頂尖的大學、專業,同時還可以享受“公民”才能享受到的免費優質教育。專家預測,未來幾年內,這種“先移民后留學”的模式將成為一種趨勢。

申請了加拿大的投資移民的劉先生說,選擇移民加拿大,是“一張綠卡,兩手準備”,給孩子的未來打通一條“捷徑”。原因在于,加拿大允許雙重國籍,如果孩子在高考中發揮出色,完全可以依他的意愿就讀國內大學、如果成績不甚理想,還可以作為“公民”選擇加拿大的名校,可謂“兩全齊美”。

而實際上,像多倫多大學這樣的頂尖名校之一,每年95%的名額是留給本國學生,僅招收5%的海外留學生,因此如果以留學生的身份申請,錄取的希望微乎其微。

目前在申請移民的家庭中,近七成都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與未來的發展。此前,很多家庭都考慮過送孩子留學的問題,但是由于對移民政策不了解,選擇“先移民后留學”模式的家庭相對還是比較少。其實,有條件的父母移民后孩子再留學才是最理想的模式。說它“理想”,并不只是簽證好拿,省學費(一般情況下,美加對海外留學生大學的學費是本國居民的3—5倍),更重要的是有益于孩子的發展,對未來的就業也將產生持續的影響。

08年各類留學回國人員

將有望突破5萬人

近年來,中國各類留學回國人員人數逐年增加,2007年達到了4.45萬人的新高。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有關人士估計,2008年各類留學回國人員有望突破5萬人。

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07年與2003年相比,中國留學回國人員已經增長了一倍多,且從2D04年至2006年間,連續3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

其中,2003年度,中國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2.01萬人,這也是自1978年以來,中國年度留學回國人數首次突破兩萬人。

2004年度,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到2.5萬人,比2003年增長了24.6%。2005年度,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到3.5萬人,增幅高達39.4%。2006年度,這一數字更是突破4萬人,達到4.2萬人的新高,同比增長21.3‰

2007年,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增幅出現較大回落,同比僅增長4.79%,人數增加2030人,達到4.4萬人。

據分析,出現這種回落的原因之一在于出國留學的周期性。2003年至2004年,由于SARS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國出國留學總人數連續兩年出現下降態勢,其中2003年比2002年下降了6.3%,2004年比2003年下降了2.2%,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2007年回國留學人員的數量。

這些數據中,自費留學回國人數的逐漸遞增更能反映回國熱潮,從2003年至2007年,自費留學回國人數由1.32萬人增長至3.6萬人,增長了2.7倍。

而自1996年實行新的國家公派出國留學人員選派辦法以來,國家公派出國留學人員按期回歸率達97%以上。

從出國留學人員和回國留學人員的總體數據對比來看,也可以看出近5年來海外留學人員回國熱情的高漲。

據統計,從1978年到2003年,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70.02萬人,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17.28萬人,回國總數占出國總數的比例是24.7%。

但從1978年到2007年年底來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121.17萬人,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31.97萬人,回國總數占出國總數的比例上升到了26.4‰對比2003年增長了1.7%。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有關人士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近幾年留學回國人員規模呈逐年擴大趨勢,最近5年留學回國的人員,比此前25年的總和還要多,進一步發展有可能形成更具規模的“歸國潮”。

用人單位青睞海外經歷

本科生漸成留學主力

根據有關留學中介的統計,本科畢業生在出國學生中的比例穩步上升,逐漸成為留學大軍的主力。專家表示,激烈的就業壓力和部分用人單位對“洋學歷”的看重,導致越來越多本科畢業生選擇留學。

日前,第五屆山東國際教育展在濟南圓滿落幕。作為山東省內規模最大、影響最廣,內容最全、口碑最好、人氣最足的展會之一,本次國際教育展受到了國外院校的熱捧,據記者了解,展會云集了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近百所院校,山東省內近60家留學中介公司及外語語言培訓機構前來參展,吸引了2萬余名考生及家長前來問計。

記者發現,火爆的出國留學咨詢現場不乏已經畢業的大學生身影,山東省一些知名留學中介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幾年出國留學的行情非常好,留學市場改變了原來只有在國內升學無望時才出國的狀況。今年一個突出變化是,山大、海大、山師大等高校畢業生明顯增加,因為本科畢業生只需要過語言關,所以人數還會持續增加。

記者在咨詢現場見到了同濟大學畢業生張學浩,他告訴記者,畢業一年多了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這段時間在為出國留學做準備。“出國學習一到兩年,到時候可以選擇在國外就業,也可以選國內的外企,畢竟一個國外高校的研究生學歷在求職時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張學浩說。

記者從山東省部分高校了解到,目前本科生的就業壓力比較大,有些學校的就業率維持在30%至50%,研究生的就業也不樂觀。而用人單位在選擇碩士研究生時,明顯青睞那些具有出國留學經歷的應聘者,有些高校規定,出國留學的碩士生可以應聘教師崗位,而國內院校的碩士生只能應聘輔導員或者后勤崗位。所以,為了緩解就業競爭壓力或者謀求一個較為理想的工作,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選擇出國留學。

金融風暴招聘減,

留學生推遲畢業應對危機

金融危機下,許多美國在校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困境,而華人留學生還多了一層拿不到工作簽證的顧慮。因此,目前一些即將畢業的留學生持謹慎態度推遲了畢業時間,其中尤其以金融專業的學生居多。

康州圣約瑟夫學院(St.Joseph College)金融專業的留學生張云迪來自北京,今年本應拿到碩士學位后畢業,但是因為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準備將畢業時間再推遲一個學期。“現在工作這么難找,愿意給員工辦工作簽證的雇主就更少,如果對前途沒有把握,我可不敢貿然畢業,畢竟留在學校里還有更多的選擇。”張云迪這樣說。

有許多留學生與張云迪抱有同樣想法。次貸危機對金融業影響最大,美林、花旗銀行等大型金融公司都在招收新人方面非常苛刻,也不給國際學生提供工作簽證,這在往年是很少見的。

其它行業也不景氣,可供留學生選擇的公司大多是剛起步的小公司,待遇低,沒有保障。

在這種局面下,辦理推遲畢業手續的留學生愈來愈多,他們把畢業時間推遲半年,希望過一段時間后這場危機會有所好轉。

法拉盛移民律師王如平介紹說,面臨畢業的留學生,由于就業情況不佳,可以考慮繼續保持F—1身份上學,可以推遲畢業,也可以攻讀高一級學位或其它學位。如果以F—1身份上學期間找到合適的工作,可以在有H—1B名額時申請H—1B。但是,盡管現在美國經濟不景氣,就業形勢比較緊張,如果申請人符合申請NIW或EB—1(a)的條件,或者雇主愿意支持EB—2或EB—3類PERH申請,還是應盡早開始移民申請。一旦申請人的I—140申請被批準,就可以永久利用I—140申請獲得了優先日期,這樣就獲得了一個移民名額排期的有利位置。

金融危機波及美國高校

學費可能繼續大幅漲價

長期以來,高等教育一直是美國發展強勁的產業。然而,金融危機已波及美國高校,使整個教育產業蒙上陰影。有專家預測,盡管已經有不少學生抱怨學費高、貸款難,但高校仍可能繼續大幅提高學費。

路透社10月30日說,在當前金融危機中,人們口袋里的錢變少了,給學校捐款也不再大方。

美國穆迪氏投資服務公司副總裁羅杰‘格德曼說:“我們最關心的是小型的、捐贈資金不足的私立學校。”他說,這些學校所獲得的捐款總額下降了30%。

一般認為,學校在金融危機中所受沖擊不會太大,因為很多人在就業無門的情況下,通常會選擇回校讀書,借機“充電”,學校的招生人數會相應增加。

公立學校是美國教育體系的支柱。全美1750萬大學生中,75%的學生在公立學校接受教育。這些學校經費主要來自財政撥款。威斯康星大學基金會的桑迪·威爾科克斯預測,由于政府資金緊張,又“不想減少撥給監獄或修建道路的資金,他們可能會減少給大學撥款”。

學生人數增加,加上撥款減少,最近已有一些高校宣布提高學費,并表示會密切關注財務運行狀況。

事實上,美國高校學費增長率已連續幾年高于通貨膨脹率。從1992年至今,公立學校的收費漲幅達175%,而這段時間的消費價格指數增長率只有48‰

HeritAid.com網站對2500名將要步入大學的學生進行調查后發現,當中57%的人因為經濟危機正在考慮到學費相對較低的學校就讀。

美國金融危機

失業移民保持H—1B身份措施

隨著華爾街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如何保持H—1B身份的難題,擺在了一些從事金融業并在這次危機中失業的外國員工面前。要保持H—1B身份,失業移民可采用轉換成F—2或H—4身份或轉換成F—1身份讀書等措施來應對。

據《廣州日報》報道,自華爾街2008年“艱難時刻”開始,已有76000名金融業從業人員失業,金融業的工作職位減少20%,而隨著此次雷曼兄弟的破產,紐約又有12D00人加入這一行列,僅在雷曼兄弟工作的華裔員工就達2000人。破產公司出現裁員后,除非申請人能馬上被新公司雇用,否則H—1B人士一旦雇傭關系終止,即失去H—1B身份。

有關專家提醒,對于持有H—1B簽證的外籍工作者要對自己的行業狀況保持敏感,必要時采取措施以避免或減少因金融危機而造成的對身份或移民申請的負面影響。對于失去或即將失去H—1B身份的人士,可以考慮以下應對措施:

轉換成F—2或H—4身份

H—1B是需要雇主支持的工作簽證,一旦失業,就會失去H—1B身份。作為應急策略,若配偶持有的是獨立的F—1或H—1B等簽證,他就可以考慮轉換到附屬的F—2或H—4身份。如果此后再找到工作,新雇主需為其提交新H—1B申請,只要該申請人過去六年中得到過H—1B名額,新H—1B申請就不受名額限制。因此可以用此方法暫時渡過難關。

轉換成F—1身份讀書

失業申請人也可以轉換為F—1身份回學校讀書。F—1身份要求外籍者在美國的大學、學院、其他學術機構或者語言學校等進行全日制的學習。申請F—1簽證的必備條件之一就是申請人必須獲得學校的入學許可,并且已經收到了I—20表格。

將要失去H—1B身份而選擇F—1等身份進行周轉的申請人,需要盡快提交身份轉換申請,最好是與最后雇傭日之間沒有或有極短的間隙。

2008年H—1B簽證名額不變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日前宣布,10月1日開始的2009會計年度,H—1B、H—2B簽證名額不變。華人關注的H—1B簽證,下一個年度仍保持65000個名額。在美國獲得碩士以上學位的外籍工人,將有另外的兩萬個H—1B簽證名額,如果申請人超過兩萬,就以抽簽決定,未抽中者可再與普通類別H—1B申請人一起抽簽,競爭剩余的名額。此外,受雇于高等教育機構、科研領域以及非營利機構的外籍人士,仍不受名額限制。而季節性勞工的H—2B簽證,下年度仍有660DO個名額。USCIS提醒雇主,按照新規定,為同一員工提交多份申請,將被取消資格。

美國院校調查:

金融危機對赴美留學的影響

有留學公司近期對美國金融危機對留學市場的影響這個問題,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向美國院校展開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美國院校并未對此次經濟危機感到多大恐慌,影響不大。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美國此次金融危機由華爾街波及全球,那么這場號稱是自1930年以來最大的經濟危機是否會影響近兩年的美國留學市場?美國大學的申請、學費、獎學金以及就業政策是否會受到影響?就此問題,某留學公司美國部近期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其在美國合作的數十所大學開展了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這些大學并未對此次經濟危機感到多大恐慌,無論是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都表示此次危機對學校方面影響不大,但是接受調查的很多大學也承認他們會通過其他的方式來控制成本,比如通過節約人力成本來控制開銷;所有學校都表示會在不影響教學質量的前提下,今年會暫停給教師漲工資和招收新的教職員工,但不會停止購買必要的教學設備以及削減課程。

至于很多中國學生擔心會不會因為經濟危機的緣故導致美國大學今年學費上揚、獎學金數量縮水的問題,美國大學明確表示,就2008年春季和2009年秋季錄取而言,學校早就決定了國際學生的獎學金數量,不會更改。

關于在美國就業方面,今年畢業的國際學生確實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美國大學校方承認此次經濟危機確實會影響今年及明年畢業的學生在美國求職,但是他們認為申請者不用擔心,他們相信隨著明年初新一屆美國政府的換屆,能夠盡快改善及解決此次危機帶給美國經濟的不良影響。

綜合此次調查結果,留學咨詢專家給目前正在準備2009年秋季申請、尤其是想申請研究生課程的學生提示如下:一定要根據今年的情況做一個合理的定位,因為明年研究生的申請難度會加大,而且要盡早開始做準備。

首先,美國大學聲稱不會減少國際學生的獎學金數量,但是美國大學的獎學金來源都是來自政府和大企業的捐贈,經濟危機必然會使得近兩年的捐贈數量減少,而國際學生的數量一直呈上升趨勢,僧多粥少,那么必然使全獎申請比往年難上加難。今年如果有計劃申請全獎的學生一定要盡早著手, 其次是專業要挑好。留學專家認為,從以往來看,每一次美國經濟的低迷期都會帶不少職場人士回學校再進修。這種學習投資會使這些職場人士更具競爭力,同時也會讓這兩年某些專業申請競爭更激烈,例如HBA、金融以及會計等相關專業。

韓國等七國新加入美國免簽證計劃

美國總統布什于美東時間近日在白宮宣布,將韓國等七國納入美國免簽證計劃的對象。

美國宣布給予東歐多個國家和韓國,免簽證待遇。美國總統布什與有關國家的大使會面后,在白宮宣布韓國、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斯洛伐克七個國家的公民。到美國旅游,將免除入境簽證。

加入美國免簽證計劃的國家,已從27個增加到34個。同時,布什并透露,為擴大美國免簽證計劃的國家數量,將敦促國會對波蘭、希臘、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浦路斯及馬耳他六國,也給予同等待遇。布什表示,美國期待不久將來,還有其它歐洲國家和美國就互免簽證問題達成協議。

歐盟歡迎白宮的決定,指期望美國盡快給多所有歐盟成員國同樣待遇。歐盟一直批評美國,與歐盟個別國家,分別簽署協議的做法,破壞歐盟的整體性。

移民申請減半美國不受移民歡迎了?

根據調查,雖然美國仍是最受歡迎的移民國家,但是美國移民的實際情況卻并不樂觀,2008年上半年,美國移民申請的數量較2007年同期減少將近一半。

據媒體消息,2007年夏天,美國把入籍費提高了將近七成,此前申請美國國籍,只需繳交400美元,現在增加到675美元。不少人抱怨說,美國提高入籍費,目的就是阻止外國人申請美國國籍,這讓很多有意移民美國的人倍感壓力。

據美國公民移民服務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上半年仍有28.1萬人申請加入美國國籍,但是這比2007年同期幾乎減少一半。然而申請費漲價之前,僅2007年7月一個月內,就有46萬人遞交申請。對此,美國公民與移民服務局有關官員表示,自2003年以來,還未見到如此少的人遞交入籍申請。當年有27萬人遞交申請。有專家分析,入籍費用的大幅提高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首要原因。

經濟低迷勾起入籍者歸國情緒

同時,OECD在報告里還指出,近五成的外國移民,在移民五年后,因家庭或工作因素遷返祖國。這一點也在美國得到了印證。

據了解,受最近一年美國經濟持續低迷的影響,很多原本想入籍的外國人重新考慮實現美國夢的機會與成本。不少短期在美國工作的中國高學歷青年精英,紛紛打算回國發展。一位姓楊的博士在華盛頓一家醫學研究所工作了四年,他本已遞交入籍申請,卻毅然作出年底回中國發展的選擇。

短期移民政策為美帶來大量高學歷精英

據報道,根據卡內基和平基金會專家羅伯特·盧卡斯日前公布的全球移民報告,最近20年,美國為了保持競爭優勢、避免大量移民造成社會壓力,調整了移民政策,增加了大量短期移民的數量,大批外來科技精英成為推動美國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

報告指出,移民已成為世界潮流。全世界的移民大軍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上世紀70年代至2D05年,全世界移民從8200萬增加到1.9億。與此同時,全世界對外出口增加了7倍,直接對外投資增加了100倍。

為了滿足國家經濟增長需要,吸引高技術、高學歷勞動力,又不對本國國民就業、社會資源形成壓力_很多國家限制了永久居民的數量,增加了臨時簽證的比例。以美國為例,1985年美國只發放工作簽證4.7萬多份,但2004年已增加到38.7萬張,10年增長了7倍多。與此同時,永久性居民的數量基本持平。90年代,美國60%的移民來自親屬團聚。此后,親屬團聚移民政策受到質疑,國際學生成為移民增長比例最大的人群。

外來移民大大加速了科學技術進步。根據美國科學基金會2006年的評估,全美約有35%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是在外國出生。1995年,51%在美國獲得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的外國留學生選擇在美國工作。其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有91%留了下來。

報告指出,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全世界移民的增長速度相對于貿易與投資的增長已經減緩,但移民現象始終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非法移民是世界普遍存在的現象。在美國約有1000萬非法移民。加強邊境執法并未有效阻止這股潮流。而阻礙移民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人不愿遷徙定居,即使本國收入低很多。

對于移民輸出國而言,移民寄回的存款成為國家外匯的重要來源,并刺激了國內投資和經濟增長,但這部分回流資金很不穩定。此外,由于人口的外遷,也減少了本國就業壓力。

新增官員減積案

職業移民審批可望4個月完成

據報道,美國申請職業移民(I—140)積案嚴重,除特殊情況,一般申請毫無動靜。美國移民律師協會(AILA)近日指出,移民局表示,隨著新培訓的I—140審批官員增加,I—140審批速度將大幅提高,力爭到2009年4月,將審批速度提高到在4個月內完成。

美國移民律師協會表示,在與聯邦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有關官員的談話中顯示,4個月內完成審批的目標適用于職業移民綠卡的各類別I—140申請,包括勞工紙(Perm)職業移民、國家利益豁免(EB2之NIW)和杰出人才(EB—1)申請。

移民局在今年上半年工作的重點是加快完成積壓的公民入籍申請(N—400],以使入籍申請人能趕上參加11月4日的總統大選投票。接下來移民局將逐漸加快其它類別移民申請的審批速度。

加拿大經濟的發展需要增收大量移民

近日,加拿大咨議局(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報告稱,隨著經濟的發展,加拿大需要接收更多的移民。

報告稱,至2025年,為滿足國內長期勞動力市場的需求,保持全球人才競爭力,加拿大必須年增加移民至36萬,而如今僅有25萬。提議包括允許更多臨時外國臨時工變成永久居民,吸收更多難民以維持很好的移民系統。

但如今對臨時工的擴大接收并不能滿足長期的需求,現在偏向有前景臨時工的移民政策更加限制了對移民申請的挑選。咨議局主席Douglas watt稱移民工選擇的是最適合自己國家,應該得到移民權,這樣一來既可以留住人才,又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國申請者。

另外,Watt稱贊了政府的新舉措,包括各省移民提名計劃,外國學生工作限制的放松以及加拿大經驗類移民政策等的實施,但同時也指出更多永久居民政策需要出臺,加大移民選擇標準、工資、工作環境等的透明度,保證他們對即將融入的社會、健康以及社區服務等有所認識。

去年,加拿大共接收47.5695萬移民,但一半以上是臨時工以及國際生。06年時,臨時外國工首次超過技術類和經濟類移民的數量。

加拿大商業移民三類申請途徑格局改變

加拿大商業移民分有聯邦、魁北克和省提名項目移民三類途徑。在近日魁省和省提名項目采用新政后,整個加拿大移民的格局發生了變化。

聯邦和魁北克投資移民的申請條件基本上趨同,不過在申請速度上魁北克要比聯邦快一點,省提名計劃則僅適合那些想在各省市創辦企業的人。同時,一般移民的準備至少需要兩個月左右,所以現在著手申請魁北克投資移民的人,可以按照放寬后的新政準備材料。

類型一:凈資產較高、管理經驗較豐富的申請人

即凈資產在八十萬加幣,近五年中有兩年的管理經驗,不想到加拿大投資創辦企業,不想被固定在加拿大某一個省市居住的申請者。

推薦方案:被動投資,包括聯邦或魁北克

(1)聯邦投資移民:適合于目前不急于馬上出去、比較求穩的申請者。聯邦投資移民現行移民條例,已有近十年的運作經驗,相對比較成熟穩定。不過,聯邦投資移民申請的周期較長,一般平均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

(2)魁北克投資移民:適合于因孩子及個人原因想在近兩年就申請出去的人。魁省新政實施后,申請條件基本與聯邦投資移民趨同。魁省移民申請的速度比聯邦要快,一般需一年半到兩年時間。目前加幣匯率下調,對申請人資產及投資款的要求都下降,恰逢魁北克投資移民新政策,是一個很好的申請時機。

類型二:資產較少、想到當地創辦企業的申請人

即打算在加拿大各省居住,并從事生意的中小企業家或高級管理人士。

推薦方案:選擇主動投資的省提名企業家移民途徑

省提名企業家移民在經濟類移民審理中,列為第一優先審理程序,因而速度較快。從資產要求來看,要求也相對較低。

在實施新政后,規定省提名計劃的申請者必須是主動投資,即在當地進行實地經營和居住是獲取加拿大永久居民不可替代的條件。

加移民就業,中國學歷就業率不如印度

最新發表的移民就業報告指擁有印度大學以上學歷移民就業率明顯優于中國大學學歷,特別在卑詩省兩者差異更大。統計局官員認為可能是兩地移民抵埠時間先后不同所致。

2007年移民就業報告,擁有亞洲國家大學學位的新移民就業率僅65.5%,但取得印度大學學歷的新移民就業率高達82.5%,反觀擁有中國大學學歷的新移民就業率卻僅有71.7%而這個數字在卑詩省更低,只有67.1%

至于亞洲其他地區,如臺灣、香港等地,由于樣本空間不足,統計局并未單獨列入分析,

統計局媒體聯絡人認為,造成擁有印度與中國兩地大學學歷移民就業率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兩地移民抵埠時間不同所致,根據統計局資料,來自中國的移民中,有48%抵埠不滿5年,43介于5到10年,只有9%已移民10年以上。

加拿大吸收亞太留學生

高中學齡海外學子占多數

據報道,面對教育市場越來越國際化、多元化的全球大趨勢,加拿大大溫各學區公校近年來將國際學生教育計劃列為優先推廣項目,積極向海外市場招手。由于地緣及文化因素,吸引越來越多兩岸、韓、日等亞洲學生前來研習或短期進修。學區將國際學生視為增辟財源的主要管道,已成為一股不可擋的趨勢。

目前卑詩省各學區共有約1萬2000名國際學生就讀公校,以高中學齡的海外學子占多數。學生的來源地區包括亞洲、北美、歐洲,其中又以韓、日、中等亞太國家的小留學生最多,成為大溫和卑省學區國繼學生的主流。以分布而言,多數集中在大溫學區各級公立學校進修。

因應這股方興未艾的潮流,低陸平原各學區正加速國際教育市場接軌,不久前卑詩省教育廳長龐雪麗專程訪問中國,主要的著眼點就是:以卑詩“太平洋門戶”的優勢,希望進一步開拓與亞太地區教育市場的交流。

在省府政策鼓勵及市場因素的催化下,大溫各學區紛紛增設為海外中小學生設計的課程和教學項目,歡迎來自各國的小留學生選課進修,或攻讀高中文憑。

以富有多元文化色彩的溫哥華學區而言,原本就擁有相當高比例的少數族裔學生人口,自然也成為大溫招收國際學生的大本營。溫市學區提供ESL語言研習、國際認可大學先修課程、暑期學校、短期技能班等多種選項,及課外及文娛活動,頗吸引向往加國自由學風的國際學生青睞。

除了溫哥華,近郊的高貴林、西溫、北溫、素里、三角洲等學區,也都是年輕亞洲國際學生選讀的理想地點。各學區教育局卯足全力推出符合海外學生需求的課程,和增添更多彈性教學空間,同時允許部分國際學生融入正常班上課,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和學習加拿大經驗及文化。

國際學生在大溫上課念書,繳費標準與本地生不同。盡管以外籍生就讀卑省中小學校,學雜費每年至少1萬加元以上,像西溫或北溫學區,學費更貴,超過1萬3000元以上,另外學生還需支付醫療保險、寄宿費及多項額外開銷,合計起來堪稱一筆可觀的開支,但許多海外學生和家長仍趨之若騖。

每年學區開辦的國際教育課程,為學區挹注不少財務收入。據教育廳統計,每年就讀公校中小學的國際學生學雜費及消費,為卑省帶來超過2億加元經濟收益。

卑詩省加速擴大招收海外國際學生,除了因應現實開辟學區財源之外,其實也帶來一些正面效益。譬如外國學子在課堂、寄宿家庭或公共場合,可充分了解加國的多元文化層面,親自體驗自由開放的教育制度。另一方面,本地學也可藉機會和來自外國的學生進行文化交流,迎向雙贏的境界。

澳制定歷史最高移民配額

“技工荒”是主因仍存變數

澳大利亞移民部部長Chris Evans在對長期以來不斷增長的移民人數辯護中說外來移民通常在工作上有更好的表現,他們購買房產置業安家,對澳洲經濟起著積極的作用。

政府2008—09年移民配額計劃為190,300人——其中133.500個名額為永久性技術移民——這已受到反對派的強烈抨擊,指摘其在全球經濟危機下還吸納如此多的技術移民,這是完全不必要的。Sharman Stone代表反對黨表示,政府應減少25%的配額,回到2005—06年的吸納量。

“失業率開始上升……現在住房問題和人口增長的社會壓力正在眼前,現在不是恰當的時候大量吸收外來移民。”Stone教授說道。

Evans部長表示移民配額還會根據下月出爐的年中經濟指數進行調整。

“根據我們所致,移民們通常比澳洲當地人有更好的工作表現。我們都知道,他們在澳洲要消費,他們購買房產,他們對澳洲的財政收入起到良好效應。”

他還在電視采訪中表示:“要移民量減少很容易做到,但他們對經濟實在起著很積極而有力的影響,而且他們多數還是身懷技藝來到澳洲建設經濟的。現在許多技術移民人士都是前往礦區工作,幫助我們增長對外出口的。”

他說,政府預計失業率只會稍有上升。

“我們澳洲現在是‘技工荒’。如果對勞動力的需求沒有這么大,我們就會相應地調整移民配額。”

金融部部長Lindsay Taniqer也暗示,政府正在考慮削減移民配額。

澳洲打破國民外流紀錄

中國移民回流人數超過香港

隨著2007至08年間有76.923名澳洲人永久性離開澳洲移居海外,澳洲正打破歷年澳人外流紀錄。相比之下,中國大陸出生的移民回流人數則是過去十年來首次超過香港。

據最新報告顯示,近半外流澳人都有澳洲的技術工作,而這些外流人士中有近三分之二年齡在25至54歲之間。隨著掌握技術的年輕人的離開,澳洲的技術危機將更加嚴重。

這份2007至08年移民報告還顯示,離開澳洲達一年或以上的102,066名澳洲公民中,55%是有專業工作或生意。移民部長指出,該數據顯示移民在現時澳洲的技術短缺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今年度外流澳人比上個年度增加了6.7%,比1985至86年問的18,100名外流澳人則增加了325%。紐西蘭是最多澳人移民海外的目的地,占18.4‰其次是英國(17.8%)和美國(9.3%)。移民到香港的澳洲人排在第四位,占7.2%,比上個年度的7.9%有所下降。排在第五位的是新加坡(6.4%)。

澳洲本地出生的外流人士最多,達39.144人。其次是紐西蘭(7,820)和英國(6,047)出生的澳洲人。回流的中國出生的移民達到4,480人,超過香港的2,211人。而此前十年,香港出生的移民從1996—97年至2006—06年間回流人數排在第三位,而回流的中國出生的移民則排在第四位。

從各省比較,紐省有31,390名澳人外流,緊跟著是維省(16,408),昆省(15,289),西澳(8,388)和南澳(3,140)。其中,外流的男性公民為39,467人,占51%,女性則為37,456人,占49‰

澳洲大幅降息置業把握入市良機

由于次貸危機的影響,眾多投資者對各種投資方式均采取了觀望的態度,對于有意進入澳洲房產市場的投資者來說,澳洲儲備銀行利息下降1%的消息,絕對是個絕佳的利好消息。

原來儲備銀行的上下幅度是0.25%,現在是一次性降息1%,對于投資人士來已經是進入澳洲房地產市場的絕佳機會。眾所周知,澳洲房產的漲跌和銀行的利息的漲跌密不可分,利息的大幅下降,使得房產價格的風向標再一次上揚。

另外,因為澳幣對人民幣的匯率下跌,對于中國客戶來說無疑又是絕好消息,幾個月前的澳元和人民幣的匯率一直徘徊在1:6.6,今天的匯率是1:5.0,初步計算一下,如果購買一套50萬澳幣的澳洲物業,今天購買節約了人民幣80萬!

從澳洲移民方面來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澳洲近年移民大增,令出租房屋緊缺情況更為惡化,而房屋估價過高亦是租金高的原因。

澳洲統計局公布的數字顯示,直至三月的一年為止,移民到澳洲的人數達199,064,是有史以來每年的最高記錄。新數字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1950年移民潮創下的149,000人記錄。移民潮令租務市場壓力大增,而有新證據顯示,出租房屋空置率在新移民喜歡定居的地區,如悉尼西區,錄得全悉尼最低的數字。

綜觀澳大利亞近40年的房地產走勢,其年增長率保持在每年10%上下,大約每7、8年翻一番。以一個約3000a0澳幣的均價投資房(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三房兩廳的花園洋房)為例,首期投資量僅需20‰即$60000,以當前利息率7%計算,月還貸平均$1400澳幣。

依近年來墨爾本出租市場所呈現的行情,住宅空置率僅為3.5%即此房少則可獲月租$1125。如此算來,投資者無論是自住或出租都十分劃算。

澳洲留學生又一就業優勢:漢語教師

國家漢辦暨孔子學院總部近日與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教育部簽署協議,擬于明年在墨爾本設立漢語教師培訓中心。這意味著,中國的漢語推廣工作將邁出新的一步,幫助漢語學習需求日益增長的世界各國培養本土漢語教師。

據了解,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是當地語言教學特色比較突出的地區。在政府積極推廣多語言教學和多元文化交流的基礎上,目前有包括小學。中學和小區在內的27000多名漢語學習者。

“人們的需求使我們意識到,建立漢語教師培訓中心將使本土教師更好地理解中國語言,并將有助于中國文化在本地的傳播。”維多利亞州教育部部長布朗雯?帕克說。

帕克指出,維多利亞州教育部選擇與中國國家漢辦合作,由中國官方漢語推廣機構提供師資和培訓課程,就是要使標準規范的漢語教學在當地乃至澳大利亞全境不斷普及,并最終輻射到大洋洲。為此,維多利亞州政府已投入20萬澳元的啟動資金,支持雙方的合作。

國家漢辦主任許琳說:“我們要變‘輸血’為‘造血’,這樣漢語在海外的傳播推廣才會有可持續的發展。”

我國自2004年開始在海外設立以教授漢語和傳播中華民族文化為宗旨的非營利性機構,并命名為“孔子學院”。截至今年1月,已有6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210所孔子學院(包括孔子課堂)。還有61個國家的200多個機構提出了開辦申請。

與此相對照的是,國內漢語教學人才匱乏。據2007年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顯示,2005年全球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近4000萬名,而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師不足4萬名。該報告預測,到2010年,全球學習漢語的人數將達到1億人,需要數百萬名漢語教師。

此外,各國人士對海外孔子學院的課程需求已從單一的漢語語言學習擴展到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傳統的拼寫和發音授課已遠遠不能滿足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也無法吸引文化背景各異、思維方式不同的各國學習者。

為此,中國已從公派海外漢語教師的選派標準、專業范圍等方面進行改革,同時開始從高校和社會中選拔并培訓對外漢語教師。

許琳認為,這些措施將有效緩解海外漢語教師需求的緊張狀況,但同時,還要更加積極主動地幫助海外機構培訓本土教師。

據悉,除正在積極籌劃中的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漢語教師培訓中心外,美國也有大學設立了中文師范學院。

澳大利亞留學生蜂擁報讀服務專業

計分名單炒熱特定專業

移民部承認,大學和職專院校招收的海外學生未能滿足各省和領地礦產業、建筑業和醫護業的需求,盡管對技術移民計劃進行調整以滿足勞工市場緊缺的需求。

移民部高級官員施培迪文德(PETER SDELDEWIDE)告訴在布里斯本舉行的一次會議,海外學生對職業技術教育和技工培訓,以及強化英語課程的需求大幅上升,“似乎是在這些需求緊缺領域之外”。

去年公布的技術移民計劃更多強調英語技能和發展專業技術,目前每年有數萬畢業留學生申請在澳洲永居,他們占了技術移民很大一部分。

注冊護士、牙醫、工程師、放射科醫師、城市規劃師、職業理療師、電工、面包師、木匠、泥水匠、機械師和廚師被各省和領地確認為最緊缺的技術職業。

但移民部的數據顯示,技術移民計劃之下的海外學生蜂擁報讀酒店旅游服務管理、社會福利研究、發型師、會計、廚師和計算機等專業。

有近一萬一千名留學生開始修讀酒店旅游服務課程,近兩千人修讀社會福利研究課程,近一千五百人修讀發型師課程,這些課程在申請永居移民計分中均獲高分。

移民部技術移民處長施培迪文德在布里斯本舉行的會議上告訴各教育機構,很明顯,技術移民計劃并沒有很多漏洞,但計分制正刺激許多學生報讀某些特定的專業。“移民職業需求名單”顯然正對移民的選擇有非常強的驅動力。

澳大利亞各大院校“不加價”

搶奪中國學生

世界金融危機的到來,讓海外院校經費“大縮水”,為錄取到更多的國際學生以開拓財源,海外各大院校出臺了各種新政策,譬如澳洲院校近日宣布不加學費以搶招中國學生,澳洲的八大名校也不再要求申請者提供GHAT成績等。

據《文匯報》報道,素有中國內地留學市場“晴雨表”之稱的“2008中國國際教育展”上周末在上海舉行,超過三百所海外大學參展。今年全球經濟不景氣,海外院校經費“大縮水”,惟有靠取錄更多國際學生開拓財源。以澳洲院校為例,往日大學學費每年平均加價8%至12%,今年則維持舊價搶客;至于澳洲最著名的八所大學聯盟(Group 8,簡稱G8)本來要求入讀商科的中國學生必須提供GHAT成績,以保收生質素,但“今時不同往日”,有關安排亦告取消。

澳洲八名校不須GHAT成績

據教育展組辦方介紹,本屆參展的院校數量比2007年增加約兩成,意大利更首次組團亮相中國教育展。一位留學顧問在現場表示,金融危機使外國大學更積極地吸引中國生源,“像加拿大這次派出陣容強大的展團,以前他們一直不太積極還有美國的大學,也比往年活躍”。美國底特律大學還在現場掛出了“現場錄取,提供獎學金”的廣告,該校亞洲區代表稱,以往學費每年有約6%的增幅,但今年已計劃不再漲價。

受經濟環境影響,澳洲的留學政策已有所改變、力圖加大在中國內地的招生力度。其中,澳洲八大名校曾計劃要求申請2009年商科碩士課程的中國學生,必須畢業于“211大學”(即內地最有名的一百多所大學),并提供GHAT成績。但是悉尼大學考慮到今年的經濟形勢,可能令國際學生的數量銳減,因此不再要求申請者提供GHAT成績;墨爾本大學則可能下降學生的本科成績要求稍為提高,以代替GHAT成績。

澳洲準中國內地大專生換學分

澳洲一些大學現在已認可內地大專(與香港副學士類似)的學歷并可轉換學分,對部分內地重點中學的畢業生還給予免讀預科的優惠。此外,按照澳洲院校的慣例,每年學費的漲幅都在8%至12%。但今年為了吸引內地留學生,除了八大名校外,其它大學均未提及加學費的計劃。

澳洲此前已宣布,中國學生申請赴澳洲的留學學生簽證,其部分簽證類別已從評估風險等級四級調低至第三級赴澳洲修讀英語課程的中國學生無需提交IELTS成績;銀行存款證明存期從原有的六個月調整為三個月等。

英國商務訪客面臨更嚴格的規定

英國政府今天頒布更加嚴格的新規定,以保證訪客前往英國的政策不會被濫用,同時也能維持住英國作為經商首選之地的地位。

在嚴格的新規定之下,那些希望到英國從事商業活動的人,如果停留時間在6個月以上,就必須申請新的專用商務簽證,而且要證明他們所從事的活動在以下范圍內:

參加會議或討論

處理生意,協商或簽署貿易協議或合約

核實情況,檢查詳細資料或貨物

進行實地考察和推廣活動

6月份,商務、旅游和家庭訪客的新簽證政策已經在全新的英國短期簽證體系中公布了。今天公布的“意向陳述”更加詳細地解釋了如何使用新的商務簽證。

負責邊境和移民事務的大臣菲爾·伍拉斯(Phil Wooolas)說:“現在,我們引進和澳大利亞相類似的積分體系來對移民進行篩選,它同時也能在嚴格控制訪問簽證上發揮作用。這些變動將幫助創建一個更加公正的英國,可以公證地對待那些遵守規定的人,而對于不守法律的人則采取嚴厲措施。我們希望英國繼續保持開放,以吸引商務和旅游訪客。同時,我們堅決要實施邊界安全體系,使之成為世界上最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之一。”

也是在今天,內政部還對運動員和演藝人員這兩個新的訪客政策給予了進一步地詳細設定,認可他們對英國文化生活所做的貢獻。這些新途徑意味著歷史上施行的允許運動員和演藝人員在沒有工作許可證的情況下來到英國做短期停留以參加一些活動的規定將得以保留。

在這些新政策下,以下提到的人員可以使用新的專用簽證進入英國:

來英國參加某個比賽(如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的運動員及隨行人員;

加入英國業余隊的業余運動員且在英國停留時間長達6個月;

來英國參加音樂比賽的專業演藝人員;

來英國參加某個活動的業余演藝人員;

來英國參加慈善演出或義演的專業演藝人員;

來英國參加像愛丁堡音樂節這樣“免通行證活動”的專業或業余演藝人員。

在今天頒布的文件中做出的所有變動都將與“記點積分制”配合使用,“記點積分制”以五個級別替代了八個不同的工作許可證政策。

通過簽證申請者提交的生物指紋來鎖定那些到英國旅行的人的身份,這是一個高科技系統,可以計算出入境的人數,并對首次入境的外國公民身份證進行登記。

英國高等教育學位制改革:

18所大學將參與

英國18所大學在明年向應屆畢業生頒授學位的同時,附上其高等教育成績報告(H1gher Education Achlevement Report,HEAR)。該報告將包涵所授學位信息、項目要求、學生選讀課程、通過標準、各單元詳細的評分,以及該學生已掌握的技能等。報告還可能包括:學生在限時考試中的表現、表達能力和課業情況。

據《星島日報》報道,預計此次英國高等教育學位制改革,是學位制推行兩百年來的首次,改革后將清楚現實學生成就,幫助雇主了解學生的能力。

去年一項檢討報告指出,現行學位系統每年向三十萬畢業生頒授榮譽學位,“使此衡量學生能力的工具行之無效”。作為此項檢討的領導者,萊斯特大學校長B0b Burgess教授認為,現行系統作用有限,但他也表示不會完全廢止此制度。

獲得一等學位(First Class)的人數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翻了兩倍以上,因此批評指該制度磨滅學生的成就。今年早些時候,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局(Ouallty Assurance Agency)曾用“腐朽”(rotten)形容該制度,并認為該學位評級標準“專橫及不可靠”。

此次學位制度改革獲得英國大學校長聯合代表機構,“英國大學” (Universities UK)的支持。英國全國學生會副主席Aaron Porter也表示,學生們也希望能有更多詳細訊息顯示他們的高等教育成就。

英國大學今后在頒授學位時,將同時附上兩頁A4紙的學生成就總結。其中選讀英文、生物學、會計和創造性藝術學位的學生將是該項改革的主要受益者。

18所參與改革的英國大學包括:曼徹斯特、紐卡素、圣安德魯、倫敦大學學院、萊斯特大學、諾桑比亞(Northumbria)大學、諾成頓(Nopthampton)大學、基爾(Keele)大學、格林尼治(Greenwich)大學、德比(Derby)大學,以及韋爾斯的阿鮑里斯特維斯(Aberystwyth)大學等。其它英國大學預期將在2011年加入此項改革。

08年赴英學生簽證申請

較07年同期增長近3成

憑借出色高質的教育資源、被全球廣泛認可的學歷資格、便利的簽證政策以及近年來頒布的眾多工作延簽政策,英國教育品牌已經深入中國廣大學生和家長心中。同時,英國簽證申請更方便,通過率提高,近年赴英人數大增。來自英國使館簽證處的權威信息,從簽證申請數量來看,2007年留學英國的總體需求比2006年增長了19%,而2008年1月至8月,中國學生赴英學生簽證申請人數比2007年同期增長了28‰2007年的簽證成功率達82‰北京的簽證成功率高于90%,遠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英國政府近期不斷推出新利好政策吸引留學生。據來自英國使館的權威消息,英國將于2009年春季推出新的針對留學生的簽證政策——“記點積分制”第四層次。“記點積分制”第四層次是“記點積分制”在第一層次試點后的推廣應用。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教育推廣主管吳媛媛女士表示:“這一舉措將使簽證申請程序變得更加高效、簡單、公正、透明。”

“記點積分制”第四層次將帶給廣大留學生怎樣的影響呢?據了解,它可以使簽證審核的衡量標準更加量化、具體。在這一新的體系下,學生申請簽證時將會根據其被英國院校錄取情況以及經濟狀況獲得相應積分。新體系旨在保證真正赴英留學的學生獲得足夠的積分并通過背景審查以順利得到簽證。另外,學生將可以通過網絡查看自己的積分并在提交簽證申請前評估自己是否可以得到簽證,從而對于自己能否獲得簽證做到心中有數。

金融信貸危機,

各國學生選擇“科學專業”

金融信貸危機和學費增加,使得更多學生傾向于讀一個畢業后較容易找到工作的“好專業”,大學的科學專業復興。

據《星島日報》報道,統計數據顯示,一年中,注冊登記數學科目的學生數增加8‰選擇工程、物理和化學的學生數則分別增加了6.4%、4.4%和3.3%。

英格蘭高等教育籌資協會(H1gher Education FundingCouncil)表示,科學專業對未來英國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現在的趨勢表明在未來幾年中,學生可能重新選擇科學專業,促進這些學科的復興。

官員表示,數學、工程、物理和語言,是畢業生在畢業三年半內最容易找到工作十大科目之一,畢業生的年薪可達到2.6萬鎊。媒體專業畢業生年薪約為21187鎊,設計專業和創意藝術畢業生可獲得21788鎊年薪。

調查顯示,學生選擇專業的改變,與2006年學費增加相關,大多數學科學費增長了三倍,達到3000鎊一年。

高等教育籌資協會執行總監伊斯特伍德(David Eastwood)說:“學費影響學生對學科的選擇,經濟不景氣同樣影響學生的選擇。”他說,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H)這些學科,在經濟恢復時,是最有價值和具有重要意義的。事實表明,那些在金融城工作的科學類學科畢業生,現在在考慮回到學校教書。伊斯特伍德說:“我們感覺到這種改變。”

協會的統計數據還表明,2005—2006年度到2007—2008年度間,中學中高等程度會考(A-Leve])選擇數學的學生增加了15.7%,選擇化學和物理的學生則分別增加了5.3%和4.4%。

日本出臺留學新政:

高中生高考總分要達到及格線

為了吸引更多優秀國際人才,日本今年推出了“30萬留學生接收計劃”,并實施一系列新政,很多人認為日本留學將迎來一個新的春天。但是留學機構對這個日本留學新政表示謹慎樂觀,因為新政對日本留學的主體——高中生為主的低學歷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必須參加本國高考,如果高考成績未達標,還需要加考日本語能力測試才有可能過關。

對此留學專家表示,以往很多高中學生不參加高考就直接申請日本留學,但是今后,新政的實施意味著高中生將躲不開高考這道關。

高考總分要達到及格線

據了解,日本留學新政對高考生的“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學生普遍要參加本國高考,最好分數能夠達到總分的60%,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及格線。同時對學生的語言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留學專家金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就廣東地區來看,高中生的確是留學日本的主題,比例高達70%。而今年申請日本留學的學生就已經開始受到這個成績的限制了。據介紹,學校要求高考成績要基本達到400分,同時成績400分以上的學生還需要提供國內150個學時的日語學習證明;而對于那些高考成績在400分以下的學生,他們則必須加考日本語能力測試,并達到J—TEST3級別才有可能被接受。

專家表示,這意味著放棄當年度高考,或者當年度高考分數較低者,在申請日本留學時,將會處于極其不利的地位。

成績不高者需提前預訂考位

事實上,中國絕大部分高中生的第二外語都是英語,臨時突擊日語并達到J—TEST3級別會不會太難呢?

據了解,目前的日本語能力測試仍以理論考試為主,所有試題均為選擇題。考試分一、二、三、四(J-TEST1-4)共四個級別,一級需答對題目70%(即280分)以上為合格,約相當于我國大學本科專業日語3~4年級的水平;而二級、三級和四級考試答對60%(即240分)以上為合格。

金先生告訴記者,一般學生要達到J-TEST4的水平,需要學習3—5個月的時間,而J-TEST3相對要更難一點。但是學生不得不注意的一點是,日本語能力測試的場次不多,每年只有一到兩次,學習成績不高的學生需提前預定考位。

據了解,目前日本語能力測試在中國每年只有一次考試,時間在12月初,通常報名時間在年中的4—7月期間。隨著參加考生人數的不斷增長,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決定從2009年開始分別于7月和12月實施兩次考試。但是相比于托福、雅思等考試,日本語能力測試的場次還是少了些。

順應中國考生增加趨勢

日留學考試將用中文出題

日本文部科學省相關人士日前透露,日本留學考試(EJU)將用中國語和韓國語出題。該考試作為日本留學的主流途徑,是評價留學志愿者的日本語能力、基礎學歷的考試。

日本留學考試是“日本語能力考試”和“自費外國人留學生統一考試”兩種考試形式改革后的一種新的考試形式,到現在為止,日本留學考試一直作為日本留學的主流,是評價留學志愿者的日本語能力、基礎學歷的考試。從2002年開始,在日本和亞洲各國的城市實施了6月份和11月份的一年兩次的考試制度。截至目前該考試有日語和英語兩種出題方式。

在2008年6月有19206人參加了日本留學考試,其中中國人考生占74%,韓國人考生占14%。兩國的考生就占全部考生的近9成。

據《讀賣新聞》報道,10月25日,文部科學省相關人士透露,在中韓兩國考生繼續增加的背景下,文部科學省決定把中韓兩國語導入日本留學考試,以加強對考生基礎學力的測試。但該報道沒有闡述將在何時開始實施。

據了解,現在,有很多學校利用這項考試來作為留學生入學考試的評價基準。由于利用方式不同,有的大學只參照EJU的考試結果和高中畢業的成績判斷合格與否,也有的大學會結合自己學校內部實行的考試綜合評價以后,再決定合格與否。特別是對于那些只參考EJU的考試結果和高中畢業成績的大學,考試可以直接在本國進行,根據成績的合格與否等候大學的錄取通知。

在韓留學生人數5年間增至五倍

中國留學生占七成

目前,韓國各所大學的外國留學生人數已突破6萬人(截至2008年4月共達6.3952萬人)。

也就是說,在韓國的外國留學生人數從2003年的1.2314萬人,僅過5年增至5倍之多。外國留學生人數被用作評價一所大學的指標,并且韓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逐漸減少。在此情況下,幾年前開始私立大學爭相吸引外國留學生。由此,在韓國的外國留學生急劇增加。

從國籍來看、在韓國的外國留學生大多來自亞洲。據韓國教育部統計,中國留學生以4.4746萬人占70%,其次分別為,日本3324人(5.2%)、蒙古2022人(3.2%)、越南1817人(2.8%)等,亞洲地區的學生共占92%,相比之下,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地區的留學生僅占全部留學生的3.3%,歐洲地區的留學生僅占2.4%。

隨著在韓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劇增,一些大學附近甚至變成了“中國城”。這是留學生選擇在校園外租住后,開始出現的現象。

最近,大田培材大學后門附近的桃馬洞一帶,懸掛中文門牌的店鋪紛紛亮相。今年5月,面向中國留學生的“換匯所”出現以來,在短短幾個星期內,傳統中國餐飲店、食品店及手機代理店等陸續在這里開門營業。

就在四年前培材大學的留學生包括交換生才194人,而今突破了1000名,其中850多名為中國留學生。

經營換匯所的培材大學中國留學生楚明(音)說:“現在我的顧客主要是中國學生,可是今后大田地區的中國相關事宜將聚集到培材大學附近,屆時這里將成為重點商業地區,就是說像北京的韓國街——五道口。”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网红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91亚洲影院| 亚洲视频在线网|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91在线中文| 日韩视频免费|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免费一级全黄少妇性色生活片| 日韩a级毛片|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伊人天堂网|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97综合久久| 国产欧美又粗又猛又爽老|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美女国产在线| 亚洲精品第1页|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国产在线欧美|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激情在线网|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毛片免费网址| 精品国产91爱|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靠逼视频|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看片|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欧美一级夜夜爽www|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人人艹人人爽|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中文字幕自拍偷拍|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天天激情综合| 十八禁美女裸体网站|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婷婷成人综合|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该| 久一在线视频|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www.狠狠|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三区五区| 91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蜜桃|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婷婷亚洲天堂|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国产精品思思热在线|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