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為一件東西虧還是賺花時間、花精力去比較、去后悔時,有沒有考慮到你的心情成本?
劉寧前日來找我,一臉的愁眉苦臉:“我的房子賣虧了。真后悔。要是晚些賣就可多賺5萬元呢。”她不停地嘮叨,后悔不迭。那是劉寧單位早期分的一套小戶型房子,她換房后把那房賣掉了,單位的福利房,當初分到手上時花了不到2萬,但賣出了10萬元,她當時是很滿意的。可是這兩年,房價飛漲,那個地段今年又建成了步行街,房價跟著翻番,她的那套房子如果擱現在,漲到15萬沒問題。也難怪她后悔,中間不過兩年的時間。
不光是劉寧,近來我的耳邊聽多了這樣的聲音。身邊有很多炒股的朋友,這年頭,不炒股好像不正常。于是,股市漲跌,他們的心情也就忽上忽下:本來看準了那只股票,差點買了,怎么一念之間就放棄了,那股現在漲了10元,我少賺了2萬,真虧呀;還有,手頭上那只股,3元買進,漲到6元我就拋了,如果我再大膽點,如今漲到了20元,我賣了3000股,少賺了差不多5萬呀,真是后悔得吐血,也不過是短短的半年時間,我怎么那么沉不住氣呢?他們說得聲淚俱下,聽的人也跟著神經繃得緊緊的,跟著替他后悔,是啊,半年少賺了那么多,是有點虧了。可這就是事實,事實總會讓你出其不意,你想得再完美計劃得再具體,總會有疏漏。
前幾天,我還遇到一件特別感慨的事。我和幾個女友去逛商場,陳珊要買一件品牌大衣,那個牌子幾乎大的商場都有,我們先去了最近的一間大商廈,那里標價是800元,陳珊看了款式和顏色,都是自己滿意的,試穿的效果特別好,商廈的服務人員態度也很好,可是陳珊在付款時稍微猶豫了一下:“我看了報紙,崇光百貨今天在搞活動,說不定有優惠,要不我們過去看看?反正大商場都有這牌子。比較一下價格再買不遲。”想想她說的也有道理。于是,我們幾個打車去了五站路以外的崇光百貨。車費是25元。那里的確在搞活動,買300送80,陳珊一看大喜:“還是比較一下再買合算吧。”
但緊接著,因為活動的優惠,人很多,我們在人流中千辛萬苦地擠上三樓女裝部,再轉來轉去找了幾圈才找到陳珊要買的那個品牌。陳珊一眼看到她要買的大衣,偏巧,沒有她最心儀的灰色,只有黑色才有她穿的尺碼。陳珊猶豫了一下:“黑色也行,反正不過時。”我勸她,買還是得買自己最喜歡的,不要將就。陳珊還是買下了那件黑色的大衣,當然得到了160元的贈券,但需要當天消費完。于是,我們得陪著她花掉這白得來的160元贈券。我們為了那160元又在人流中擠來擠去:衣服,不夠錢,化妝品不能用券買。在服裝區逛來逛去,發現只能買襪子,然而陳珊又不想要襪子。最后的結果是,逛來逛去,擠來擠去,實在累得不行了,陳珊只得貼上80元,買了一套內衣,就內衣還實用。可也不是她急需的,只不過是為了花完贈送的160元。
在缺氧的商場里逛了三個小時,本來還計劃逛完后找一家咖啡廳好好聊聊,可累得沒勁了,大家各自回家,陳珊的家最遠,從崇光打車回去得35元。算算,如果我們當時在就近的那家大商廈舒適地買完大衣,就可以舒適地坐在幽雅寧靜的咖啡廳悠閑地喝咖啡和花草茶,享受閨密聊天的大好樂趣。我算了一下,陳珊除了累,什么便宜都沒占上,自己還倒貼了。當然,她和我們的心情成本并沒有算在內。心情成本其實是無價的,如果大家輕松地喝一杯下午茶,那杯下午茶的心情豈是用錢能買的?最絕的是,兩天后,陳珊打電話給我:我其實更喜歡灰色的大衣,如果那天就地買了,多好。她又后悔了。后悔也是有成本的。
這個世界總有占不完的便宜、吃不完的虧,好事不可能總讓你攤上,你也不可能老是那個倒霉蛋。所以,放松吧,做完,放下,不再去想,不再去比較,你便釋然。如果我有朋友再對我說:那天我買的那件衣服降價了,如果晚買就好了,我會對她說,當時買的就是最好的,算上你的心情成本吧——你那幾天因為這件衣服有的好心情,你就賺了。
(選自《好日子》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