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個個另類婚姻的故事背后,隱藏著很多無奈和痛心,更多的是悲傷。不管人類進化到哪一步,婚姻原意仍是因為愛情而結合的,如果僅為了身外之物而結婚還是讓人心酸。
★
他們都有合法身份,但文化不高,只能打點兒館工。曾在同一家中國餐館打工,然后相愛并同居,雖然沒有領取結婚證書,但也擺了喜酒,宴請了親朋好友,并育有一子。有一天這位男子發現他的妻子突然離奇地消失了。
他打遍了所有在美國的親戚朋友的電話,都沒找到妻子的蹤影。直到有一天,朋友告訴他,他的妻子將在華埠東百老匯與他人舉行婚禮。情急之下,他從外州趕到,上演了一出猶如電影情節般戲劇化的大鬧婚宴。
與妻子的誓言還言猶在耳,他們的孩子正在慢慢成長,但是什么讓夫妻之情一夜之間蕩然無存,誰都說不清。這位先生與妻子并沒合法結婚證書,只能算他的女朋友。后來,經過朋友的勸說和開導,新娘答應還給這位男子幾萬美元,因為當年她欠下的債務,都是由男子償還的。幾萬美元了卻了過去的感情,從此他們恩怨一筆勾銷。但這一切所帶給孩子的創傷,該如何解決呢?
還有的人是真夫妻、假感情;假夫妻,真感情。
★
偷渡來的周先生是哈爾濱人,來美國已經6年了。當年他離開12歲的兒子和溫柔的妻子,信誓旦旦地告訴他們:“我賺夠了錢就回來,我們就能過上好日子。”可惜美國的生活遠遠不如家鄉的舒適,沒特殊的技能,42歲的周先生只能在中餐館里打工。
周先生在美國沒有什么朋友,每天24小時他與餐館的其他十幾個同事相處,時間長了總是感覺到生活中缺少了什么。他除了躺在狹小的宿舍里看借來的VCD,就是給家人朋友打電話。長時間沒有和妻子見面,矛盾自然少不了。他妻子剛開始總是嫌他錢賺得少,后來則不理解為什么先生還沒有拿到綠卡。周先生在美國吃的苦得不到理解,他多希望妻子還是當年那個溫柔的女孩,而不是現在這個只會埋怨人的悍婦。
周先生和陳大姐同是星期一休息,每當偌大的員工宿舍里只剩下他們兩人時,自然而然地他們的話也就多了起來。陳大姐是福建人,比周先生小兩歲,來美國多年,她打工賺的錢都給在英國讀書的女兒付了學費。
日久生情,沒多久餐館的其他員工就發現周先生與陳大姐談戀愛并同居了。陳大姐在悶熱的廚房里給周先生送去冰涼的可樂,而周先生也在陳大姐經濟不支的時候給予幫助,他們稱己為“患難夫妻”。
相處的兩年間,周先生先后給了陳大姐上萬美元。他認為,在美國的6年中,只有陳大姐給了他家庭的溫暖,給予他鼓勵和信心,以金錢的方式資助陳大姐的女兒讀書也是他應該做的。漸漸地,周先生與家人的聯系越來越少,直到有一天他告訴妻子,他將會留在美國多做幾年工,短期之內不想回去。
陳大姐雖然離異,周先生卻有妻子,但他們的婚禮同樣熱鬧。他們在華埠宴請了親朋好友、拍了婚紗照,成為了一對有夫妻之實、無夫妻之名的夫婦。
周先生并不知道將來的方向,他在大陸的妻子也通過別人了解到丈夫已經有了新歡,并想與周先生離婚。但周先生卻表示,他并不想離婚,因為他在賬戶里的存款要用于供兒子上大學之用,一旦離婚他就要付給妻子一半財產。如今的周先生和陳大姐作為“夫妻工”在餐館打工,陳大姐并沒有逼著周先生與她結婚。而周先生也認為,只要有真感情,就算沒有結婚證書他們也是真正的夫妻。
★
美國的華人男女比例為5∶1,所以女人的行情好得很,長得極其難看的華人女子后面都排幾條街的男人,稍微有點姿色的女人就更有市場了。于是,有些華人女子就打上了靠結婚來騙錢的主意。
洛杉磯唐人街的電線桿上經常張貼有海報,有些海報非常特別:“某某某是壞女人,她專門與男人談戀愛騙錢。”還有些海報上還印有當事人的照片,提醒鄉親們不要上當。
聽說有一些年輕貌美的中國女孩在打工期間與人相戀,并在華埠擺酒席結婚。男方親友送的紅包彩禮一般有上萬美元,女孩一個婚禮下來能夠賺上一大筆,有的新娘會在結婚當晚帶著錢財和禮物消失無蹤。對于損失掉的金錢,男方可以通過努力工作慢慢賺回來。但那些付出的感情,卻永遠都找不回來了。
高學歷的華人也有另類婚姻,叫做“臨時夫妻”,而且還很流行。
有一些留美學人或訪問學者在國內都有家庭,但只身赴美深造。一般他們都會與其他中國人合租公寓,室友有男有女,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還相敬如賓,客客氣氣。可幾個月下來,有的男女就直接搬到一個房間里去同居了。退掉一個房間能省下不少錢,大家只要分攤一個房間的租金就行了,而且可以一起做飯,電話、電視、電腦可以共用,生活費用一下就能降下來很多,而且還有規律的性生活,真是利大于弊。
唯一的弊端就是如果有一方的合法配偶從中國來了,“臨時夫妻”關系就馬上解體。另一方默默退出,無怨無悔地讓路,黯然神傷地離去,然后再去尋找下一個“臨時丈夫”或“臨時妻子”。
在這一個個另類婚姻的故事背后,隱藏著很多無奈和痛心,更多的是悲傷。不管人類進化到哪一步,婚姻原意仍是因為愛情而結合的,如果僅為了身外之物而結婚還是讓人心酸。
(!自《中外書摘》,林世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