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歲開始拍攝八厘米電影;又繼而用數十年在香港-美國-香港轉了一個圈;拍過紀錄片,辦過報紙,組織劇社;腦子里永遠冒出奇思妙想的無厘頭念頭;被人以為是張狂外露玩世不恭的小胡子大少,其實為人卻是十足的低調謙遜平和,內心像足一個孩子。這就是徐克印象。他帶著新片《女人不壞》和《深海尋人》重新出現在我們面前,不再如從前那般遠不可及,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從未被了解的徐克。
《風尚志》: 你認為最風尚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徐克:回歸自然,和花朵,動物等有生命的東西多在一起,可以更多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大自然可以告訴你很多。
《風尚志》:你認為最風尚的思維方式是什么?
徐克:讓自己的思維更加自由,有天馬行空的想象。
《風尚志》:你認為最風尚的人物是哪位,為什么?
徐克:張大千。他很幽默,特別是在創作方面,很有趣,給我很多啟發。
《風尚志》:你對時尚最早的記憶是什么?
徐克:漫畫書中的漂亮衣服。很小的時候就對畫面很敏感,看到什么喜歡的東西都會畫下來。
《風尚志》: 哪個人影響了你對時尚的看法?
徐克:一些攝影師的作品對我很有影響,比如陳準。我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很有趣的東西,他看世界的角度,他的審美和對生活的追求,都影響了我對時尚的看法。
《風尚志》:你心目中什么樣的男人/女人最風尚?
徐克:自我、自然、自在。
《風尚志》:時間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徐克:很有先知性的尺度。
《風尚志》:你最快樂的時間是什么?
徐克:忘我的時刻。可以在拍戲中很忘我,也可以在無所事事中很忘我。
《風尚志》:你認為什么品德最重要?
徐克:和諧,不傷害別人。
《風尚志》:你打算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干什么?
徐克:和許多朋友一起,在那一天放映我畢生的作品。
《風尚志》:對你觸動最大的書是什么?
徐克:《西游記》。可以在書中看到人的本性,我斷斷續續看了十幾遍。
《風尚志》:你認為最風尚的設計師是誰?
徐克:山本耀司和三宅一生。
《風尚志》:你認為什么是人生中必須擁有的?
徐克:開心。
《風尚志》:你對金錢的態度是什么?
徐克:不能產生危機感。
《風尚志》:你認為自己的心理年齡是多少,為什么?
徐克:17歲。我覺得我從未成長過,一直保持17歲的心態。
《風尚志》:在你看來什么是最丑陋的?
徐克:虛偽。
《風尚志》:你如何看待死亡?
徐克:很想知道,但無法知道。生命的最后一刻會看到很多東西。我等待那一刻,死亡并不可怕,有時候反而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