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資訊爆炸,書要挑好的來看。有些書字字珠璣,一字一句都是精品,可遇而不可求;有些書提供了新的觀點,有讓人反思之處,吳清忠的《人體復原工程》可算其一。
作者提醒我們,人體是一個復雜的有機體,擁有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小如日常手指刀傷,只要把傷口封好,防止細菌感染,過一段時間傷口自動愈合;大如跌斷骨,只要把斷骨位置固定,身體會自動把斷口重新接上。這樣的修復工作,需要動用身體大量資源,患者最好臥床休息,停止其他工作,否則復原一定慢。
如果身體可以完成這樣復雜的修復工作,我們憑什么認為,身體不能修復其他的毛病?
經驗告訴我們,感冒流鼻涕打噴嚏,身體疲憊不堪,如果能及時休息,多飲水,很可能在兩三天內就不藥而愈。可惜,大部分人生病時,總有千般事務纏身,服藥丸撐起精神繼續(xù)工作玩樂,外有強敵而內部抵抗力量不足,結果疾病纏繞不去。
只要夠細心,我們就能發(fā)現,身體出毛病時,通常會發(fā)出訊號,如發(fā)熱、疼痛、咳嗽、疲倦等,提醒我們把其他工作先放開,集中精力以擊退敵人。可是就像祖母的智慧一樣,我們總是聽而不聞,而歷史則繼續(xù)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