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中國作家周勍的《民以何食為天》日文版獲日本《產經生活新聞》“期待暢銷書”銀獎。
2004年9月,周勃花了兩年時間調查,寫出十五萬字的《民以何食為天》,最初發表于《報告文學》。他認為對于中國人來說,吃的問題遠比精神問題大得多。于是他決定把食品當一只麻雀,來解剖當代中國社會的現實。
2004年8月,周勃通過“線人”聯系到一個專賣“瘦肉精”的老板。講明是家里老人得了一種慢性病,需要“瘦肉精”做藥引子,想買一點。對方開始非常警惕,在線人的一再解說和央求下,勉強答應了這樣一種不亞于販賣毒品似的交易方式——先把錢給他,再告訴他詳細地址,然后他再通過郵局快遞“瘦肉精”。等一切談好后,趁對方不注意時,周勃悄悄拿了一把“瘦肉精”(一種腎上腺神經興奮劑,可以加速豬的脂肪轉化和分解,提高豬肉的瘦肉率。對人體危害極大)。
可待周勍和線人坐上公共汽車暗自歡喜地往省城趕了近一個小時的時候,險情發生了:“三四輛摩托車發瘋似的攔在了我們的公共汽車前,他們一個個揮刀舞棒,不由分說地幾乎是把我顛倒著拖下了汽車。幸虧我也算見過一些所謂的江湖世面,一口咬定就是為家里的老人治病心切,這樣才得以從刀棒之下脫身。”
這個工作做了一半,困難重重。使周勍最后下決心全力投入食品安全調查和寫作的動力之一是一件小事。
一個西藏朋友的姐姐得了子宮癌,周勃到北京腫瘤醫院幫忙去找醫生。他在醫院的掛號大廳排隊。北京腫瘤醫院匯聚了同領域最有學術水準和經驗的醫生,全國各地腫瘤醫院到這里觀摩腫瘤手術的醫生,兩年前排隊都排到2009年。
“有一個小女孩在地上跪著哭,她跟醫生說,媽媽的奶牛壞了,求你們給媽媽掛個號,我一下沒反應過來,跟她聊,才知道她媽媽是乳腺癌,后來還真幫她掛上號了。
我跟一個著名的腫瘤學家談,她說三分之二癌癥是吃出來的。婦女得乳腺癌和子宮癌與缺乏安全性的飲食和化學品的污染有關。乳房是每個人生命得以延續的東西,子宮是每個人生而為人之前的第一所房子,這些都被病患所損傷,不做點事會覺得自己沒法面對。”
Tips:三個自殺者的故事
2004年3月8日早上7點50分,日本京都府下轄的丹波町淺田農產船井農場,養雞場的員工意外地發現養雞場的老板淺田肇和妻子分別吊死在相隔不過100米的兩棵大樹上,在陰濕的薄霧中,這兩具尸體仿佛就是兩個大大的問號。
死者淺田肇,生前為淺田農產公司會長,因隱瞞禽流感疫情造成嚴重后果,3月3日事發,5天后老夫婦雙雙自縊謝罪。時年67歲。
2004年,韓國景象食品公司總經理因公司用極不衛生的下腳料制作劣質餃子丑聞曝光,于6月13日傍晚爬上漢城龍山區盤浦大橋投江自殺謝罪。警方從現場找到長達四頁的遺書,這位申姓總經理在遺書中苦勸同行要走正道:“如果韓國餃子生產商不能盡快洗清污點,恢復自己的聲譽,他們將無法繼續在市場中生存。”同時他還呼吁消費者:“請再給食品生產商一點信任!”
2006年,德國警方在慕尼黑一家肉品批發公司的冷藏庫內搜出了120噸過期腐肉,其中一部分已超過保質期長達4年之久。過去人滿為患的土耳其烤肉店成了“恐怖地帶”,就連多數的守法土耳其人開的店鋪和房屋都被極端分子縱火焚毀。
其結果是涉嫌販賣腐肉的食品公司老板、74歲的喬治·卡爾·布魯納在家中上吊自殺。他沒有留下任何遺書,而在他公司的倉庫里還有約60噸腐肉和40噸腐敗蔬菜。德國警方高級官員威爾弗林甚至懷疑,在德國有一個專向土耳其烤肉店供應腐肉的“烤肉黑幫”。
主流的《圖片報》則認為,布魯納是因為不能忍受連日來的輿論壓力而自殺的。而《明鏡》周刊的評論則更為直接:腐肉奸商與其說是自殺,還不如說是被食品監督環境判處了死刑,在當今社會,失信就意味著身敗名裂。
(選自《南方周末》2008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