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縣地處豫北平原西部,南臨黃河,北依太行,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聞名中外的太極拳發祥地,三國著名軍事家司馬懿的故里。全縣總面積462平方公里,轄262個行政村,總人口41.9萬人,是重要的塑料涼鞋、小五金生產基地,盛產山藥、地黃、銀菊花、牛膝“四大懷藥”。
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溫縣的“四大懷藥”和鞋業加工這些優勢產業未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市場對“四大懷藥”的看好和當地政府對“四大懷藥”產業的重視,作為農民身邊的銀行和支農主力軍的溫縣南張羌農信社緊緊抓住這個有利時機,適時調整信貸投向,不斷加大對“四大懷藥”產業的扶持力度,累計投放300多萬元信貸資金支持農民種植、加工和銷售“四大懷藥”。
同時,該社還積極組織全體信貸人員分別進村入戶為農民送信息300多條,幫建“四大懷藥”基地600余畝。
南張羌村的劉晉生在該社5萬元貸款扶持下,在灘區和村里共承包200畝地,全部種上了“四大懷藥”,并進行懷藥產品深加工,包裝之后銷往廣州、深圳等地,利潤十分豐厚。
看到周圍群眾靠種植“四大懷藥”過上了殷實的生活,楊溝村的胡立軍也躍躍欲試,也想種植懷藥致富。但“剛出籠的包子燙手”,種植懷藥前期所需投入的資金很大,胡立軍一時又籌不起,南張羌農信社了解情況后,及時給他辦理了2萬元貸款,使他如愿以償地種了20畝地黃。
在農信社小額貸款的扶持下,溫縣農民種植“四大懷藥”的熱情高漲,種植面積也由2003年的6萬畝發展到9萬多畝。
鞋業加工是南張羌鎮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在鞋業發展上,針對加工戶流動資金緊張的情況,南張羌農信社充分發揮聯系農民的金融紐帶作用和支農主力軍作用,積極開展送資金上門活動。
衛溝村鞋業加工戶李某在更新產品的過程中出現了資金周轉困難,該社了解情況后,及時為李某發放6萬元貸款,使其生產的繡花拖鞋年產能力發展到50萬雙。EVA是該鎮鞋業生產更新換代的主要產品,但由于投資大,許多加工戶在這個新的項目面前都望而卻步。為解決加工戶的實際困難,該社通過市場調研,及時組織200余萬元資金投放給加工戶,使EVA生產項目在該鎮迅速得到發展,不僅使加工戶實現了技術更新,而且獲取了不少利潤。
與此同時,南張羌農信社還利用自身優勢,甘當鞋業加工戶的“千里眼”、“順風耳”,積極組織員工通過互聯網、報紙等媒體將了解到的有關鞋業生產加工方面的信息及時傳遞給加工戶,幫助加工戶隨時掌握市場行情和動態,并且每年該社無償為加工戶提供鞋業信息都在1000條以上。
曾一度經營不景氣的“鄭領頭”在該社提供的鞋業加工信息中重新找到商機,使產品順利地銷售到了新疆、黑龍江等地,很快擺脫了困境走上了致富之路。
目前,南張羌鎮EVA鞋業生產廠家已發展到15個,生產線達43條,吸納周圍農村富余勞動力4500余人,鞋業產量突破9000萬雙。鞋業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運輸物流、紙箱加工等行業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前不久,胡錦濤總書記在溫縣視察了“四大懷藥”產業發展后,也對“四大懷藥”產業的快速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