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四文化經過幾代人的精心培育,如今已是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形成了理性的、自覺的、全面的文化體系,其獨特的文化特質,彰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自我超越、科學發展的時代內涵,先進的企業文化和先進的生產力完美交融,有力地提升了工廠的形象,成為工廠最具魅力與活力的象征。
五○四廠是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核燃料生產骨干企業。在共和國核工業的發展進程中,她開拓了低濃鈾產品的生產, 為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第一枚氫彈、第一艘核潛艇提供了合格的燃料,為中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提供了合格的裝料,在中國的國防實力發生質的飛躍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經過50年的建設與發展,五○四廠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始終貫穿著一條根基深厚且久經傳承的主線:創業、創造、創新。特別是近年來,他們把企業文化建設列為促進工廠發展的重要管理舉措,本著“讓創業留下的財富永恒不竭,讓創造擁有播種收獲的環境,讓創新成為凝聚企業實力的文化”這一基本思路,傾力鑄造具有工廠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用有限的財力加強企業文化的陣地建設,充分發揮其功能,廣泛深入地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動,極大程度地完善了企業文化建設活動的形式,凝煉出五○四文化之魂。
傳承創新
構建文化系統體系
為盡快適應工廠發展和內外部環境條件的深刻變化,盡快適應職工思想觀念的深刻轉變,以及核電發展對核燃料工業發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五○四廠從自身發展戰略的高度出發,在傳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按照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現代企業制度相吻合、與核工業文化相承接的原則,進一步創新發展五○四文化,讓五○四文化真正成為職工的行為準則和思維方式,從而有效地支配職工的行為和思維。
在觀念形態文化上,五○四廠總結形成了“敬業奉獻,求實創新,勵精圖治,爭創一流”的企業精神;制定了“發揮優勢,以核為主,多元經營,創新發展”的發展方針;制定了“人才開發,管理創新,科技興廠”的企業戰略以及核心價值觀、企業使命、企業宗旨。在制度行為文化上,五○四廠引入ISO9000管理標準,健全并完善了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管理制度和行為約束體系。在物質形態文化上,五○四廠設計了廠徽、廠旗,匯編了《企業文化知識讀本》,正在設計制作《視覺形象識別規范手冊》,統一了工廠標識。投資興建了老年活動中心、體育館等規模較大的設施,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突出工廠特點,創新發展子文化,形成五○四文化體系。五○四廠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總結和提煉能夠體現自己特殊行業性質和生產特點的理念,逐步形成了亮點紛呈、各具特色的子文化。如:在制度建設方面形成了民主管理、制度為先,凡事有據可依、凡事有章可循的制度文化;在企業管理方面形成了以人為本、綜合管理、專業管理、基礎管理的管理文化;在質量管理方面形成了以質量月活動為形式,以“QC小組”活動為基礎,強化職工質量意識,倡導人人關注質量的質量文化;在安全方面形成了提高全員安全素質、建立安全長效機制、突出核安全重要地位的安全文化;在科研技改方面形成了敢為人先、探索實踐、不怕挫折、勇于攀登的創新理念;在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尊重人的價值、實現人的愿望、滿足人的要求、促進人的發展的人才理念;在廉政建設方面形成了廉潔塑前程、廉潔提威信、廉潔促發展、廉潔增和諧的廉潔文化;在保密建設方面形成了以教育為先、筑牢防線、守口如瓶、默默奉獻為主要內容的保密文化;在社區管理方面形成了以公民道德教育為主、以居民自治管理為本、以構建和諧社區為目標的社區文化;在職工文化生活方面形成了以五○四通訊、電視臺、廣播站、讀者俱樂部、文化長廊、老年活動中心為載體、以神劍藝術協會、黃河奇石協會、業余藝術團為主的文化平臺,以書畫美術攝影展覽、奇石鑒賞為藝術形式的群眾文化;在公共文化建設方面形成了以文化廣場為載體、以文藝演出、露天電影、音樂噴泉、群眾舞會、健美比賽為內容的廣場文化。這些特色文化的建設,充分發揮了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導向功能、推動功能、約束功能和激勵功能。五○四文化經過幾代人的精心培育,如今已是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形成了理性的、自覺的、全面的文化體系,其獨特的文化特質,彰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自我超越、科學發展的時代內涵,先進的企業文化和先進的生產力完美交融,有力地提升了工廠的形象,成為工廠最具魅力與活力的象征。

文化制勝
提升核心競爭力
五○四廠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立足于重實際、辦實事、求實效,把文化理念融入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致力于用文化力提升領導力、執行力和凝聚力,推動了工廠的改革、發展和穩定。
用文化力提升領導力,促進工廠可持續發展。五○四廠各級干部確立了文化主導工廠發展的思想意識,以高度的文化自覺、較強的文化定力、崇高的文化追求,努力建設“有能力、負責任、肯吃苦、大作為”的領導班子,積極打造“擔當重任、精于治廠、駕馭全局、忠誠敬業”的現代企業領導層。2007年,在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減利因素達3000多萬元的形勢下,他們通過加強管理,節約挖潛,創新創效,在主產品調價和內部改善經營的共同作用下,工廠經濟效益大幅增長,全年實現利潤4315萬元,其中,核品利潤較上年增長6倍;非核民品利潤較上年增長1.5倍,較好地完成了中核集團公司下達的經營業績指標。
用文化力提升執行力,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在濃郁的企業文化氛圍的感染和熏陶下,全廠干部職工大力弘揚五○四精神,積極投身于改革發展的實踐中。目前,關系到五○四廠前途和命運的504示范工程各項工作進展順利,9月1日開始進行主機裝架安裝;五○四廠控股建設的黃河柴家峽水電站實現了第1、2臺機組的發電,第3、4臺機組的安裝已進入關鍵階段,預計10月份四臺機組全部投產,年內累計發電量力爭突破3億千瓦時。五○四廠還竭力探索管理內容、管理機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改革和創新,通過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逐步實現管理思想現代化、管理組織現代化、管理方法現代化、管理手段現代化,努力提高各級人員的管理水平,使生產、技術、設備、質量、安全、計劃、財務、人力資源等專業管理工作上到一個新臺階。工廠充分發揮靠近省城的地理優勢、公路鐵路從廠區前通過的交通優勢、擁有7.67平方公里土地的資源優勢以及門類齊全、實力雄厚的人才優勢,積極建立以工廠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形成了一批具有工廠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并努力通過研發創新、推廣應用、淘汰換代、更新改造等重大舉措,實施科研技改,使五○四廠成為高效、環保、低能耗的可持續發展工廠,使五○四廠在中國鈾濃縮行業中的技術水平占據了重要地位。
用文化力提升凝聚力,促進工廠和諧穩定。著力提升凝聚力,積極為職工群眾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五○四廠在搞好工程建設和生產經營的同時,努力改善職工的居住條件,職工住房面積已由1990年的人均7.07平方米增加到2000年的20平方米、2005年的27.19平方米,新建樓房的設計日趨合理,外型更為美觀,布局更為實用;房產管理體制形成以出售經濟適用住房為主體、以廉租房、解困房、拆遷安置房為保障的格局,生活區居民住宅樓已達到71棟,基本滿足了不同收入家庭1.2萬余人的住房需求。從2004年起,五○四廠投入大量資金,組織在職職工和離退休人員進行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心電圖、B超、胸片、血常規、尿常規、生化全項等系統完整的健康體檢,并確立每兩年進行一次,從制度層面為職工的生命健康安全設置了保護線。目前,生活區人均綠地面積與建廠初期相比增加了十幾倍,居民住宅樓四周的公共環境在樹木、花草的掩映下顯得生機盎然、充滿活力;樓群間的大眾體育健身器材,為人們的身體鍛煉創造了極大的便利條件。五○四廠各項事業的進步,推進了工廠的和諧發展、職工的和諧相處、文化的和諧統一、大局的和諧穩定。

人企合一
營造文化和諧氛圍
五○四廠領導層深知廣大職工是建設工廠的主體,是企業文化的承載者、實踐者和享受者,這個主體性決定著五○四文化建設應當充分尊重職工的主體地位。在生產經營中,他們以消除職工是“工具”為目標,使職工能夠在工廠的正確制度下自主支配和掌握自己的命運;充分理解職工全面發展的要求,使職工個人在為工廠發展服務的過程中不斷調整方向,尋找個人追求與工廠目標的一致性,并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重視提高職工的知識、智慧、能力,致力于開發和充分應用個人的潛能,使工廠成為職工生命和生活的載體,成為職工真正實現自我的舞臺。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迫切要求工廠加強內部管理,夯實基礎工作,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為此,工廠營造培訓教育、相互學習的氛圍,重視基本功能訓練,不斷提高職工的知識層次和職業能力,培養一支業務精、能力強、水平高、業績好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使技術工人的職業技能普遍提高了一個技能等級。
為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五○四廠想方設法搭建各類人才施展才華的平臺。長年以來,他們堅持開展職工職業技能運動會、職工技術比賽、崗位練兵等活動,鼓勵廣大職工積極參加省、市、區舉辦的各種技能大賽,大力營造崗位成才的良好氛圍。為加快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建設步伐,多途徑地解決優秀工程技術人員的發展空間,他們積極探索,建立了高級人才庫制度和首席工程師制度,培養和選拔了一批適應工廠發展的高級人才隊伍和首席工程師隊伍。50年來,工廠先后對外輸送各類骨干人才3000多名,起到了我國第一座濃縮鈾工廠出產品、出經驗、出人才的基地和搖籃作用。涌現出“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杰出青年崗位能手”、“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獎獲得者、“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等一大批優秀科技人才和高素質職工。
五○四廠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告訴人們:一、作為共和國濃縮鈾生產的“長子”,工廠歷經坎坷、風雨兼程走過的半個世紀,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以“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獻身事業的拼搏精神,刻苦鉆研的攀登精神,嚴細求實的敬業精神,爭創一流的開拓精神,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錘煉了五○四人愛黨愛國、百折不撓的堅定意志;構筑了五○四人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和造福人民、服務社會的雙重效益觀。二、五○四人牢記神圣使命,專心致力于我國的核工業建設,嚴格管理、嚴格把關、嚴守秘密、嚴細作風、嚴明紀律、嚴格操作;“嚴”在了標準上,“嚴”在了制度上,“嚴”在了質量上。五○四人以核事業的長遠發展為己任,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于細微之處見精神,在思想工作中深入細致,在經濟工作中精打細算,在管理工作中精細標準,在服務工作中細致周到,形成了嚴細的工作作風。三、五○四廠一切從實際出發,根據國情、廠情、民情,實事求是地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指示精神與工廠具體情況緊密相連,工作上講求實干,作風上講求扎實,管理上講求實效,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和刻苦攀登的精神,培育了五○四人求真務實的高尚品格。四、積極承擔社會職責,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由于歷史原因,五○四廠形成了一個小社會,幼兒園、小學、中學、職工大學、醫院、商店以及糧站、銀行、郵局等生活后勤服務設施的建立,既解決了職工的后顧之憂,方便了職工的生活,也為附近農村、廠礦提供了優質便利的服務,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經濟繁榮,企地聯合,共同發展,為維護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尤其今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五○四廠伸出援助之手,讓受災群眾得到一份幫助;職工獻出真誠的心,為受災群眾撐起一份希望。工廠抗震救災工作隊克服重重困難,將價值75萬元、重達100余噸的救災物資在第一時間送到了核工業系統受災群眾的手中。此外,工廠還向災區捐資100萬元,干部職工、離退休人員捐款52.092萬元;全廠共產黨員交納“特殊黨費”20.9909萬元,共青團員、青年職工交納“特殊團費”2.28萬元。各單位在確保完成全年預算目標的前提下,增收節支,減少材料費、差旅費58萬元,用于支援災區群眾重建家園……無論是在職職工還是轄區居民,無論是共產黨員還是普通一兵,五○四人把血濃于水的深厚感情匯入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為地震災區盡己所能、出錢出力這股巨大的滾滾愛流之中。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