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9日,中國最“火爆”的人物除了陳燮霞還是陳燮霞!她那雷霆一舉,打破了女子舉重48公斤級的世界記錄,為中國隊斬獲第一金。當國歌響起來,這個來自廣東番禺農村的女孩子,注視國旗,笑容如菊。然而有誰知曉,她從9歲選擇運動員職業,到25歲才一鳴驚人,在那“大器晚成”的背后歷經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
荔枝故里,有個“細妹”力氣大
陳燮霞老家在廣東番禺大坳村,父母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民。艱苦的農村生活不但培養了“霞細妹”吃苦耐勞的好品格,而且鍛煉出她結實健康的好體魄。
七八歲的時候,陳燮霞就能用板車拉動三四百斤的東西。大家都說,這孩子是當運動員的料。果然,番禺體校舉重教練黎柄明來到村里的小學挑選“苗子”,一眼就看中了小燮霞。那一年她剛9歲。
體校里半天訓練,半天學習,擠走了所有的玩樂時光,小燮霞再不能像在鄉村里那樣四處 “野”了,這對一個好動的孩子來說,真是苦不堪言。更要命的是教練黎柄明采用獨特的訓練法:站馬步,提一根兩頭加重的竹竿,一站就是一兩小時。一天下來,小燮霞的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沉,兩條胳膊跟拉脫了似的痛,翻翻身,都渾身冒冷汗。
好不容易熬到禮拜天,小燮霞不顧一切地往家里奔,一頭扎進奶奶的懷里,撒嬌訴苦:“奶奶,我不去了,我的腰都斷了!”奶奶笑著安慰:“小孩子家,哪兒來的腰啊?還沒長呢!”小燮霞急了,撅嘴說:“不嘛,我就是不去!不去!”這時,一向沉默而威嚴的父親發話了:“細妹子,你一定要去,在家里干活身上就不痛了嗎?”
在爸爸的訓斥下,小燮霞眼淚汪汪地回到了學校。她使出打小磨礪出的堅韌勁兒,默默地咬緊牙關,忍著酸痛訓練。日子一天天捱過,隨著耐力的增強,肌肉的酸痛感消失了,小燮霞又恢復了活潑、獨立的本性。休息時,別的孩子急急忙忙地去玩,她卻獨個兒洗衣服鞋子;半月回家一次,她獨自坐40分鐘的車,再搭一趟輪渡跟在河對岸接她的爸爸會合。
小學畢業,成績優異的陳燮霞幸運地被廣州偉倫體校錄取了。離父母更遠了,差不多要三個月才能回家一趟。勞累與孤獨煎熬著小燮霞,而高負荷的訓練阻礙了她身體的發育。這對愛美的女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心理陰影。母親梁金輝也開始反對:“女孩子練得那么壯那么矮,將來怎么嫁人啊!”
不知有多少次,陳燮霞想到放棄,但懂事的她知道將來即便能夠考上大學也要花錢,她不想增加父母的負擔,而那條生活中得來的“勞動最美”的樸素真理,也讓她堅持下來,她相信自己“是在為明天勞動”。
1998年陳燮霞無緣廣東省體校,面臨著打包回府的窘境,這時八一隊接納了她。然而在高手林立的八一隊里,她感到有些無所適從。她多么懷念故鄉滿山遍野的荔枝林、甘蔗林,以及無拘無束勞作的日子……
在當兵的第四個年頭,逐漸長大的陳燮霞,心思多起來。她感到了一種不可抑制的悲哀,這么多年來,咋連個小獎都沒得啊,是不是一開始就走錯了路?人一旦不相信自己,失望便俘獲了靈魂。
心不在焉的陳燮霞打電話給親如父親的教練黎柄明:“我想回家,我想回家,怎么都出不了成績啊!”教練開導她:“燮霞呀,你的身體現在發育遲一些,力量自然弱一點。但這并不意味著你以后會差……”教練把道理掰開揉碎來講,陳燮霞勉強答應留下來,但心態大不如前。
有幾次,陳燮霞還曠練,受到紀律處分,差點被開除軍籍。她心里蒙上了厚厚的陰影。嚴厲的父親要求她給八一隊的政委王佑華和教練張菊華寫了檢討書后,又鼓勵地說:“細妹,你那么計較得失干啥?我當一輩子農民也沒有羞死。你都練了這么多年了,半途而廢咋行啊?你現在年紀還小,要堅持下去!”
這當兒,隊里的領導也推心置腹、苦口婆心地開導陳燮霞,放下包袱的陳燮霞心頭豁然明了。云開霧散,那個陽光女孩又回來了。有了良好的心態,她的成績也逐漸“明媚”起來!
一波三折,奧運之旅多艱險
2006年,陳燮霞迎來運動生涯的開門紅,拿到了全國冠軍。盡管當時有許多名將沒有參賽,但這個獎令她壓抑已久的力量如海潮澎湃。接著,她在亞錦賽中破了挺舉的世界紀錄,拿了個亞洲冠軍,并意氣昂揚地跨入了國家隊。
2007年夏天,陳燮霞第一次走出國門,遠征在泰國舉行的世錦賽。這次比賽的表現關系著她能否順利踏上奧運征程,她的心情激動而沉重。因為緊張,熱身訓練時,她的表現大失水準,馬文輝教練狠狠地批評了她:“你連杠鈴都不會舉了!”眼淚在陳燮霞眼眶里直轉悠,硬是沒掉下來。
再次投入訓練,陳燮霞依然茫然無措,雙眼盯著教練看。馬教練徹底火了:“你初出茅廬怕什么啊?那些奧運會冠軍、世界冠軍來到這里,壓力比你還大。瞧你那眼神散的,你要像小老虎一樣見誰咬誰!”
這句話逗得隊員們都笑了,陳燮霞仍低頭無語,馬教練又氣又憐:“聽說你準備了四套衣服,怕泰國冷,看來你是沒出過門。記得我最初出國,就是來清邁,也是兩眼全黑。我出國幾十次了,其實第一次,跟許多次沒什么不同……”聽了教練語重心長的話,陳燮霞心寬了不少。天生一副好嗓子的她,又唱起了歡樂的歌兒。最終,在賽場上,她不負眾望,一舉奪得抓舉、挺舉和總成績三項冠軍,名動天下。
2008年4月,陳燮霞在全國舉重錦標賽上以213公斤的總成績力壓湖南名將楊煉奪取冠軍,又搶得一個入選奧運的先機。再加上她代表廣東和解放軍隊參賽,幾重砝碼下,外界紛紛認為她參加奧運已是“鐵板釘釘”。小道消息傳開,朋友們奔走相告。而國家體育總局卻一直守口如瓶。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7月初陳燮霞意外拉傷了大腿,無法參加奧運測試賽。而這時,她唯一的競爭對手楊煉則大發神威,猛力一舉超了世界紀錄。誰出征奧運,立即成為懸念。湖南的媒體迫不及待地發出楊煉參加奧運的消息,而陳燮霞大意失街亭,則成了廣東人遺憾的話題。
一時里,風口浪尖下,陳燮霞感到自己像一葉小舟,仿佛“砰”的一聲就會支離破碎。泰山般的壓力之下,愛笑的陳燮霞再也笑不出來了。她25歲了,要是這次錯過,就不太可能有機會參加奧運會了。等待這么多年,卻要黯然收場,她怎能原諒自己。父親來了寬慰的電話:“細妹,沒關系,是怎么樣就怎么樣吧。我把家里最甜的甘蔗留給你回來吃!”放下電話,陳燮霞已是一臉的淚水。
幸而粗糲的生活,早已磨練出陳燮霞超常的韌勁,在親情的溫暖下,她迅速修復心靈的創傷,校正思想,發誓不到最后一刻,決不放棄!她積極地配合醫生治療,努力地恢復訓練。23日,在最后的測試中,陳燮霞的傷神奇痊愈了!但她能否回到最佳狀態?這讓體育總局舉棋不定。
一直力挺陳燮霞的中國代表團副秘書長楊迺軍無奈地對相關領導說:“如果讓陳燮霞去,我保證金牌收囊中,我立軍令狀,她不拿金牌,我辭職!但我以國家利益為重,聽從安排。”似乎是回天無力了,陳燮霞卻泰然處之:“人總有一條路走,至少可以回去,像父親說的那樣,生兩只手還能餓死?”
山窮水盡之際,命運卻峰回路轉了,體育總局出于各方面的考慮作出了最終決定,楊煉沒能入選奧運陣容。幸運的橄欖枝終于被陳燮霞緊緊地抓在了手里。
好消息傳到家鄉,父親連忙打來電話,鼓勵女兒:“細妹,加油!”母親則笑著說,要把院子里龍眼樹上那些最大的龍眼留下來,等她回家吃。陳燮霞哽咽著回答:“爸爸媽媽,放心吧,女兒不會給你們丟臉!”
奮力一舉,中國力量勢難擋
進入國家隊,備戰奧運,陳燮霞暗暗跟自己較著勁。她要好好地磨練,在舉重臺上,給大家一個完美的交待。然而,面對土耳其卷土重來的衛冕冠軍塔伊蘭、泰國名將紋披塔,還有表現不俗的臺北的陳葦綾和韓國選手林瓊花,金牌的最終歸屬依然是個懸念。
2008年8月9日,一個光榮的日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重館,人山人海,氣氛熱烈。高手過招,為了不給對手任何喘息的機會,陳燮霞在大吼聲中,第三把抓舉成績95公斤,高出第二名、土耳其選手厄茲坎7公斤。在接下來的挺舉比賽中,她第一次就舉起了113公斤,這樣的極限重量,令所有對手都無法打技術牌,只能徒呼荷荷。
陳燮霞扼死了所有的懸念,體育館里上演著她光芒四射的“獨角戲”。她最后一舉117公斤成功,以總成績212公斤刷新了奧運會的挺舉和總成績兩項紀錄,金牌應聲落入囊中。瞬間,體育館掌聲雷動。
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國歌奏響,陳燮霞才知道她為中國奪得了鼓舞士氣的首金。一舉成名,鮮花和掌聲里,鏡頭前的陳燮霞抿嘴一笑,樸實地說:“我真沒想到這會是中國隊的首金!感謝大家的支持和祝福,我很高興沒有令你們失望。這榮譽屬于祖國,屬于我的教練,我的隊友……對我而言,我有信心舉好,這是最大的責任。”
陳燮霞展現出的超強力量,也讓對手們紛紛折服,亞軍土耳其的厄茲、銅牌獲得者中華臺北的陳葦綾都佩服地說:“陳燮霞的強大和穩定,讓我們只能盡自己力量去拼了。”世界舉聯主席阿讓由衷地贊嘆:“中國的體育很強大,特別是在舉重方面尤為突出!”而世界媒體則異口同聲:“中國陳,不可戰勝!”
勝利的消息傳遍家鄉,在陳燮霞兩年前從幾百元的工資中省下的2萬元錢裝修好的老屋前,村里送來1888響的鞭炮,噼噼啪啪地響起來。大紅的獅子也舞起來了。
電話通了,父親呵呵地笑著不說話,母親樂開了懷:“細妹呀,大家都說你很‘叻’(廣東方言,意為厲害)呢!等你回來,媽媽給你留著最大的龍眼啊!”熱淚從陳燮霞的臉上滾滾而下,她在心里說:“爸爸媽媽,女兒沒有給你們丟臉!”奧運會后,孝順的燮霞,準備把爸爸媽媽接到北京來看看鳥巢、水立方、美麗的奧運村……
(編輯: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