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炮轟鳴戰事起,
神兵橫渡怒馬啼。
殺盡樓蘭三千甲,
帥字飄揚四海臣。
如此一首氣勢磅礴的《棋中三味》,讓人很難把它的作者與一位文弱清秀的象棋大師聯系起來。正是他,問鼎去年“船山杯”全國象棋等級賽;正是他,以6勝3和的不敗戰績榮膺今年全國團體賽“最佳一臺”。文不多褒,言不多表,眼前向眾人翩翩走來的,便是被譽為“湘軍飛刀”的青年象棋大師孫浩字。
2006年團體賽上,孫浩宇9戰7勝2負,是同臺中表現最出色的棋手。遺憾的是,湖南隊未能重返象甲。今年湘軍卷土重來,隨著成績的穩步提升,孫浩宇被領導委以重任,升至一臺,成為湖南隊的“頭號種子”。
揭幕戰,孫浩宇對陣林業隊趙利琴。由于布局不甘平淡,很快陷入劣勢。對方在優勢情況下未能把握機會,令機警過人的孫浩宇驟然殺出,成功翻盤。此情此景,不禁讓人回想起前不久的“威凱杯”全國象棋排位賽上,孫浩宇爆冷擊敗了特級大師趙鑫鑫的那一幕。與山東名將侯昭忠一戰,雖然再次上演驚天大逆轉,孫浩宇卻沒有慶幸自己“大難不死,必有后福”,而是冷靜地做了自省,重新以謙遜認真的姿態投入到比賽當中。6勝3和,在最為激烈的臺次競爭里,這樣的戰績堪稱圓滿。
從“湘軍飛刀”到國家大師,從最佳二臺到最佳一臺,兩年來,孫浩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進步。品讀孫浩宇的對局,你會發現,躍然枰上的不是一種細膩綿密的穩健棋風,而是一副敢打敢拼的硬漢形象!正如孫浩宇自己所說:“出道以來一直殺到現在,從沒背過一盤和譜。”雖然可能會付出慘痛的代價,但他從來就沒有退縮過。有人說,喜好攻殺的棋手往往發揮不夠穩定,難有什么大作為。在酣暢淋漓的對殺中,難免會有一絲紕漏,而這一點點漏洞足以致命。假使我們換個角度思考,正是這種誤差,讓孫浩宇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仍可提升的空間。進步是遲緩的,飛躍是艱難的,如同珍貴的勝利一樣,需要十足的勇氣和高昂的斗志才能爭取,否則一切都將是空談。所以,從棋藝的角度上講,孫浩宇不像一個文質彬彬的謙謙棋士,反而更像一個風馳電掣的熱血青年。
生活中的孫浩宇,沒有棋盤上那么“熱血”。除了下棋,他最喜歡讀書,是一個書生氣很重的人。他把從書中學到的歷史、軍事思想運用到棋藝當中,把古今的圣哲聯系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偶爾心胸澎湃的時候,還不忘題詩自勵。開篇那首《棋中三味》,便是他在去年全國等級賽奪冠前夜感慨而作。不僅如此,孫浩宇還利用業余時間上網寫博客,與棋迷們交流溝通,暢談自己對棋藝的認識,以及對象棋事業的憧憬與展望。
問及他未來的象棋之路,孫浩宇顯得十分淡定與理性——漫漫長路,征程剛剛開始。簡單從容的回答背后,卻依然讓人感受到他那極其強烈、不可磨滅的斗志。這份對目標、對理想的態度,成為了他不斷超越自我的永不枯竭的動力。這樣一個氣質獨特、個性鮮明的俊俏青年,對待人生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筆者得到的答案,只有下文這洋洋灑灑的二十四個字:若無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若無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有棋、有情、有景,好一個風流灑脫的才子情懷!如果說這句中的主人公是為棋而生,或許不會成為一代巨匠,但他所擁有的,卻是有理想、有思想、有遐想這三味一體的棋藝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