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一群中學同學去宿營。某個懶洋洋的下午,各人靜靜躺在大廳中,誰也沒意思起來。
“我們這是在干什么了?”有人企圖打破沉默。半晌,在另一端的人說:“大概是在享受彼此的存在吧。”自此,引為佳話。
不過,當年大部分聚首的時間,都不是這樣的。
一群人刻意排排坐,隨意徹夜輪流講心事。談未來,說到興奮處,仿佛明天便會夢想成真。迫不及待一夜間把話說完的心情,又好像沒有明天般。
曾經,每認識一個新朋友,指定動作就是交換秘密。交情的深淺是用秘密的多寡來界定的。
自何時起,游戲規則都不同了。
尊重別人不提的往事,絕口不問。碰面聯誼點到即止,不妨礙大家處理私務,是禮貌。工作伙伴,不必是朋友,倒可合作無間。成人世界中的每個個體,像太陽系各自為政的行星,靠著一點張力半點距離,運作暢順無比。
對新朋友毫無保留把前世今生公諸同好的,反而不會很受歡迎。每個人都自顧不暇,誰有空研究閣下自傳?
然后忽然覺得,真心交一個朋友,需要很多氣力。重新介紹自己的歷史一遍?心有余而力不足,日漸衰退的體能在抗議。
君子之交,尚且淡如水。擦身而過的,更沒有掏心掏肺的必要。交淺言深,可遇不可求。只有老朋友,無聲勝有聲,心照不宣。照不了,就更不用宣。從此沉默是金,靜靜“享受彼此存在”,已覺安慰。
還是會遇上真朋友的。通常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他會突然出現幫你一把。而這個他,雖然認識了好幾年,但說不上十句話。
忽然明白,人漸無言,是成長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