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周刊》上期專題之一,乃問那些曾經扣人心弦的偉大愛情電影,為什么不再出現?為何制片家均視之如洪水猛獸,編劇家和導演也為沒有上佳的愛情故事而皺眉?據說一位電影導演如此質疑: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在談戀愛,把它煞有介事地寫拍出來實在不切實際#65377;如此聽來,問題倒在人們并不認為愛情有多偉大#65377;
曾經賺人熱淚的愛情電影,如《亂世佳人》#65380;《日瓦戈醫生》,20世紀70年代的《愛情故事》,甚至我們耳熟能詳的《帝女花》,以至上個十年的《鐵達尼號》,其接收都預設了一個前提,即對愛情的重視與幻想#65377;對愛情的幻想是每個人的成長儀式,連食物都有龐大的觀眾,何況愛情?但現在曾熱門地成為愛情電影主角的演員,那些俊俏的少年面孔,都更常地在驚悚片和斗智片里出現,包括那些已再難以分說類型的新片子#65377;他們應當極為勝任的愛情素材,已化作更重要主題里的一兩個片段,沒有篇幅去營造得驚天動地#65377;動人心魄的東西已留給了別的題材#65377;
《時代周刊》說得好:現在一對戀人走在一起顧慮也太多了,他們會想想為什么要長久在一起,如此為啥?會不會阻礙彼此潛能的發展和發展的機會?是否浪費時間?為什么要容忍對方?別人會怎樣打量他們?他們在一起又是否好看?在一塊兒生活還是分開?如此又能否有更大的利潤或利益?還有在“全球性”的文化里,約會或找個伴侶乃像貨如輪轉,通信和旅游可頻密了,這顯得“萬水千山”和“山盟海誓”是奇異和勇敢的事情#65377;
偉大的愛情電影付諸闕如,還在“偉大”這兩個字#65377;場面偉大的電影都功在營造,要營造偉大的大片子或巨制,配以約翰威廉斯的音樂制造氣氛,把題材放在情愛之事便會顯得奇怪#65377;除非是《戰狼三百》或《星球大戰》,而非再來一出《不了情》或《愛情故事》#65377;但這樣其實更值得慶幸,因為大片子真能感動人的只屬少數,《英雄》或《夜宴》等看罷便只余下少數幾個姿勢的設計在腦海,反而小型制作和好故事里的戲劇更能推動眼淚#65377;
“偉大的”愛情故事就如偉大的電影,來自一些深層的信念,以及能連系人心的事情和處境#65377;不管那是關于愛情#65380;政治或宗教,最重要的是能否以傷痛#65380;恐懼和愛的普遍元素來聯系和感動人#65377;或許現在許多“確信”都已磨損了,愛情也不再偉大#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