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由于中國和印度拒絕在農業補貼上屈服于美國的要求,多哈貿易談判宣告破裂。
隨著最新的全球貿易談判的破裂,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巨人竟然坐到了同一條船上。7月29日,由于在農業補貼上存在種種分歧,圍繞世貿組織的貿易自由化多哈會談不光彩地收場了。美國把談判的破裂歸罪于中印的不妥協態度。其他國家也在指責中印兩國。

中國和印度兩國的農民,必須面對進口自美國等國家的農產品競爭。
中國農民提供的農產品,并不能滿足該國的全部需求。2007年,農產品進口總額比上一年增加了28%。在北京的領導人不得不憂慮農村可能發生的動蕩的同時,新德里的官員卻不得不面對真實的農民暴動。納薩爾派是一個信奉暴力的反叛運動組織,該組織發起人是毛派分子,他們以印度中、東部農村地區為根據地,招募對象就是貧苦農民。
同時,對印度國民大會黨來說,農業補貼仍然是贏得選舉的關鍵因素。在上世紀70年代領導了印度綠色革命的斯瓦米納森說:“如果政府通過有可能危及農業部門的協議的話,那么,他們的政治前途就會終結。在印度,影響著7億人口的農業卻已經被忽視了。”
由于美國經濟衰退、信貸緊縮、較高的石油、鋼鐵、食品價格,世界經濟遭受重大打擊,辯論雙方的政府對冒險去采取任何大膽的行動都顧慮重重。這就意味著,中國和印度在當前的貿易爭執中回頭的可能性會更小。
美國《商業周刊》
2008年7月30日 編譯:曹惺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