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絕對不能忍受我的愛人有第三者,我會嫉妒得發瘋的。”弟子說。
“嫉妒是一種年輕人需要嘗試的感情;有了愛,就有恨。”
“那么怎么處理?”
“沒得處理,只有經驗。你們年輕人,以為和對方上床,他們就是屬于你的?有人要和你分享你們的勝利品,就得殺死這個敵人?”
“那沒錯呀。”
“我也沒說這是錯的。這是你們從前沒有經歷過的情感,就去享受好了。你們會想盡辦法,把愛人搶回來,這是你們在愛情戰場上一種基本的訓練。敵人隨時會出現,甚至到了你們結婚之后。”
“訓練完畢,搶得回來嗎?”
“搶不回來,你們學會預防。搶得回來,要看這個人值不值得搶。”
“嫉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當然痛苦,但不是真的痛,是想出來的痛,你們會幻想他和第三者所做的種種嘔心的事,像蛆蟲一樣腐蝕你的頭腦。有時沒有發生過的,也會變成發生過的。”
“那怎么避免?”
“沒得避免。但是不去想,就沒有。”
“怎么可能不去想呢?”
“有辦法忘掉。”
“怎么忘?”
“愛上另一個人,即刻忘。”
“要不要告訴他從前發生過的事呢?”
“千萬不可,一講給他聽,他的頭腦,又要被蛆蟲腐蝕了。”
“好在你告訴我這些。”
“切記、切記。”
“我有一個朋友,被對方拋棄了,痛苦得要命,怎么救她?”
弟子問。
“不必救,等她再遇上另一個男人,就不會痛苦了。男女之間,不是你不要我,就是我不要你,很平常的一回事,為什么不把拋棄這個字眼拋棄?說成分開好了。”
“她等了他五年,不值得的呀!”
“五年之中,她一點也沒有享受過嗎?哪里有什么值不值得的?”
“但是她痛苦得死去活來呀!”
“人不是那么脆弱的,不會因為一兩次失戀而死去。你想想看,過去的一些要生要死的事,現在也不是忘記了嗎?”
“想想,倒是的呢。”
“那么就先把快樂借過來用,愈快點快樂愈好,反正信用卡也能分期付款,我們也把痛苦分期,不必一下子痛得那么厲害。學插花呀、學做陶器呀!學把那碗即食面做得好吃一點,讓自己享受享受。”
“都沒興趣呢?”
“買一套套的連續劇來看。”
“都是慢吞吞的,看不下去。”
“那么看韓劇《大長今》好了,它的節奏并不慢,如果還嫌不過癮,買美國片集《二十四小時》,緊張得不得了,一集又一集追下去,不吃飯也不必睡覺,包管醫好她的相思病。”
“有相思病這回事嗎?”
“在《梁山伯祝英臺》那個年代有,當今的只是哀哀怨怨,沒有死過人。”
“想起和男朋友溫存時怎么辦?”
“買支電動的,沒有什么好害羞。近代美國女子,包袋里都有一支。”
(浙江 吳菲 選自網絡,皮痞祖圖)