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獵奇心態(tài),總以為山珍海味里說到的什么熊掌、猩唇、駝峰、甚至龍肝鳳髓,一定都是極端的美味。但實際上呢,熊掌極腥,猩唇極臭,駝峰極膻,至于龍肝鳳髓,則純粹是瞎掰。
“最好吃的是那些日常的肉,熊掌再怎么好吃,也好吃不過豬手?!?/p>
熊掌季來臨的時候,有位料理鐵人級人物搞來一只仔熊掌給大家嘗鮮。據(jù)說交易過程就很驚悚,要跑去東北的山區(qū),跟不同的線人接頭,一關(guān)又一關(guān),最后才拿到貨。而熊掌這玩意,曾經(jīng)作為北方王公貴族心目中的珍饈,但其實現(xiàn)在烹飪方法已經(jīng)瀕臨失傳。只剩下一兩個大師掌握其剝皮拆骨烹調(diào)去味的全部方法,所以料理鐵人專門請來了自己的師傅全程指導(dǎo),只為讓朋友吃個熱鬧。至于好吃不好吃,料理鐵人淺淺一笑說: “世界上最好吃的一定是那些最日常的肉,所以同理,熊掌再怎么好吃,也好吃不過豬手?!?/p>
人都有獵奇心態(tài),總以為山珍海味里說到的什么熊掌、猩唇、駝峰、甚至龍肝鳳髓,一定都是極端的關(guān)味。但實際上呢,熊掌極腥,猩唇極臭,駝峰極膻,至于龍肝鳳髓,則純粹是瞎掰,就算有,也一定濃郁不過鵝肝豬髓。
小時候去西南部親戚家,被招待吃穿山甲,無知的小朋友那時候還不知道穿山甲是何物,只覺得嘴里是坨老木的雞肉,后來看到穿山甲到底長得是何模樣,更加引起了對那肉的憎恨。
去泰國的時候跟著吃了頓大桌飯,在某個盤子里又吃到了穿山甲的感覺,一邊驚奇一邊問,這是什么肉,別人笑笑說,你猜。既然都這種表情了,那也不用猜,定是當(dāng)?shù)靥赝器{魚肉無疑。最可怕的是。吃過之后還要發(fā)證書,并且會有好事的服務(wù)員露出雪白牙齒微笑著告訴你,你吃的那條鱷魚曾經(jīng)吃過一頭河馬兩頭水牛一個小孩,聽了之后當(dāng)下連死的心都有了——吃吃人的動物不就等于間接吃人么?
同理的也有那些珍稀的魚,比如河豚,雖也算鮮,但那鮮關(guān)決不至于要拼死去吃,也就是出多點錢就能吃到的鮮。
有個小朋友,久聞河豚大名,后來終于吃到一盤紅燒的,吃完之后說,為了這個level的味道去冒生命危險也太不值了。日本人好吃鯨魚,永遠(yuǎn)都會被周遭動物保護組織人士唾罵,但后來嘗到了鯨魚刺身以及鯨魚舌刺身,不由得感嘆那日本人的確該罵,就憑鯨魚肉的麻木程度,你也就知道那鯨魚不是上天派來喂飽人類的動物,有這點造捕鯨船的工夫不如全投入捕金槍魚技術(shù)呢。
又想起來三個既黑色又好笑的真實故事:故事一,動物園的老虎死了,電視臺派了主持人去報道這個事情,報道完了之后就招待他吃了一頓大鍋燉虎肉。故事二,動物園的大象死了,動物園正好又在大學(xué)旁邊,于是這個大學(xué)的食堂就供應(yīng)了一個月的大象肉。故事三,動物園的金龍魚沒死,但是動物園經(jīng)營不下去了,就把那金龍魚做成湯賣了,有魚肉的賣十塊錢一盒,光是湯的賣一塊錢一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