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這個名字幾乎是財富的代名詞,老洛克菲勒,即約翰#8226;戴維森#8226;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財團的創始人,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翁。洛克菲勒具備一個優秀商人全部的品質,并且把這些品質毫無保留地傳給了兒女們。
關于零花錢的嚴格家規
老洛克菲勒一共有5個兒女,按說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洛克菲勒的孩子們生活應該非常富足,可實際上,他們的日子過得一點也不“舒坦”。老洛克菲勒很“吝嗇”,連零花錢都不愿意多給,七八歲的孩子每周30美分,十一二歲的孩子每周1元,12歲以上每周2元,每星期發放一次,并且每周核對賬目,檢查每個孩子每筆支出的用途,錢賬清楚用途正當的孩子,下周可增發10美分,反之則減。洛氏家族還堅持“要想花錢自己掙”的原則,孩子們要想多花錢,就得干家務補貼零用。所有的家務活都是量化的,例如,捉到100只蒼蠅能拿到10美分的報酬,逮住一只耗子5美分,背菜、垛柴、拔草又能得到若干獎勵。后來當了副總統的二兒子納爾遜和興辦新工業的三兒子勞倫斯,小時候還合伙承包了給全家人擦鞋的工作,報酬為皮鞋每雙5美分,長筒靴10美分,他們長到十一二歲時,又合伙養兔子賣給醫學研究所。
當然,洛克菲勒也不是個不講人情的爸爸,孩子們要是有急事,他也會借錢給他們,不過,借的錢一定是要還的。四兒子溫斯格喜歡吃喝玩樂,經常以這樣那樣的理由借錢,有一次,到了還錢的時候,他拿不出錢來歸還父親,洛克菲勒馬上嚴厲聲明,如果他不還錢,就從下月起扣除他的零花錢,直到還完。不得已,溫斯格只好跟姐姐暫借了一點錢,還給了父親。洛克菲勒對于孩子們制訂的這些家規,逐漸成了孩子們的生活習慣,一直到兒女們外出上大學,甚至工作后,他們還遵照父親的教導,核對每筆支出,約束自己每個月的零花錢。
洛克菲勒教子法則
洛克菲勒是一個行動家,他教育孩子不是靠說而是靠做,言傳身教,將自己的人生法則作為教子法則。而這些人生信條后來被美國企業家協會采納為企業家信條,那就是:“我是不會選擇去做一個普通人的。如果我能夠做到的話,我有權成為一個不尋常的人。我尋找機會,但我不尋求安穩。我不希望在國家的照顧下成為有障礙的市民,那將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我要做有意義的冒險。我要夢想,我要失敗,我也要成功。我拒絕用刺激來換取施舍;我寧愿向生活挑戰,而不愿過有保障的生活;寧愿要達到目的時的激動,而不愿要烏托邦式的毫無生氣的平靜。我絕不會在任何一位大師面前發抖,也不會為任何恐怖所屈服。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驕傲而無所畏懼。我勇敢地面對這個世界,自豪地說:在上帝的幫助下,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個企業家所具備的。”
當然,具體到生活細節上,他還給孩子們制訂了十條行動準則,那就是“1.不靠天賜的運氣活著,但要靠策劃運氣發達。2.讓每一個念頭都服從于利益動機。3.一個人不是在計劃成功,就是在計劃失敗。4.命運給予我們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機會之杯。5.搶在別人之前達到目的。6.智慧之書的第一章,也是最后一章,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7.借口是制造失敗的根源。8.永遠不能讓自己的個人偏見妨礙自己的成功。9.在向上爬的時候要對別人好一點,因為你走下坡的時候會碰到他們。10.即使輸了,惟一該做的就是光明磊落地去輸。”這些法則,每一條都是老洛克菲勒人生的結晶,作為一個父親,他對待孩子們真的做到了“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
用“非常”教育教兒女們獨立自主
洛克菲勒除了在生活、信念上教導孩子們,還用“非常”的方式教育孩子們要做自己的主人,主宰自己的人生,讓他們明白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依靠自己去成功。
老洛克菲勒最有名的“非常”教子實踐是針對小兒子約翰的。小約翰從小依賴父母,做事猶豫。有一次,老洛克菲勒張開雙臂,叫小約翰跨越椅子跳到他的懷里來。小約翰聽到爸爸的呼喚,高興地沖過來,沒想到洛克菲勒迅速地把雙臂移開了,小約翰重重地摔倒在地上。等兒子滿臉委屈地爬起來后,洛克菲勒意味深長地說:“在人生道路上,什么意外都可能發生,你永遠不能有依賴別人的心理,連我也在內。我希望你永遠記住這一點!”后來,洛克菲勒讓小約翰爬上一個高高的架子,小約翰有了跨越椅子的教訓,就不肯爬了:“我上去后,你抽掉梯子,我就下不來了。”洛克菲勒說:“放心吧,孩子,相信我。”小約翰猶豫了半天,還是爬了上去,結果老洛克菲勒還是把梯子抽走了。小約翰委屈極了,在高處責問父親:“你為什么騙我?”洛克菲勒笑著說:“我要讓你記住,一切要靠自己,不要指望任何承諾。”最后,小約翰無可奈何地流著淚,帶著滿腔的委屈和憤恨閉上眼睛往下跳,沒想到老洛克菲勒張開了雙臂,把兒子穩穩地接在懷里。當小約翰詫異地睜開眼睛時,老洛克菲勒爽朗地笑了起來,說:“這世界上如果連父親都不能相信,還能相信誰呢?”就是這樣,小約翰逐漸脫離了對父母的依賴,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主的男子漢。
轉動兒女們心中的人性魔方
在人生的道路上,孩子們不免會遭受挫折,也不免情緒低落,喪失斗志,很多中國父母的做法,是做孩子們身后的支柱,推著他們向前進,而洛克菲勒則不同,他所做的是轉動孩子們心中的人性魔方,讓他們自己推動自己前進。
小約翰在最初踏入商場的時候,曾經因為投資失誤賠了100萬,他因此情緒低落,洛克菲勒給他寫了一封長長的信,告訴兒子:最可怕的是精神破產。洛克菲勒給兒子的一些話,直到今天,還是很多人的座右銘,例如“只要不變成習慣,失敗是件好事。你利用了機會,就是在剝奪別人的機會,保證自己。一旦避免失敗變成你做事的動機,你就走上了怠惰無力的路。”
洛克菲勒告訴兒子,在失敗面前,一定要快樂起來,其實每個人都要時刻與失敗比鄰而居,正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無奈的失敗,追求卓越才變得魅力十足,讓人競相追逐,甚至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只有把失敗當作一杯烈酒,咽下去苦澀,吐出來精神,才是真正的強者。
除了幫助兒子樹立信心,洛克菲勒還跟兒子講了自己當初跨入商界時遭遇的失敗,希望兒子也如自己一樣,踩著失敗的螺旋階梯崛起。
通過洛克菲勒的勸導,小約翰重新振作了起來。
樂觀的人在苦難中會看到機會,悲觀的人在機會中會看到苦難,夢想+失敗+挑戰=成功之道。洛克菲勒將成功之道化作兒女們心中的人性模仿,化作永不消失的力量,最終推動孩子們成為最大的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